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人的容貌、性格、行为乃至健康状况,并非完全能由自己主宰,有时还掌握在大自然手中。气候与容貌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人的高矮胖瘦以及皮肤的红黄黑白,不仅与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还有一定的关系呢。

  • 标签: 气候 人类 身高 人体健康
  • 简介:戒烟难,群体戒烟更难.然而,空军某团经一年多的努力,终于使官兵的吸烟率明显下降,涌现出1个“无烟处”、1个“无烟营”、4个“无烟连”和13个“无烟排”,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无烟场所,目前正信心百倍地向“无烟团”迈进.

  • 标签: 无烟 吸烟率 吸烟危害 宣传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在中暑危险预警气候条件下,研究军人超大强度军事训练时生理指标变化,为部队预防中暑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国东部(293人)、南部(208人)、中部地区(601人),热指数≥40气候条件下,按照训练计划分别进行轻装5、10km跑、20km奔袭考核训练。每个地区从训练人群中以班为单位抽取50人左右为试验对象。测量训练前及训练后即刻心率、核心体温、体质量,其他参训人员可自愿测量上述指标,规定当发生身体不适时申请测量上述指标。训练前由医师进行防中暑宣讲,并统一饮水400ml。结果,参训人员训练中测心率>170次/min,属于超大强度训练。在热指数≥40时,中暑及先兆中暑发生率0.91%。训练前后体质量变化、核心温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暑人员核心温度>38.5℃,训练后心率恢复慢,发生中暑人员均有诱因。结论,良好的保障措施可使中暑发生率降低。身体不适是炎热季节发生中暑的诱因。

  • 标签: 超大强度 军事训练 预防中暑 核心温度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索大气环境与人民身体健康的关联性,依据研究成果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因季节变化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方法根据对文山州近年来的调研结果,特别是不同季节大气环境改变的情况,对季节性的传染病进行了归纳分类,针对春季传染病、夏季传染病、秋季传染病、冬季传染病不同的流行特征,展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结果按照不同的季节抓疾病特点的方法效果显著,依据制作气候与温度变化的趋势图,有利有节的展开控制预防工作,将传染病消灭在流行之初的萌芽状态。

  • 标签: 气候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肠套叠发生与环境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5996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收集月平均温度、降水量、阳光和平均风速四个气象因素,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肠套叠发病呈现全年每月波动从4月至9月普遍上升的规律,其中5~7月为高峰。肠套叠月病例数与平均温度,月光照强度,月降水量呈正相关,和月平均风速无相关关系。结论苏州肠套叠的发病率呈现季节性变化,其峰值出现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和多雨的月份。

  • 标签: 肠套叠 儿童 气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地区自然村内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分层抽样法的规则于X地区中随机抽选50个自然并对其中出现手足口病的村庄病例进行研究,以村中出现每年5岁儿童手足口病病发率≥全体儿童数量的5%为高发,以<5%的为低发,由此对比分析自然村中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50个自然村中有33个自然村中出现手足口病患儿,有13个自然村中5岁及以下儿童每年手足口病病发率≥5%,村庄内污水滞留、村庄内有有儿科门诊、村庄内务工人员比例在单因素分析结果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村庄内污水滞留、村庄内务工人员比例≥10%,是导致自然村内手足口病患儿的危险因素。结论X地区内自然村中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村庄内污水滞留及村庄内务工人员比例较高上,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村庄内环境管理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管理,才能达到预防手足口病的出现。

  • 标签: 手足口病 自然村 流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地区甲型流感流行的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与甲型流感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对高原地区甲型流感的流行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高原地区甲型流感的流行受到气候因素和人口特征的双重影响,只有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强防控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甲型流感这一全球性挑战。

  • 标签: 高原地区 甲型流感 气候因素 人口特征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各种不同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公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当今社会的内外环境不断的变化更新,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不能够满足内外环境的需求。对公共卫生加强管理,有利于保护公众健康,保证公共安全并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公共事件,构建和谐社会。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管理存在问题,尤其是基层乡镇、农村现状不容乐观。整理当前的公共卫生管理内容,并分析当前现状,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达到提高公共卫生管理质量的最终目的。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寒区干冷气候条件下老年人健康现状及护理需求。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2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受访老年人的疾病检出情况,并分析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情况。结果 200例老年人中,心血管系统疾病检出率(44.50%)最高,显著高于内分泌系统疾病(31.00%)、神经系统疾病(26.00%)、骨外科疾病(30.50%)和其他类型疾病(21.50%)(P<0.05)(P<0.05)。受访老年人的慢性病护理需求评分(3.05±0.52分)最高。结论 寒区干冷气候条件下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存在多种疾病风险,慢性病护理需求较高,需做好相关护理支持,提升其健康水平。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寒区干冷气候 老年人 健康现状 慢性病 护理需求
  • 简介:摘 要   目的 了解奥运辖区2016年-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本辖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的本辖区 2016—2019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奥运辖区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 236例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占全年报告总数62.29%; 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 (1.41: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 ,占总病例数的66.53%;发病职业以托幼儿童居多,占总病例数的38.56%;其次为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34.32%;社区普遍多发,但主要集中于年轻型社区为主;所有手足口病例中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5岁以下的托幼机构儿童和散居儿童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对象。促使我们要不断加强托幼机构场所手足口病例的监测与病例的严格管理,社区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宣教 ,重点加强环境消杀及个人手卫生健康宣教 ,普及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减少手足口聚集性发病。

  • 标签: 手足 口病 流行特征   奥运村辖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绩效考核在一体化卫生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17年01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内,对辖区12个.1个社区的共计13各村卫生室予以选取,均实施绩效考核,观察分析工作质量测评值、专业素质。结果:干预后专业素质测评分值相较干预前测评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工作质量测评分值相较干预前测评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体化卫生室管理中采用绩效考核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村医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质量,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绩效考核 村卫生室 一体化管理 应用价值 工作质量 专业素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