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医护人员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73

  • 标签:
  • 简介:<正>忠镐教授简介姓名:忠镐性别:男出生年月:1937年9月籍贯:浙江省座右铭坚持真理,信赖科学,尽心尽职救治疑难危急重症病人,为发展学科添砖加瓦。学习和工作经历:1956年-1961年:上海医学院医疗系1979年-1981年:在美国Duke和北卡罗来那大学任访问学者1961年-至今:从事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多年,先后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

  • 标签: 血管外科学 布加综合征 重症病人 下腔静脉 出生年月 教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为完善社区伤害监测体系,并进一步制定社区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伤害报告病例。结果共纳入792例有效伤害病例,其中男性362名,占45.70%;女性430名,占54.3%,男女性别比为11.19。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段,占总病例的70.0%。伤害主要发生在11月和12月份,上午8-10时,下午的14-16时。伤害原因主要为跌倒/坠落(40.5%);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家务,主要地点是家中。不同性别主要在伤害发生部位有所不同;不同年龄主要在伤害发生原因、部位、伤害发生时活动有所不同。结论伤害防治的工作应重点放在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65岁以上女性,同时应该重点预防意外跌落造成的伤害,探索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降低社区伤害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脑转移瘤患者在进行头部伽玛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对本院在2014年到2016年间收治的220例脑转移瘤患者实行伽玛刀治疗之后,又对其实行了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最终护理结果显示,这22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结论针对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缓解紧张情绪,可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转移瘤 伽玛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脑转移瘤患者在进行头部伽玛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对本院在2014年到2016年间收治的220例脑转移瘤患者实行伽玛刀治疗之后,又对其实行了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最终护理结果显示,这22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结论针对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缓解紧张情绪,可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转移瘤 伽玛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对其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均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后及护理,无切口感染,愈合好,无1例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式切口小,对患者创伤性低,瘫痕局限,术后康复效能明显。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其术后疼痛程度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并给予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48h及72h的疼痛感知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术后6h、12h、48h及72h的疼痛感知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减缓趋势(P<0.05);观察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趋势(P<0.05)。结论?对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展开临床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结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知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 术后疼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开展不同脐护理方法对脐愈合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随机选择该时间内在本院分娩的24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实施包扎护理,实验组实施暴露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的成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脐出血率、脐感染率和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脐开展暴露护理方法,可加速脐带残端脱落,而此种护理方法不会增加脐出血、感染等情况,可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愈合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万霉素、去甲万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当地市人民医院 2015年 2月~ 2017年 6月收治的 120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统计和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期间万霉素、去甲万霉素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 120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中单用万霉素的百分比为 36.67%、单用去甲万霉素的百分比为 15%、联合其他抗生素的百分比为 48.33%;出现单纯白细胞计数减少的百分比为 46.67%,食欲减退、高热、其他临床表现的百分比分别为 26.67%、 20.83%、 5.83%;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恢复常规值。结论 应用万霉素、去甲万霉素后患者容易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需要加强用药管理,用药后注意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措施。

  • 标签: [ ] 白细胞减少症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药学特征
  • 简介:四项小样本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显示:①与延迟至术后12周活动踝相比,早期活动有利于踝功能的恢复,但仅有一项研究提示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②术后早期活动踝的患者可以更早地返回工作岗位。③在早期活动踝的患者中,感染更常见,但是与延迟活动的患者相比,前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更低。

  • 标签: 术后早期活动 踝部骨折 内固定术后 半随机对照试验 统计学差异 工作岗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本身的治疗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神经内科患者提供常规对症治疗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神经内科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给予特殊处理方案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行肝胆手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特殊处理方案的观察组,每组41人,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特殊处理方案的观察组患者中,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分别为31.3±9.4、40.5±10.3、30.8±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超结果上,观察组患者无积液有29例患者,无积液率为70.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给予特殊处理方案能够显著的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使其早日康复,可以在普外科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功能恢复 肝胆患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任选82例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时间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与对照组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观察组分诊时间为(0.9±0.2)min,转诊时间为(12.6±0.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也可提高抢救效果,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护理满意度 抢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对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6例采取自身取髂骨植骨,8例采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骨折均能达到功能复位,随访达到8-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个月。无骨感染及关节僵硬。结论半环槽式外固定架结合植骨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固的固定,不影响软组织的外科处理,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少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早。有效的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植骨半环槽外固定架Semi-ringexternalfixationinthetreatmentofcomplicatedslottibiaplateaufractur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外耳道湿疹患者经中药方案治疗疗效。方法:40例慢性外耳道湿疹患者为样本,就诊时间2018年5月-2020年5月,随机分组,A组中药治疗,B组西药治疗。结果:A组疗效90.00%高于B组60.00%,P<0.05;A组不良反应风险5.00%低于B组25.00%,P<0.05。结论:慢性外耳道湿疹患者选取中药治疗,可改善皮损,减少渗出,恢复外耳道皮肤光洁度、亮度,还可降低皮肤感染、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风险,安全高效。

  • 标签: 慢性外耳道湿疹 中药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万霉素硫酸钙或万霉素骨水泥局部应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418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患者资料,男257例,女161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5.6岁;骨折Gustilo分型:Ⅰ型163例,Ⅱ型132例,ⅢA型56例,ⅢB型67例.一期在外院行钢板固定334例,髓内钉固定21例,外固定支架固定63例.骨髓炎按Cierny-Mader分类:Ⅰ型21例,Ⅱ型26例,Ⅲ型366例,Ⅳ型5例.取出钢板或髓内钉,所有患者改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对于266例无骨外露患者,采用伤口放置万霉素硫酸钙颗粒治疗201例,放置万霉素骨水泥治疗65例;对于152例存在骨外露的患者,均采用伤口放置万霉素硫酸钙颗粒联合皮瓣移植治疗.结果418例患者术后获12~108个月(平均37.5个月)随访.单纯万霉素硫酸钙治疗的201例患者中,骨髓炎愈合174例(86.6%),骨折愈合201例(100.0%).单纯万霉素骨水泥治疗的65例患者中,骨髓炎愈合57例(87.7%),骨折愈合65例(100.0%).万霉素硫酸钙结合皮瓣治疗的152例患者中,骨髓炎愈合131例(86.2%),骨折愈合147例(96.7%).362例患者骨髓炎愈合时间为2~14个月,平均3.0个月.413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3.5~20.0个月,平均14.0个月.2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结论对于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的骨髓炎,骨的固定首选外固定支架.无骨外露时,伤口内放置万霉素硫酸钙或万霉素骨水泥的治愈率均较高;存在骨外露时,采用万霉素硫酸钙结合皮瓣治疗的效果满意.

  • 标签: 骨折 开放性 骨髓炎 万古霉素 硫酸钙 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