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了解居民对全科医疗的服务需求,为全科医生服务农村基层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人类发展指数,抽取我省 4个样本市, 8个样本县区, 24个样本乡镇,每个乡镇选取 50名左右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河南居民全科医疗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面对面调查。采用 Epidata3.1软件进行结果录入,采用 SPSS20.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居民认为全科医生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排在前三位的是出色的医疗技术( 67.8%) ,全面的医疗知识( 60.9%) 和较高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 59.4%); 近 70%的受访对象 期望 基层全科 医生的学历在大专以上 ; 居民对基层全科医生服务内容需求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希望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教育(60.5%),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58.2%),提供慢性病的防治 与 监控(55.2%) ; 希 望全科医生提供上门服务的占比56.7%,其中认为就医程序简单的有 68.95%;认为上门服务贴近个人需求的有 63.50%。而不希望上门服务的人员中 50.37%是因为害怕个人隐私泄露。 结论 看病依然是居民的最主要的卫生服务需求,居民对健康指导和服务态度的要求有了逐步的提高,高学历的全科医生认可度较高,在保障居民隐私等权利的基础上逐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 标签: [ ] 河南省 全科医生 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监狱系统医护干警职业倦怠现状及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MBI-HSS)为研究工具对监狱系统医护干警共 269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A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狱医护干警职业倦怠各维度比 M量表常模高,职业倦怠均处于较高水平 ;性别、婚姻、警龄、学历、职称、一个月晚夜班数、工作所在地、工作岗位与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职业倦怠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P< 0.05) ;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Beta -0.046~-0.162, P< 0.05)。结论 监狱医护干警职业倦怠呈现较高水平,建议监狱医院管理部门采取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缓解职业倦怠。

  • 标签: 监狱医护干警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 要 】 目的 展现青海超声专业质量控制工作真实状况,研究青海超声质量控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2017年至今调研的省内70家二级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按地区分为两组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分别为:省会及东部地区(较发达地区)与玉树州、黄南州、海西州、果洛州等为边远地区(边远地区)。结果 结构质量:门诊超声检查人次平均每日最低(20±5.48)与最高(500±10.50)相差较大,超声科医患比(超声科医师总人数/同期超声科完成超声检查总人次),最低(1/3000)与最高 (1/10000)相差较大;过程质量:平均住院超声检查预约时间均较短,较发达地区平均 1.5 天,边远地区0天;危急值每月通报例数(每月通报总例数),边远地区最低(0例/月)与较发达地区最高(15例/月)相差较大。结果质量:超声报告阳性率(超声报告中阳性结果的例数/随机抽查超声报告300份),边远地区最低(10.45)与较发达地区最高(80.04)相差较大,仪器条件比较边远地区高端仪器占比为50.4%,而较发达地区为97.1%,结果相差较大。结论 青海边远地区由于工作人员资质、仪器条件、技术水平限制等原因,质量控制难以保证;而较发达地区由于超声科工作负荷大,上机操作时间短,而患者病情相对复杂,质量控制也难以保证。

  • 标签: 青海省 超声质量控制 现状
  • 简介:摘 要 :目的 研究痤疮对大学生患者心理的影响,呼吁社会、学校、家庭对患有痤疮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方法 对牡丹江各大院校 356名大学生患者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对其中大学生痤疮患者心理状态采用 Cardiff痤疮心理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痤疮会给大学生患者带来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轻者产生焦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恋爱,社交及就业;结论 不同等级的痤疮会给大学生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以及心理问题,重度痤疮对心理的影响更为严重,使大学生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学校及社会应予以关注,对大学生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及心理干预,引导大学生患者减轻或消除因痤疮带来的心理问题。

  • 标签: 痤疮,大学生,心理, Cardiff痤疮心理评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当前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某高校学生对艾滋病了解情况,为学校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 标签: 唐山曹妃甸区 高校 大学生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以农村中学教师为对象,作为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补充,并帮助农村中学教师正确应对压力,缓解职业倦怠。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三个维度),随机抽取江苏徐州市 3所农村中学 17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调查对象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 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 2.97±1.39、 2.28±1.25和 3.63±0.96。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多地经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在成就感维度上没有表现差异;每周任课数不同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维度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每周任课数越多,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越严重,在成就感上无显著差异;教龄、平均月收入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江苏徐州市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并不严重,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有职业倦怠倾向。

  • 标签: 农村中学教师 职业倦怠 情绪衰竭 去个性化 自我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