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是以《维吾尔医疾病机理学》中的“内因、外因”,“生命七大要素”为依据,对《治疗指南》,《治疗法则精华》等十几种维吾尔医古籍文献资料中所讲述的临床常见病“咳嗽”的病因、病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总结并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咳嗽 病因病机 古籍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国乳腺癌症状群研究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了解乳腺癌症状群研究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实践及护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 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乳腺癌症状群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3篇,其中横断面研究6篇、纵向研究4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综述2篇。研究大多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进行症状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测定分析症状群的组成,消化道症状群和心理相关症状群是乳腺癌患者的共性症状群。结论 国内关于乳腺癌症状群的研究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应注重对乳腺癌患者症状群的评估,根据其生理学机制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 标签: 乳腺癌 症状群 文献计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 5例 Madelung’s病病人资料,探讨此病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该病病因尚不清,常见于中年男性,肿块主要对称分布于头颈部及上躯干部,呈典型“牛颈”或“驼峰”样外观。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该病恶变率低、预后良好。

  • 标签: 脂肪瘤病 Madelung’s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1例乳腺错构瘤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总结乳腺错构瘤的诊疗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 1例乳腺错构瘤的临床资料,采取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乳腺错构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此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错构瘤。文献综述分析提示,此类疾病较为罕见,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较高。乳腺错构瘤经手术切除即可治愈,故多主张手术切除( 1)。结论 乳腺错构瘤诊断明确后,应手术治疗。本病为良性病变,预后良好,术后极少复发( 1)。

    关键词:乳腺错构瘤;诊断;治疗;预后 引言 乳腺错构瘤是少见的良性病变,由乳腺腺体组织、脂肪组织、纤维组织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根据乳房组织参与的主要类型,曾被命名为脂肪纤维腺瘤、腺纤维脂肪瘤和纤维腺脂肪瘤等( 2) 。现将2019年 11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诊治的 1例乳腺错构瘤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报道并做文献分析。 1、一般资料 1.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58岁,以“体检发现右乳肿物 4年“为主诉入院。 4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有黄豆粒大小肿物,未予重视及治疗,近来肿物增大明显,遂于延边妇保院门诊就诊,查乳腺彩超示:双侧乳腺增生,右乳结节( BI-RADS 2),右乳中等回声 ---考虑脂肪瘤。后为系统诊治目的到本院,专科情况:双乳对称,双侧乳房皮肤表面无静脉曲张,无红肿,无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双侧乳头乳晕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挤压无溢液,皮温正常。右乳外上象限 10点位,距离乳头 5cm处可触及 5*4cm大小质软肿物,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佳,无压痛,左乳未触及明显肿物。行右乳肿物切除活检术。 1.2实验室检查结果 活组织检查结果: (肉眼可见 )右乳外上象限可见 6*5*1.2cm大小质软肿物,成脂肪样,有包膜。术中病理诊断为右乳脂肪瘤。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乳腺错构瘤(腺脂肪瘤)。 2讨论 2.1乳腺错构瘤多为大于 35岁的女性发病 (3)。乳腺错构瘤由杂乱排列的乳腺组织组成,具有明显的边界,通常具有可压缩性( 1) 。一般认为,乳腺错构瘤的发病机制是发育异常所致,并非真正的肿瘤。该病发展缓慢,瘤体生长到一定程度即有减慢或自行停止的可能,但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可出现肿物迅速增大。该病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疼痛、乳头溢液和间断性胀痛,一般为单发,多位于乳晕后或乳房边缘区,尤以外上象限多见(4) 。曾有乳腺错构瘤进展为浸润性小叶癌的个案(5) 。

    2.2影像学特征 本病根据脂肪、腺体、纤维组织所占 比例不同,影像学表现各异,临床易误诊,常与脂肪瘤、纤维腺瘤、乳腺腺病、叶状肿瘤等混淆( 6) 。 2.3辅助检查 钼靶( X线)对乳腺错构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乳腺 MRI诊断准确度相比 B超、钼靶高,提示乳腺 MRI检查是较好的术前检查手段,但价格昂贵,临床并未普及。 乳腺彩超彩超 超声表现为乳腺组织内界限较清楚的椭圆形 或类圆形肿物,有较完整包膜,内部回声由肿块内所含细 胞成分比例不同表现各异,血供常不丰富,超声总体提示 良性病变,但对诊断错构瘤准确性不高。本组病例术前均 未正确诊断,说明超声对错构瘤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原因 是该瘤图像的多样性 (6) 。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鼻硬结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 1例鼻硬结病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化学 Warthin-Starry( W-S)染色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病变特点是肉芽肿形成和纤维化。在肉芽肿病变中可见特征性 Mikulicz细胞及 Russell小体。 W-S染色在 Mikulicz细胞内检测出大量短棒状鼻硬结杆菌。结论:鼻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疾病。鼻硬结杆菌可能是一种兼性胞内菌,具有抵抗巨吞噬细胞降解,能在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和传播的能力,并诱导病理性细胞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

  • 标签: 鼻硬结病 组织化学 Mikulicz细胞 发病机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分析我国养老机构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 养老机构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提供指导和借鉴。 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 CNKI )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 2016 年所有养老机构护理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去重、阅读摘要、全文阅读,纳入文献。采用 NoteExpress 、 CiteSpace 、 Excel 对文献年度变化、个人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发文量、期刊分布、基金支持、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分析。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养老机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的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 1981.1.1-2020.6.1之间国内正式发表的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04篇。自 2008年以后发文量迅速增长。山东、广东、北京等地区对于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较多。发文单位以中医药大学 (学院 )占绝大多数。总体发表文章数量偏少,且获得基金资助很少,治疗方法相关关键词中针刺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 结论: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发展迅速。其中,针刺治疗是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热点,在临床中医学工作者应予重视。研究中应加强基金支持,在提高发文数量的同时,提升文献质量。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中医治疗 文献计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蛇毒血凝酶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对蛇毒血凝酶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病例报道进行整理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目标文献16篇,患者28人。经系统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使用蛇毒血凝酶应重视纤维蛋白原下降,加强用药监护。

  • 标签: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方法 对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34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年,症状加重四天入院,五年前逐渐出现指(趾)增粗,头颅增大,鼻大、唇厚,颧骨突出,饮水量大、并疲乏、萎靡。空腹血糖17.10mmol/L,尿酮体( +++),GH>50.00μg /L,MRI示垂体大腺瘤。治疗予以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补液与纠正酸中毒,血糖达标后,转外院行垂体瘤手术,术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随访 3个月,监测生长激素、血糖在正常范围。诊断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全并2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结论 本病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延误诊治。对于年轻糖尿病伴肢端肥大者应警惕垂体生长激素瘤可能,应完善生长激素水平测定和头颅 MRI检查有助于避免误漏诊。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瘤。
  • 简介:摘要: 腓总神经其走形与膝关节关系密切,由于腓总神经又有多个分支,造成腓总神经容易卡压,症状不典型者感觉障碍较轻,容易漏诊,查体中大都有腓骨紊乱,在临床治疗中通过松动胫腓上下联合解决腓总神经受压,同时在“骨正筋柔”的指导下,筋骨并重,通过手法调整,可恢复神经通路,解除神经卡压。现将近期诊治过的该疾病进行报道并 附文献复习,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

  • 标签: 腓总神经 腓骨 腓总神经分支 关节松动术 姿势性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报道1例以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小细胞肺癌,从而调高认识,降低漏诊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小细胞肺癌临床资料及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理明确诊断,配合常规补钠治疗,患者病情治愈。 结论 对 常规治疗无效、病情反复者 ,应扩大临床思维,积极寻找病因,明确诊断, 减少误诊、漏诊率 。

  • 标签: 低钠血症 小细胞肺癌 误诊误治
  • 简介:摘要:目的: Cronkhite- Canada 综合征是罕见病,提高本病的认识以后临床上减少误诊。方法:通过见到一例报告回顾病史及内镜检查结合治疗后对该病进行文献复习讨论。结果:行内镜诊断经息肉电凝、电切治疗,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结论:病因不明的罕见病,主要为胃肠道粘膜和外胚层改变两大症候群,国内目前报道的病例相对较少,临床上有漏诊误诊。该病人目前激素治疗明显缓解、未到治愈目的,还在定期随访 。

  • 标签: Cronkhite- Canada 综合征 胃肠道息肉 外胚层改变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心血管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伴随着核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心血管核医学在临床上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目前SPECT心肌灌注显像已成为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诊断和处理的常用技术,且已经被众多临床指南充分肯定。为促进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与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文献整理的研究方法对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核医学 心肌灌注显像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分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铁过载疾病的概述、发病机制及代表药物的治疗机制等。对患者应用代表药物芦可替尼及地拉罗司治疗前后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血常规、血生化、腹部彩超、骨髓象及骨髓病理等检查评估病情。经过研究发现应用芦可替尼联合地拉罗司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骨髓象均得到改善,铁蛋白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 标签: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铁过载 芦可替尼 地拉罗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疗法在慢性乙肝早期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本院接诊的慢性乙肝早期纤维化病患 76 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 2 组。 A 组联用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 B 组单用恩替卡韦。对比肝纤维化指标。 结果:A 组 6 个月疗程结束时 PCⅢ 、 HA 、 IV-C 和 LN 水平都比 B 组低, P < 0.05 。 结论:常规恩替卡韦治疗期间,利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肝早期纤维化病患进行佐治,可促进其肝纤维指标的快速改善,建议推广 。

  • 标签: 肝纤维化 复方鳖甲软肝片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