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通常,激素软膏是指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各种软膏,如肤轻松、艾洛松、皮炎平、皮康王等.由于其对一些皮炎、湿疹有良效,且价格十分低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某些患者更是把激素软膏的“消炎”作用理解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而长期使用.实际上,激素软膏只能抗过敏却没有杀菌作用.如果单独应用激素软膏,虽然有些患者的症状能得到暂时缓解,如皮肤红肿、瘙痒会有所减轻。

  • 标签: 激素软膏 临床应用 杀菌作用 糖皮质激素 皮肤红肿 皮炎平
  • 简介:[摘要 ] 目的:制备苦参软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油脂性苦参软膏,采用高效液相法( HPLC )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结果:所得制剂均匀细腻,氧化苦参碱在 0.6 -9 µ g/ml 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软膏的质量控制。

  • 标签: [ ] 苦参 软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三黄肿痛软膏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对处方中的黄柏、黄芩进行鉴别;采用TLC分别对处方中的大黄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处方中黄柏、黄芩显微特征明显;大黄、黄柏的TLC结果斑点清晰,重复性好,专属性较强。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简便易于操作,适用于我院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 标签: 三黄肿痛软膏 质量控制 鉴别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疹皮炎治疗的方案,对比曲安奈德尿素软膏与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门诊部2020年5月~2022年5月这2年中,将接诊的湿疹皮炎患者,选择84例用作研究的目标,以患者入门诊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治疗,42例对照组行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另外的4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展开分析,对比组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之下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此外,通过对2组患者发生的感染、灼热及皮肤发红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观察组的总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要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于湿疹皮炎患者的治疗,临床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的效果,相对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的效果更佳,利于减少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皮炎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曲安奈德尿素软膏 复方氟米松软膏 湿疹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三黄软膏加青鹏软膏外敷联合护理后患者临床疗效和 BUA 、 CRP 、 IL-6 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 间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共 97 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三黄软膏加青鹏软膏外敷联合护理治疗 干预措施组 为观察组,给予青鹏软膏外敷治疗干预措施组 为对照组,观察组 49 例患者,对照组 48 例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 BUA 、 CRP 、 IL-6 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期结束 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 BUA、 CRP、 IL-6等指标评分显著低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应用三黄软膏加青鹏软膏外敷联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 BUA 、 CRP 、 IL-6 等指标 ,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三黄软膏 青鹏软膏 联合护理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建立薄荷酚软膏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薄荷酚软膏经石油醚溶解、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后,在28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考察吸收度与苯酚浓度的线性关系,测定稳定性、精密度和苯酚回收率.结果苯酚含量在6~3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溶液在286nm波长处的吸收度A呈良好线性关系,测定液8h内稳定.同一样品测定5次,RSD为0.68%,苯酚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为0.62%(n=6).结论处方中其他组分不干扰苯酚测定,所拟定的方法简便可行.

  • 标签: 薄荷酚软膏 制备 质量控制 稳定性 精密度 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效价法测定红霉素软膏的含量。方法:精密称定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红霉素10mg),置分液漏斗中,加石油醚20ml,缓缓振摇,使基质溶解,用磷酸盐缓冲液(pH7.8~8.0)提取4次,每次约25ml,合并提取液,置100ml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pH7.8~8.0)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同法做空白辅料对照,参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201)测定红霉素含量。结果:控白辅料不干扰红霉素的检测,专属性好;本法效价与抑菌圈直径有很好的相关性,浓度对数计量(Y)与抑菌圈直径(X)差值呈线性关系,y=13.346043+2.7290109x,R=0.992;在80%、100%和120%三个测定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9.03%(N=9,RSD=0.7%),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结论: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好,精密度好,回收率高,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含量。

  • 标签: 红霉素软膏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含量。
  • 简介:目的建立维A酸软膏中维A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2%冰醋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6nm,柱温:45℃。结果维A酸浓度在1.0-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58.1C+4.159(r=1.0000,n=6),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0.97%(n=9)。结论本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维A酸软膏制剂含量测定。

  • 标签: HPLC 维A酸软膏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克服温度对氧化锌软膏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军规法(九一版)中“加和硫酸液(0.5mol/L)5ml”项后“水溶微温”来消除不同室温下测得氧化锌软膏的差异。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99.76%,RDS为0.25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药检。

  • 标签: 氧化锌 软膏 含量测定 温度 制剂 药品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炎的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 38例皮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 19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瘙痒、脱悄、红斑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瘙痒、脱悄、红斑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皮炎患者提供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疗效观察 皮炎 他克莫司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七参连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以及疗效。方法使用对照法,从去年在我院接诊的慢性湿疹患者中随机的选取4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用七参连软膏治疗进行治疗,对其进行两周的临床观察并进行实时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87.48%和67.49%的有效率,两者有较显著的差异,显然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七参连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为可观的疗效,同时用七参连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可靠性更高。七参连软膏对于治疗慢性湿疹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借鉴和推广运用。

  • 标签: 七参连软膏 慢性湿疹 疗效 皮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治疗的11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疗效低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口干、尿量减少、瘙痒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进行使用。

  • 标签: 复方氟米松软膏 慢性湿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鞣酸软膏的配制工艺,更好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并观察其疗效。建立鞣酸软膏中鞣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工艺优化后的鞣酸软膏进行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对鞣酸软膏的配制进行单因素考察,以优化搅拌速度及水浴温度。对比是否加入抗氧化剂对外观性状的影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酸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验证。将工艺优化后的鞣酸软膏应用于患有尿布性皮炎的新生儿患者,考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鞣酸在0.004mg/ml~0.020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mg/ml)=0.0304A-0.0014,加样回收率为100.4%,相对标准偏差为0.19%。  结论:鞣酸软膏的配制工艺得到合理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酸的含量,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可用作鞣酸软膏质量控制,进步保障了药品质量和安全。临床研究表明,工艺优化后的鞣酸软膏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患者的尿布皮炎及红臀等症。

  • 标签: 鞣酸软膏 工艺优化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抗生素软膏控制菌检验的方法。方法:联合应用薄膜过滤法及离心沉淀法实施抗生素软膏控控制菌检验,观察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铜绿假单细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对照试验均可见菌落生长且具有典型性。结论:联合应用薄膜过滤法及离心沉淀法实施抗生素软膏控制菌检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使干扰项得到排除,有助于提高检验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软膏 控制菌检验 薄膜过滤法 离心沉淀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抗生素软膏控制菌检验的方法。方法:联合应用薄膜过滤法及离心沉淀法实施抗生素软膏控控制菌检验,观察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铜绿假单细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对照试验均可见菌落生长且具有典型性。结论:联合应用薄膜过滤法及离心沉淀法实施抗生素软膏控制菌检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使干扰项得到排除,有助于提高检验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软膏 控制菌检验 薄膜过滤法 离心沉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患者应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观察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vs68.0%),差异明显(P<0.05)。两组复发率(8.0%vs12.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患者应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可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卡泊三醇软膏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入组对象为本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诊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共8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单纯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4例,采用他克莫司软膏+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统计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方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并且安全性也比较高,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面部脂溢性皮炎 他克莫司软膏 短程地塞米松软膏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