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灵芝在蘑菇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中产生的效果,对灵芝实用价值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31例蘑菇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灵芝救治方法,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1例蘑菇中毒患者中,痊愈29例,死亡2例(白毒伞中毒);痊愈率为93.5%,致死率为6.5%。不同毒性的患者治愈时间上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白毒伞最长为(12.3±2.14)d,角鳞白伞次之,平均为(5.9±1.3)d,豹般毒伞最短,平均为(3.7±0.4)d。结论芝煎液为主要成分的中西医联合方法在蘑菇中毒患者临床救治期间的应用,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解除毒性以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紫芝可以被视为治疗各类毒蘑菇中毒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治疗期间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紫灵芝 毒蘑菇 中毒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分析新生儿圆孔闭合时间,为新生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对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出生正常新生儿114例进行追踪,为期12个月。结果12个月闭合率达到67.54%,6个月闭合率达到42.98%,从1-2周开始出现闭合,到12个月仍有未闭合者。闭合者Ⅱ比重高于未闭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者圆孔孔径、圆孔瓣长度、瓣长/孔径比值,低于未闭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圆孔闭合时间时间跨度较长,12个月后仍有未闭合者,是否闭合与圆孔结构有关。

  • 标签: 新生儿 卵圆孔 卵圆孔未闭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瓣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瓣修复手部瓣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瓣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瓣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瓣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摘要: 为了评价中医药同步调理精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将我院 46 对男性精液异常异常和女性排卵功能障碍的不孕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夫妇双方同步接受治疗。男方患者 通过益肾填精之法来生精强精,女方患者主要通过养血滋肾来促进排卵以助孕。结果 46 对夫妇中, 35 例男性患者的精液恢复正常,占比约 76.1% ; 37 例女性患者的排卵功能恢复正常,占比约 80.4% ;共有 18 对不孕不育夫妇经治疗成功受孕,成功率为 39.1% 。结论,中医药同步治疗调控精功能可以改善精子质量,促进卵巢排卵,在治疗不孕不育方面有着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药同步 精卵功能 不孕不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掌背瓣修复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掌背瓣修复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18指,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8~52岁,平均35岁。皮肤缺损位于中节10例,中末节8例;位于指掌侧8例,指背侧6例,指侧方4例。皮肤缺损范围2.0cm×1.0cm~3.5cm×1.5cm。以近节侧方中点为旋转点,切取掌背瓣逆行转位修复。结果18例术后获得随访10例,时间为6月~2年,瓣全部成活,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的评定标准,手指运动功能优8指,良2指。结论应用改良掌背瓣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不损伤伸肌腱,且旋转点远移,缩短了筋膜蒂,简化了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支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 简介:1病例资料同双胞胎直升机飞行员,男,26岁,总飞行时间均为800h,在同-部队服役.因体检发现尿蛋白2周入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于2016年3月14日在武汉东湖疗养院疗养过程中,査尿常规见蛋白(++),复査2次均见尿蛋白(+)-(++).无水肿、高血压等.到武汉军区总医院査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460mg/24h、470mg/24h.査甲功、免疫指标、风湿因子等均正常.

  • 标签: 飞行员 同卵双胞胎 尿蛋白 病例报道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气汤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 70 例患者随机分成 2 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予强的松,西咪替丁,维生素 C 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具体情况进行药量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气汤方加减,日 1 剂,以 1 个月为一疗程,持续治疗 3 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后积分对比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拟气汤方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自拟紫气汤方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破伤风抗毒素试液不同配置方法对试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12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3组,即甲组、乙组、丙组,各40例。3组采用不同配置方法配置试液,即生理盐水与破伤风抗毒素不同抽取顺序以及针头死腔内药液是否忽略等3种方法。比较分析3组试结果。结果甲组试结果与乙组、丙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乙组与丙组试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破伤风抗毒素试液采用不同配置方法配置后,会影响患者的试结果,所以需对破伤风抗毒素试液进行严格配置,以确保获得正确的试液浓度,并获得准确的试结果。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液 不同配置方法 皮试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指侧方瓣和静脉瓣在断指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断指再植修复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瓣修复治疗,观察组使用指侧方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瓣治疗和指侧方瓣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但是采用指侧方瓣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式,进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指侧方皮瓣 静脉皮瓣 断指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瓣和胸大肌瓣在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患者92例,根据我院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时,对照组采用的是胸大肌瓣修复,研究组采用的是前臂瓣修复,并对比两组患者外形恢复状况、瓣成活率及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外形恢复状况及并发症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瓣成活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瓣成活率为95.65%,两组患者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修复时,采取前臂瓣和胸大肌瓣的临床治疗方式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有助于患者康复。所以,前臂瓣胸大肌瓣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都值得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前臂皮瓣 胸大肌皮瓣 口腔癌手术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通过对杜仲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杜仲的生物学特征、化学有效活性组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工艺的方法,为杜仲临床药效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入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杜仲 成分 提取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间背瓣、游离足背瓣治疗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并通过治疗效果分析,得出有效试验结论。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资料64例,将这6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分配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2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骨间背瓣的治疗方式进行身体康复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游离足背瓣治疗的方式进行身体康复治疗。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瓣成活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受限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瓣成活情况上,还是在日常生活受限程度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游离足背瓣治疗的方式照料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能够起到迅速恢复患者患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的情况,比采用骨间背瓣治疗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游离足背瓣治疗的方式治疗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

  • 标签: 骨间背皮瓣 游离足背皮瓣 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实施全厚片移植术与大张厚中厚移植术后对其手外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全厚片移植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大张厚中厚移植术,两组患者均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近期效果优良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率(74.65%)明显高于对照组(58.21%),差异均明显(P<0.05);术后2年的远期效果优良率(100%)略高于对照组(96.00%),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率(92.96%)略高于对照组(82.09%),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厚片移植术与大张厚中厚移植术都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较为有效的手段,远期效果均比较好,但全厚片移植术可以早期改善患者的手部功能、皮肤光泽和色素沉着等现象,效果更优。

  • 标签: 手部深度烧伤 全厚皮片移植术 大张厚中厚皮移植术 手外形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圆孔未闭导致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并分别对其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检查(TCD)、经食管超声检查(TEE),通过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50例患者中,TCD和TE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00%、56.00%,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均对PFO诊断有临床价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CD对较小的PFO诊断更有优势。结论在筛查圆孔未闭导致隐源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和经食管超声检查均对PFO诊断有临床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经食管超声检查 发泡试验 卵圆孔未闭 隐源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露烧伤膏”对日晒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 2011年至 2015年参加河西走廊旅游极限运动期间发生日晒伤的 248例病人采用“露烧伤膏”治疗,局部每 4小时 ---5小时涂药一次。除 2例伤情较严重病例转上级医院外,其余 246例均在本院接受治疗,浅 II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6.84天 +-2.58天。结论:“露烧伤膏”治疗日晒伤疗效可靠,简便易行,易于推广。

  • 标签: 日晒伤 紫露烧伤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经股前外侧嵌合瓣修复和串联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经股前外侧嵌合瓣修复,B组经串联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重建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其瓣制作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②A组的饮食和张口度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P<0.05)。③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B组的56.67%(P<0.05)。结论和串联瓣修复相比,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能有效促进口腔功能恢复,而且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更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 串联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 术后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肾镜治疗技术与大通道经肾镜治疗技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微创经肾镜治疗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大通道经肾镜治疗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一期结石取尽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结石取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肾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一期结石清除率高的特点,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肾结石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 大通道经皮 肾镜
  • 简介:近年来,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显像方法。在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中,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可以对微循环进行动态的评估。超声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是微气泡,当含有微气泡的血液流经超声探头所检测的区域,可显示出强回声。

  • 标签: 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探头 强回声 膀胱输尿管返流 肾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操作中可能产生破伤风抗毒素试阳性结果的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TAT试患者2000例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TAT试的高阳性率主要与护理因素相关,其次是患者本身因素。结论降低TAT试高阳性反应着重在于改善临床相关护理措施,考虑特定病人客观因素,正确规范判断TAT试结果。重视加强患者健康宣教。

  • 标签: TAT皮试 皮试阳性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