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汉族女性错畸形患者面下1/3软、硬组织参数,探讨影响唇部形态的因素。方法临床筛选I类、II类及III类汉族女性错畸形受试者各40名,测量面下1/3软、硬组织参数,统计分析软硬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中,II类错畸形受试者的下唇高及上下唇高比与I类错畸形受试者存在统计学差异;II类错畸形受试者的面下1/3下份高度及面下1/3口裂比与I类错畸形存在统计学差异,III类错畸形受试者的面下1/3上份高度与面下1/3下份高度与I类错畸形受试者存在统计学差异。上唇高度与上前牙倾斜度及下唇高度与前牙覆盖大小间的存在正相关性。结论不同错畸形人群拥有不同的面下1/3软组织形态及比例,面下1/3的软组织形态受到面下1/3硬组织形态的影响。

  • 标签: 畸形 口唇软组织 面下1/3
  • 简介:目的:研究小鼠吸烟急性中毒后肺组织形态计量改变.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小鼠吸烟急性中毒后肺组织形态计量学改变.结果:吸烟2组(改进型低自由基香烟)小鼠的存活时间是吸烟1组(普通香烟)小鼠的3.7倍.吸烟组与对照组比,小鼠肺泡体积密度、异形指数、等效直径及肺泡间隔厚度明显增大(P<0.05~P<0.01)表面积密度、数密度、形状因子则明显减少(P<0.01);肺小支气管内腔的形状因子明显增大(P<0.01),上皮的周长指数显著减少(P<0.01);小支气管的Reid指数则无明显改变;病理结果显示,吸烟2组病变不如吸烟1组明显.结论:改进型低自由基香烟的毒性明显低于普通香烟.

  • 标签: 急性中毒 形态计量学 吸烟 肺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变化对临床诊断的相关意义。方法:研究时间段为 2018.4月 ~2019.4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软组织肿瘤病患,选取的例数为 70例,对病患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学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大体的形态以及组织形态等,对肿瘤的形态以及组织的结构进行了解,从而了解肿瘤病理学的形态变化对临床的诊断意义。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对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变化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的确诊概率,确诊的概率数值能够达到 95%以上,满足了临床病理诊断的具体要求。结论:在对软组织肿瘤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对其病理学的形态变化进行研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的概率。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病理学形态变化 临床诊断
  • 简介: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胚胎肢体发生及关节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是骨、软骨组织修复的必要成分,另外BMPs在其他组织的发育中亦发生作用,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有关,BMPs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医学及组织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它的诱导成骨特性研究最深入,并得到一致的公认。但外源性的BMPs在体内易分散,易于被蛋白酶降解,不能持久有效的发挥作用,从很大程度上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法予以解决:一是选用适宜的载体材料,在体内起到缓释系统的作用,保持BMPs局部浓度和持久有效的发挥生物效能;二是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将编码BMPs基因转染靶细胞,使其高效表达BMPs。本文概述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载体材料 骨组织 复合材料 磷灰石 诱导成骨
  • 简介:为探讨妊高征胎盘床血管和胎盘绒毛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与妊高征发病机制的关系。本文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29例重度妊高征(妊高征组)和29例正常妊娠(正常组)的子宫胎盘床血管和胎盘绒毛进行了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显示:1.妊高征组胎盘的重量,大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2.妊高征组胎盘绒毛具有合体细胞结节,细胞滋养细胞,绒毛基底膜增厚和纤维素样坏死的绒毛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具有血管合体细胞膜的绒毛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3.妊高征组胎盘的游离绒毛直径,周长和面积均比正常组显著减小(P<0.05)。4.妊高征组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妊娠生理性改变缺乏,管壁增生肥厚,纤维素样坏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提示妊高征子宫胎盘床血管病变在妊高征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胎盘绒毛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是胎盘缺血,缺氧的结果。

  • 标签: 妊高征 胎盘 子宫胎盘床 形态计量
  • 简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是胃癌前病变,在内镜下可见黏膜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为探讨其镜下形态学改变与组织学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间的关系,作者对2001年2月~2003年8月间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镜下所见与病理学对比分析.

  • 标签: 内镜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CAG 组织学变化
  • 简介:通过研究肠粘连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索肠粘连的可能发病机理。方法SD大鼠35只,5只作为正常对照,30只按Harris方法形成腹膜粘连模型。分别于术后3h至7d处死,动态取粘连形成过程中创面部位盲肠浆膜、壁层腹膜和腹膜粘连部位组织,置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以上粘连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3d粘连的腹壁和盲肠正常结构破坏,纤维蛋白渗出渐形成一条红染的边缘清楚的粘附带。4-5d表面炎性渗出,以及新鲜肉芽组织形成,间皮细胞减少或消失。6-7d间皮细胞与纤维细胞之间融合在一起,不易辨认出肠与腹膜组织的明确界限,于粘连缝隙的表面可见一层不连续的扁平的间皮细胞。结论纤维蛋白渗出增加和间皮细胞在腹膜粘连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肠粘连预防的重点放在尽量减少纤维蛋白渗出和促进腹膜间皮的生长可能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通过观察腹膜粘连的病理改变,对外科手术以及其它创伤所引起的腹膜病变的去粘连有非常实际的理论价值及形态学依据。

  • 标签: 肠粘连 腹膜 纤维蛋白 间皮细胞 形态学
  • 简介:目的:从三维水平定量揭示大肠腺癌、腺瘤及正常粘膜上皮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阐明其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方法:手术大肠腺癌8例,肠镜大肠腺瘤8例,大肠癌正常粘膜8例.按体视学原理和方法在电镜下随机摄片,以胞浆为参照空间,测试腺上皮细胞中形态正常的和空泡变性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平均自由程(λ)、形状因子(PE)、改良形状因子(pe)、规化形状因子(RFF)、平均体积(v)及平均表面积(s),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组织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线粒体的Sv、Nv、pe、RFF在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粘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泡化线粒体比较,三组间Vv、Sv、λ、PE、pe、RFF、v、s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线粒体比较,三组间Nv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腺瘤线粒体增生明显,其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腺癌和正常组织增大,糖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大肠腺癌癌细胞线粒体减少,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正常及腺瘤减弱,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线粒体空泡化普遍存在于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其形态更趋向于圆形.

  • 标签: 大肠腺癌 体视学 图像分析 线粒体 大肠腺瘤 能量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的能力以及低温保存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将人源性生物衍生骨材料复合成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4℃和-196℃的温度环境中保存3个月和6个月,同时以未行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骨和生物衍生骨材料作为对照,分别修复实验兔桡骨的长段骨缺损,于术后2、4、6、12周时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于6、12周行X线检查.结果4℃和-196℃的温度保存组和未行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骨组在动物体内相同时间点影像学和形态学观察无明显区别,低温保存3个月与6个月组在动物体内相同时间点影像学和形态学无明显区别;组织工程骨各组与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组比较,前者在骨缺损处产生更多的胶原与新骨,其修复骨缺损是通过多点方式成骨,成骨迅速,骨愈合更快;而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组从两端'爬行替代'方式成骨;所有各组无明显排斥反应.结论本研究采用的低温(4℃和-196℃)保存方法均能有效保存组织工程骨,从影像学和形态学研究证实该保存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标签: 温保存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形态学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的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为宫瘤消胶囊治疗内异症提供组织病理形态学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及EMT模型大鼠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宫瘤消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各组给予相对应药物治疗后,光镜、电镜下观察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异位内膜生长旺盛,用药各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腺体和血管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减少,其中宫瘤消中、大剂量组最为明显。电镜下,模型组异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正常,用药各组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呈肿胀、坏死、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宫瘤消胶囊可破坏异位内膜细胞,直观反映了该药的疗效性,为该药治疗EMT提供了组织病理形态学实验依据。

  • 标签: 宫瘤消胶囊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组织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分析患者药物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家采用药品集中采购对患者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国家采用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前后各一年医疗机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数据来源,根据患者是否使用集中采购的药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位100人,其中观察组为享受到国家集中采购药品政策的患者,对照组为未享受到国家集中采购药品政策的患者。通过查询医疗机构HIS系统,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实施前后一年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主要涉及12大类24种药品,享受政策的观察组患者年次平均药费降低了398.54元。对照组患者首次更换和二次更换药品品牌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5人和3人,而观察组患者首次更换和二次更换药品品牌的患者数量分别为4人和1人,因此对照组患者比观察组患者更容易更换药品品牌。结论:在治疗效果一致的前提下,患者会更多的选择国家集中采购的药品,这类药品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药物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看病负担。

  • 标签: 国家集中采购 药物治疗费用 经济 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骨髓细胞形态联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白血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疑似白血病患者100例,均用血常规进行初步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研究组50例采用骨髓细胞涂片联合外周血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采用骨髓细胞形态联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白血病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白血病
  • 简介:摘要气体在呼吸道中扩散速度,通气量等与支气管树形态有校大关系、支气管树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反映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而且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肺形态或肿大、或痿缩其主支气管形态(长度、弯曲度会发生变化,而主支气管形态往往影响肺内导气管的转进角度即形态,影响其通气状态,导致其通气状况的变化。管壁结构正常情况下,直而粗的主支气管通气阻力小,细而弯的通气阻力大。就这个意义上因此调查60例男性三种成人体型与的气管、支气管、部分肺段支气管的弯曲度、长度、管径3个内部指标。其中肥胖型20例、瘦长型20例、适中型20例,得出体形、胸廓形态(胸围、胸廓矢性、胸廓横径、胸廓长度)与主支气管夹角、主支气管长度、管径有关联性。得出体型与传送气体管道的形态指标有显著的相关性。即肥胖型气管与主支管分杈位置低,转进肺门距离短;而瘦长型气管主支管分杈位高,转进肺门距离长。因此三种体型气管的中线角、嵴下角的相对大小关系是肥胖型>适中型<瘦长型。三种体型主支气管相对长度关系是肥胖型<适中型<瘦长型。三种体型主支管粗细关系是肥胖型>适中型>瘦长型。结论是导气管道的形态与肺外型或体积无疑有较大关系。导气管道形态与体型有显示著关联性。

  • 标签: 体型 主支气管夹角 主支气管内径
  • 简介:目的:探讨AgNORs计,大小和形态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腺瘤30例,不典型腺瘤15例,乳头状腺癌30例,滤泡性腺癌20例,髓样癌10例,未分化癌10例,采用改良胶银染色,油镜下观察,测定,结果良性腺瘤的AgNORs/核均数与恶性者有显著差异(P<0.01),且细胞增生活跃而逐渐增:AgNORs大小改变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差异显著(P<0.01),形态畸形也随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加理。结论:AgNORs计数结合其大小及形态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AGNORS 形态定量 鉴别诊断
  • 简介:本文简述了分形级及分形维的概念,针对分形在细胞图像形态测量中的应用,对细胞轮廓线盒维的计算模型建立进行了讨论,并将该模型用于测定具有多层细节的二维细胞图像的分形维数,验证了论文中提出的盒维计算模型。

  • 标签: 细胞 分形 分形维 图像形态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白血病的患者采取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其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患有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患者,分别采取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情况。结果:患者均经过了血细胞检查,并且60例患者均已被确诊为白血病,40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对比患者的检查情况,外周血+骨髓涂片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骨髓涂片诊断的准确率(P<0.05)。结论:对于患有白血病的患者,采取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细胞形态 外周血细胞形态 诊断价值
  • 简介:背景:鹿茸是惟一可以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类器官,其软骨组织内富含血管。研究鹿茸血管化的软骨,对于揭开鹿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综述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及机制探索、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为组织工程中骨组织的修复提供医学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与CNKI数据库。在PubMed中的检索词为deerantler,Bonetissueengineering,vascularizedcartilage;在CNKI数据库中的检索词为鹿茸,骨组织工程,鹿茸血管化软骨。纳入涉及鹿茸组织学与形态学、鹿茸软骨、血管化软骨以及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章,排除与内容无关和重复文章。结果与结论:(1)通过初检与筛选共纳入51篇文献;(2)鹿茸是一种可以周期性再生的软骨/骨组织,与关节软骨不同鹿茸的软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且生长速度极快可达2.7cm/d;(3)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鹿茸软骨组织的血管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探讨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鹿茸软骨组织血管化机制在临床上进行工程软骨血管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细胞因子类 软骨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室间质控提高形态学诊断技术水平.方法通过本科室近三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形态学室间质评总结分析.结果积极参与形态学室间质评活动,善于从室间质评反馈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细胞形态鉴别与综合分析能力.关键词细胞形态学;室间质控Abstractobjectivethroughqualityimprovemorphologicaldiagnosistechnologybetweenmorphology.methodsThroughnearlythreeyearsintheministryofhealthraids(undergraduatecourseroomcentermorphologyinterstitialreviewsummaryanalysis.ResultsmorphologicalroomtoactivelyparticipateininterstiGtialreviewactivities,goodatlessonsfromventricularinterstitialevaluationfeedback,improvecellmorphologicalidentificationandcomprehensiveanalysiscapabilGityKeywordsCellmorphology;Cellqualitycontrol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5-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