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接受髓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失血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股骨髓内固定治疗的7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术中平均失血72.4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12ml,占围手术期出血的81%。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不超过45min组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及隐洼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严重组可增加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可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量及隐性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的隐性失血量较多,肥胖、严重骨折及长时间手术可以增加出血,应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及时复查血常规以减少贫血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失血 手术 手术期间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1Pearson相关的资料要求小样本并且两个变量(X、Y)均服从双正态分布。2Spearman秩相关的资料要求①大样本或两个变量不服从双正态分布;②或两个变量均为有序分类变量;③或一个变量为有序分类变量,另一个变量为连续型变量。

  • 标签: 统计学分析方法 Pearson 正态分布 分类变量 小样本 大样本
  • 简介:本文根据多年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使用经验,结合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免疫组化图像计算机定量分析的主要环节及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尤其对免疫组化图像测量参数及测量方法的选择和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旨在提高免疫组化图像计算机定量分析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可重复、可比性,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免疫组化图像 计算机定量分析 操作规程
  • 简介:本文基于生物视觉启发构建了一种用于复杂场景下的无监督时空显著性检测方法。为了紧致描述场景局部动态纹理运动,首先提出分布式拮抗方向能量导出的动态纹理描述子获取局部运动信息。然后,本文探索了利用该表达结合扩展的自相似显著性框架得到时空显著性检测器。在多个极端动态背景和摄像头运动的图像序列中,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背景减除实验。广泛的定性与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快速且高效。在检测精度与计算代价平衡性方面,本文算法与最先进算法具有一定竞争力。

  • 标签: 时空显著性 时空方向能量 计算机视觉
  • 简介:血小板是多功能细胞,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反映患者出血与止血疾病的一个常用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正确诊断与治疗。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准确性与血小板本身具有易黏附、凝集、破坏和变形等特点,与所用器材的准确性、清洁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联。本文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液分析仪 影响因素
  • 简介:急性中毒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和隐匿性等特点〔1〕,深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临床医生所重视。中国每年约有3万人发生各种原因的中毒,占人口总体死亡原因的第五位〔2〕。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急性中毒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中毒 病因 特点 策略
  • 简介:在所有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就是血小板(PLT),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在机体自行止血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它自身容易被破坏和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能够对血小板及其相关的参数进行准确的测定,无疑是对临床疾病诊断和疾病疗效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过程中由于标本自身因素、溶血剂质量、抗凝剂影响、标本放置时间、试剂影响、仪器因素和其他因素等7个方面对血小板数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对2008—2011年《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载文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刊物水平、促进我国体视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统计源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该刊13-16卷共16期纸本期刊。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数量、基金资助、作者、机构、地域等及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该刊共发表论文293篇,基金资助214项,篇均0.73项。其中国家级重大基金129项,占总基金资助的60.28%。第一作者260人,高产作者尚偏少。核心发文机构为高校及科研院所;发文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42.32%)、陕西(11.95%)、广东(9.56%)等。结论2008—2011年《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载文数量及基金资助项目基本稳定,有上升趋势。载文作者机构及地域呈不均衡分布。

  • 标签: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文献计量 载文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蚌埠市临床用血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8~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每月、每季度用血量及各血型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总量每年以10%~16%的速度递增;每年的3、4、5和10月份用血量较大,1、2和8、9月份用血量相对较少,3年中第2季度用血量比其他季度增加3%~15%;各血型用血量为O型〉A型〉B型〉AB型;凝血因子的用量逐年增加。结论分析临床用血量的变化趋势,为做好血源管理提供了依据,为缓解临床用血紧缺提出了思路。

  • 标签: 用血量 血型 趋势 依据
  • 简介:发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发热都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但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要在短期内明确诊断,有时相当困难,导致部分患者发热原因难以确定,治疗无效,直至患者死亡时才明确诊断,

  • 标签: 胸痛 发热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对98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病死率。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失血量392.50毫升,4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74例,占75.5%;围产儿死亡率26.5%。结论:对胎盘早剥,要注意早期识别,动态观察,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胎儿监测,及时诊断处理,降低母儿围产期病死率。

  • 标签: 妊娠晚期 胎盘早剥 围产儿 失血性休克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确诊时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earlygastriccarcinoma,EGC)的预后明显好于中晚期胃癌[1]。然而,我国EGC的检出率较低,原因在于EGC多无症状或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普查的依从性差,费用较高,发现时多已处于进展期。

  • 标签: 早期胃癌 诊治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连续的14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和防范措施。结果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93%,其中堵管5例(3.55%),感染3例(2.13%),低颅压综合症3例(2.13%),术后胃肠道反应2例(1.42%),引流管意外出1例(0.71%),颅内血肿1例。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分流装置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并发症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33例,其中3部分骨折25例,4部分骨折8例。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获得平均12个月的随访(8~18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周(10~18周)。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4.85%。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肱骨近端 复杂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治疗69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动脉栓塞14例,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不明原因2例。根据病情采用: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8例,人工血管旁路17例;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15例;置管溶栓后进一步行腔内治疗12例;低位静脉动脉化2例;单纯药物治疗9例;I期截肢6例。结果12例(17.4%)治疗成功,50例(72.5%)治疗好转,1例(1.4%)治疗无效。57例(82.6%)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平均26.4)个月,42例症状不同程度改善,7例Ⅱ期截肢,5例死于心、肺疾病。结论急性下肢缺血早期诊断与及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下肢缺血 动脉栓塞 血栓形成 溶栓
  • 简介:近年来,肿瘤患者不断增多。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肿瘤疗效的不断提高,肿瘤病房的护理安全用药的内容也不断充实。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我院从2008年开始建立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小组,对用药安全提出具体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病房 护理 安全用药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深圳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LC-2000B系列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对2280例宫颈疾患女性检查并以改良Reid评分,其中有1886例同时接受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宫颈不典型增生(CINⅠ-Ⅲ)161例,其中CINⅠ~Ⅱ级156例(占6.84%);CINⅢ级5例(占0.22%);宫颈原位癌3例(占0.13%)。与阴道镜检查结果对照,3例原位癌在镜下诊断癌疑,161例CIN的改良评分为1~5分。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病变 阴道镜
  • 简介:目的对美国雅培CD-1700,日本SysmexXT-2000i,2台贝克曼库尔特AC.T5diff,共4台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以保证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新鲜全血分别在4台仪器上测定血常规,用EXCEL2003软件对结果采取回归和相关分析,求其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以及相对偏差.结果4台仪器血常规检测结果大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台仪器测定血常规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 标签: 血细胞计数 偏差 比对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肺良恶性肿块的CT征象,分析CT误诊的原因。方法收集经病理及临床、影像学随诊证实的肺癌患者87例及同期CT误诊的良性肿瘤43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CT误诊原因。结果87例肺癌中,CT正确诊断46例,误诊41例;误诊和确诊的肺癌在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淋巴结肿大、浅/深分叶征象的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管集束征和支气管气相征象的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和胸膜凹陷征分为3个等级,将肺癌出现上述征象0~1个为不典型(等级1),2~3个为较典型(等级2),4~5个为典型(等级3),误诊和确诊肺癌在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8,P=0.002)。结论导致CT误诊肺良恶性肿块,既有征象不典型、技术检查不足等原因,也有诊断医师对征象把握不准、经验不足等主观因素。

  • 标签: 肺肿瘤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