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明胶/内酯(Gt/PCL)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对家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6只家兔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其中8只行同体对照实验,分别以Gt/PCL纳米纤维膜覆盖(Gt/PCL组)、PCL纤维膜覆盖(PCL组);余下8只家兔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对照组),各组创面数均为8个。记录创面愈合时间;于伤后3、7、10d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创面及创周组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Gt/PCL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2±1.3)d、PCL组(20.3±1.1)d、对照组为(22.0±0.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PCL组伤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与其余2组比较,Gt/PCL组真皮层肉芽组织增生少,上皮细胞移行速度明显增快,胶原排列规则。结论Gt/PCL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能明显促进家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效果比较确切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标签: 明胶 纳米技术 聚己内酯 创面愈合 电纺
  • 简介:背景: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骨质的改建和持续吸收,严重影响种植体植入的条件和种植区软硬组织的美观。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内酯电纺支架促进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制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内酯电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骨。拔除6只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在钛钉颊侧制作三壁骨缺损,两侧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组织工程化骨与Bio-Oss小牛无机骨粉,并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后即刻、4周、8周、12周X射线测量种植体周围骨灰度值;12周后完整取出下颌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缺损区的微观结构,新生骨量、形态结构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骨密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材料在促进骨再生过程中的成骨效果基本一致。组织工程化骨组骨缺损区内形成致密板状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哈弗氏管,新生骨-种植体结合较紧密;Bio-Oss小牛无机骨粉组板层骨致密,新骨中有少量Bio-Oss颗粒分布,成骨细胞较组织工程化骨组少,部分哈弗管结构内可见到毛细血管,新骨与植入材料之间形成桥形连接,与种植体结合紧密。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内酯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再生。

  • 标签: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即刻种植 骨缺损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己内酯支架
  • 简介:背景: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可降解性,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及血管生成极为有利。目的:观察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接种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支架材料上,接种前及接种后第1,3,7,14,24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2)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增强;(3)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加(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逐渐增强;(4)结果表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过程。

  • 标签: 成纤维细胞 胶原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观察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adipose-derivedstemcells,hADSCs)在左旋聚乳酸/内酯(Poly-L-lactide/Polycaprolactone,PLLMPCL)复合支架材料中的生长情况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hADSCs,制备PLLA/PCL复合支架.取PLLA/PCL浸提液培养hADSCs,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评价支架的细胞毒性.hADSCs传代扩增后,接种到PLLA/PCL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1周,裸鼠皮下分别培养1周、2周,HE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裸鼠体内复合支架材料内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muscleactin,SMA)表达情况.结果hADSCs在PLLA/PCL浸提液中可保持较高的增殖率,表明PLLA/PCL浸提液无细胞毒性.hADSCs接种于PLLA/PCL支架上,经体外、体内培养后,均能长入PLLA/PCL支架的孔隙内,且体内培养比体外培养有更多的细胞长入支架内部.经体内培养后,复合细胞的支架比单纯支架有更多的细胞渗入支架内部.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内培养2周后,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支架材料内部分细胞SMA表达阳性.结论PLLA/PCL复合支架材料,安全无毒,与hADSCs生物相容性好,可作为种子细胞的载体用于组织工程膀胱缺损修复的研究.

  • 标签: 人脂肪来源干细胞 左旋聚乳酸 聚己内酯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olidocanol)在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LymphaticMalformations,L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小儿淋巴管畸形82例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淋巴管畸形的同时,在术区注射适量泡沫硬化剂,对照组仅手术切除淋巴管畸形,比较两组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9.62%),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10.13±4.705d)明显小于对照组(16.37±9.842d),负压引流管放置时间(10.13±4.705d)明显小于对照组(19.00±9.360d),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00±2.39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58±2.98d,P=0.54;对照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出现2例并发症(3.85%)。结论联合手术切除在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中疗效确切,具有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引流管放置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淋巴管畸形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的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泡沫硬化剂,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的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3个月后,实验组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不仅具有传统手术治疗效果,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术后复发率低,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泡沫硬化剂 聚桂醇 下肢静脉曲张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病损内注射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治疗龟头部静脉畸形1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经皮瘤体内注射硬化治疗,每次注射液0.5~2.0mL局部注射,治疗间隔1个月,治疗1~4次。结果所有患者治疗部位均出现暂时性红斑和水肿,仅1例发生局部溃破,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疼痛,无出血、感染病例。随访1~3年,所有患者龟头静脉畸形病灶完全清除,未见复发,无色素改变、畸形和勃起功能障碍。结论经皮瘤体内注射硬化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且术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低,不影响阴茎外观和功能,建议作为龟头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聚桂醇 静脉畸形 龟头部 病损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子宫瘢痕妊娠治理中用于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共计66例,时间跨度范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随机分组处理,将33例患者纳入参照组,执行常规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把余下33例患者归入实验组,执行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费用、月经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费用、月经恢复时间对比中,实验组各项指标水平,相较于参照组优越明显,计算结果统计学P<0.05。结论:在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利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硬化治疗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聚桂醇 子宫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液在内镜下内痔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2至2020年2月60例内痔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闭合式痔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结肠镜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出血、术后肛门疼痛、脱垂、肛门狭窄、异位栓塞、切口感染的总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采用经结肠镜注射液治疗内痔能改善有效治疗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聚桂醇注射液 闭合式痔切除术 内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小口径聚乳酸-内酯[P(LLA-CL)]/纤维蛋白原管形支架的方法,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P(LLA-CL)、纤维蛋白原为原料,制备小口径复合管形支架,观察支架的大体形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维结构;利用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皮下植入试验,评价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管形支架表面呈网格状三维结构,并有大小不等、互相交通的孔隙,孔径平均直径为(4.56±1.23)μm,表面纤维平均直径(318±56)nm;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溶血率为2.87%±0.49%;细胞毒性实验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皮下植入试验显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支架炎症反应轻微,材料逐渐降解。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可以构建小口径P(LLA-CL)/纤维蛋白原管形支架,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材料。

  • 标签: 静电纺丝 管形支架 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纤维蛋白原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较大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微波消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较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0,微波消融治疗)与研究组(n=30,微波消融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时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较小,P<0.05。结论:对较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微波消融联合可缩小子宫与肌瘤体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较大子宫肌瘤 微波消融 聚桂醇 肌瘤体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的患者护理时,将全程管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恢复功能造成的影响,探讨护理方案的临床可用性。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手术联合多卡泡沫疗法接受治疗,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对应的定期随访,建立数据库对所有患者的恢复质量进行评估,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评价随访效果。结果:在护理完成后,患者的病情改善状况良好,78例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所有患者在手术后24小时后能够进行自主下床运动,平均运动时间为6.2±1.2天,患者的康复治疗良好。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手术联合多卡泡沫疗法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全程管理应用其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控制,患者的手术达到全程管理,提高诊治水平,以便达到最佳的效果,在临床上可用价值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 聚多卡醇泡沫疗法 全程管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对甲状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17年 8月至 2019年 9月收治的甲状腺囊肿患者 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硬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18%,与对照组的 90.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与无水乙醇对甲状腺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同,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治疗甲状腺囊肿安全有效的硬化剂。

  • 标签: 超声引导 聚桂醇 无水乙醇 甲状腺囊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肛门镜下注射对出血性内痔的临床价值。方法:时段:2019.06~2020.06,选择本院接收的出血性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0例(肛门镜下注射),对比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分析治疗效果,和对照组(84.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在并发症方面,和对照组(16.00%)相比,观察组(2.00%)更低,P<0.05。结论:实施肛门镜下注射治疗方法,对出血性内痔患者具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肛门镜 聚桂醇 出血性内痔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的24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桂消融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灶体积。结果:治疗后患者出现2例发热,1例胀痛,不良反应率12.5%(3/24)。随访6~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24例的有效率为75.00%(17/24)。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治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其中短期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超声内镜 胰腺囊性肿瘤 聚桂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探究在超声引导到对于肝肾囊肿的病人通过注射硬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收治的100例肝肾囊肿病人。使用随机平衡法均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病人的数量为50例,甲组病人在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乙组病人在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在甲组与乙组病人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使用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病人的治疗效果更好,同时该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 肝肾囊肿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性是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其病因复杂,长期站立、静脉高压、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因素均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泡沫硬化剂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常用硬化剂,其主要成分为氧乙烯月桂醚,其临床疗效已经临床普遍认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可靠,但围术期临床药物也较高,为此文章对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新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护理 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