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受不同因素的作用,增加了肺部疾病发生率,特别是肺间质性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其是出现于肺泡、肺泡之间的一种慢性炎症,会引起患者无法吸氧。且肺间质性疾病属于一大类疾病,包括了特发性的肺间质性疾病、矽肺、全身疾病引起的肺部表现等,临床症状多,影像学表现多,故治疗方法也不同。肺癌是支气管肺癌,其是出现于气管、支气管、肺的一种肿瘤,以胸痛、咳嗽、咳血表现,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临床统计,肺间质性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较高,约在10-40%左右,且在分析肺间质性疾病时,不仅可以检出较高的癌标志物,还可以检出异常表面的基因。目前,临床采用CT检查判断肺间质性疾病,有助于早期判断肺癌。故本次研究,针对肺间质性疾病合并肺癌的CT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肺间质性疾病 肺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方法。方法:选取180例于我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未采取任何预防及控制方法的参照组(90例)以及运用针对性预防治疗措施的研究组(90例),对比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呼吸道 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病”,该类疾病不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但病程长、发病机制不明、病情缓解后仍会复发或加重复发 [1]。临床上主要指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心理障碍等,目前该类疾病成为损害国民健康的利器,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结合其流行现状,谈谈一名社区工作服务者如何开展此类病人的健康档案管理及社区康复 ?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档案管理 社区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女性阴道感染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1287名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接受HPV检测以及阴道微生态检测,将两组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这1287名患者中HPV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总共有301位,呈阴性的患者为986名,阳性检出率为23.39%,而这些患者中经过阴道微生态检测检查出患有阴道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总共有718位,发病率为55.79%。对比患病群体与未患病群体的阴道清洁程度,发现阴道清洁度越差的患者发病率也越高,且患有阴道感染疾病的患者高危HPV检出阳性率也要高于未患病的患者。结论:女性产生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与其高危HPV检出阳性和阴道清洁度密切相关,所以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的女性HPV受感染的几率也要大于一般女性群体。

  • 标签: 高危型HPV 阴道感染 阴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效果。方法:选择从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0例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n=45)和对照组( 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生模式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血糖、心电图、血压、血脂达标率。结果:观察组血糖、心电图、血压、血脂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采用全科医生模式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科医生模式 社区 老年 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食 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46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院的 46例患者共检测 120例标本,其中致病性弧菌 26株,占 56.52%;肠道致病菌 13株,占 28.26%;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占 4.35%;轮状病毒阳性标本 5份,占 10.87%。 120例标本中,肛拭检出 11株,检出率为 14.86%;可疑食品检出 5株,检出率为 17.24%;环境标本检出 2株,检出率为 16.67%;呕吐物检出 2株,检出率为 40 .00%。结论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弧菌及肠道致病菌,不同标本的检出率差异明显,因此在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同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检测标本,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病原微生物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我科为三级甲等医院新成立全科医学科,为探究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于我科协作的社区医院接收并治疗的98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医学研究中重点观察内容。按照社区接收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治疗。研究组使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疾病认知情况与治病依从性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84%,治疗依从性(88.42±5.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12±0.62)等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治疗使用全科医生模式,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科医生模式 社区 老年慢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期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各种免疫功能(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尚不健全,特别是新生儿期尚未接触过抗原,免疫记忆没有建立,对各种病原、甚至致病力很弱的细菌也有易感性[1],因此儿童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以下简称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升高,本文对其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讨。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感染性疾病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方式在感染性疾病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方法:从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12月期间选取 100例感染性疾病科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协助进行本次调查。把 10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新型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再选取 10例护士,也分成两组,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日常的工作。结果: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的患者对整体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满意程度高。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分析也呈现出了同样的结果。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科当中的患者与护理人员而言,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比常规管理方式更具优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感染性疾病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整体护理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在我院的9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整体护理,并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观察组评分相对更高(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汤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1月到 2018年 11月的 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妇女,随机分组,西医组的盆腔炎性疾病妇女给予西药治疗,盆腔炎汤灌肠组在西药治疗治疗的同时给予妇女盆腔炎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妇科检查正常时间、理化检查正常时间、腰骶疼痛和下腹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盆腔炎性疾病妇女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结果:盆腔炎汤灌肠组疗效、盆腔炎性疾病妇女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妇科检查正常时间、理化检查正常时间、腰骶疼痛和下腹疼痛消失时间对比西医组有优势, P< 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妇女实施西药治疗联合盆腔炎汤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妇女预后 ,改善妇女的症状,缩短治疗的时间,可有效改善腰骶酸痛等症状,有利于改善妇女的理化指标和盆腔血液流变学。

  • 标签: 盆腔炎汤灌肠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以实施舒适护理为此次的研究目的,分析对妇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76例观察对象进行本次研究,从我院妇科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中入手,随机进行抽取,随后进行平均分组,保证每组人数相同,各有 38例。给予其中 38例患者常规护理,再给予另外 38例患者舒适护理,分别设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再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大不相同,采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明显要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经对比后的结果显示,( p<0.05);再看两组患者对各自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要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显而易见,( p<0.05)。结论 舒适护理适用于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中,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妇科 盆腔炎性疾病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 8 年 4 月至 201 9 年 9 月在感染性疾病科发生的 40 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根据资料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结果: 40 例危险事故中交叉感染占 42.5% ,毒液处理不当占 22.5% ,针刺伤患者占 15% ,肺部感染占 26.7% 。预防措施实施前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8.37% ,预防措施实施后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1.55% 。结论: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流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减少风险。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管理过程中给予精细化管理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 方法 抽取我院 156 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其按照双盲法分为精细化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 78 例患者。精细化组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患者的有关资料,并且比较精细化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 精细化组的护理满意度 75 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精细化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甲肝乙肝感染性疾病行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有甲肝乙肝患者 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80 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检验; 观察组采用免疫学检验。 观察两组检测甲肝乙肝人数和比例。 对比两组检测误诊或漏诊数据。 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在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的临床检验中,使用免疫学检验是最佳的检验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甲肝 乙肝 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抗 SSA抗体(包括抗 Ro60抗体和抗 Ro52抗体)阳性患者的可提取核抗原( ENA)抗体谱、抗核抗体( ANA)免疫荧光检测和临床信息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普洱市人民医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门诊及住院的抗 SSA抗体阳性患者 471例,同时检测 ENA抗体谱和 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ENA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A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 471例抗 SSA抗体阳性的患者中,结果可出现三种情况: Ro60( +) Ro52( +)、 Ro60( +) Ro52(-)和 Ro60(-) Ro52( +);同时检测 ANA的荧光模型以细胞核斑点型为主 36%,其次为混合荧光模型 34%, ANA滴度主要分布于 1:100~1:3200;抗 SSA抗体阳性在 ENA抗体谱中与其余 6种抗体同时检出的阳性率为:抗 nRNP42%、抗 SSB26%、抗 Rib-P19%、 抗Sm8%、抗 Jo-1 3%、抗 Scl-70 2%; Ro60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占比例较 Ro52高( P< 0.05); Ro52在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占比例较 Ro60高( P< 0.05)。结论 抗 SS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分布,诊断特异性较差,抗 SSA抗体阳性应联合检测 ENA抗体谱和 ANA免疫荧光,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考虑,来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误诊和漏诊率。

  • 标签: 抗 SSA抗体 ENA ANA 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