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aquaponn,AQP)可介导自由水被动跨生物膜转运,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平衡中具有特殊作用。现已发现13种AQP分子AQP0—12(11,12又称超AQP),分布于腹膜组织的AQP主要有两种(AQP1,AQP3),其中AQP1被认为是腹膜转运“三孔”模型中的超小孔,在腹膜跨细胞水转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AQP3的研究提示它可能也在腹膜液体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AQP在腹膜超滤中的作用及可能调节机制,对认识腹膜UFF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水通道蛋白 腹膜超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模型可以为采供血计划的制定,特别是月度、年度血源招募、组织、动员方案的实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使计划或方案更加合理有效。方法根据凉山州2005—2011年采血量年度增长率确定预测年度2012年采血总人数,根据2005—2011年1—12月当月采血量占当年采血量的构成比确定通道各参数。结果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建立采血通道预测模型。讨论预测系统采用时间(月)和空间(通道)双重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采供血工作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等特点。系统由三条预测线组成,最上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上轨线,中间一条是通道的中轨线,最下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下轨线。实际的采血数据会围绕中轨在上、下轨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内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临床各疾病治疗系统不断发展,不同的穿刺路径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当前也在迅猛发展,并且在肿瘤治疗中推广开来,当前,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以静脉给药的方式为主,血管通路也是维系肿瘤患者化疗的一种安全可靠的通路,因此,本文将就肿瘤治疗血管通道的建立以及护理进行简要的阐述。

  • 标签: 肿瘤化疗 血管通道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条看不见的“生命通道”,它承载着血液,滋养着我们的脑部,这就是我们的脑血管。脑血管,就像我们身体中的高速公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出。然而,这条“生命通道”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故障,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可能会导致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后果。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了解脑血管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脑血管的奥秘,了解脑血管疾病的种类和症状,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脑血管。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让这条“生命通道”始终畅通无阻。脑血管的构造与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超微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经电脑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3.2±24.6(min),结石清除率为83.3%,总并发症率为16.6%;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9.5±10.2(min),结石清除率为96.6%,总并发症率为3.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上尿路结石过程中,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结石清除率高,且手术所花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微通道手术方式相比手术方式更具优势。

  • 标签: 超微通道 微通道 上尿路结石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从 2014年 1月到 2016年 12月收治的 125例肾结石手术治疗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62例,对照组患者 63例。观察组患者临床应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临床应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下地时间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多发肾盏型结石清除率较高,对照组患者的单纯肾盂型结石清除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鹿角型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比较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两种技术各具优势,微通道创伤小,围术期各项指标优于标准通道,不同类型的结石两种技术结石清除率不同,临床应用时需要依据患者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 微通道经皮肾镜 肾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经验和手术技巧以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324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而总结两种手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3324例患者完成手术,其中1723例行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1601例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术。2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4%、99.5%;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分钟、(45.1±22.4)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1±25.6)ml、(159±34.2)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23.6%。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都是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及出血风险较低,但是取石效率低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要根据具体病人合理选择两种术式。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占我国脑卒中病人21%~48%[1],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目前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软通道技术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在CT定位下的以特制硅胶软管进行脑内血肿穿刺引流的微创技术。本次研究探讨软通道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通道 治疗 穿刺血肿引流术 血肿穿刺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优势和安全性。方法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挑选病例分成标准通道组、微通道组、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组三组。将三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监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不同时段的肾功能变化。结果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组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不同时段的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肾镜碎石术 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 肾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实施中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提出护理管理的具体内容。结果通过科学的护理管理,护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医学科临时处置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结论结合严重创伤急救实践,严格、科学、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也是实施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创伤急救 护理管理 实施效果
  • 简介:为了更迅速地反映我国临床输血及检验领域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本刊决定开设论文发表"绿色通道"。凡下列论文经作者申请后,可进入"绿色通道":1获国家或省部级基金资助的科研论文(需提供有关证明材料);2有重大创新和国内首创的科研成果论文(应需提供文献查阅报告);3博士研究生论文(需附导师的推荐函)。凡要求通过"绿色通道"发表的论文,在收到稿件2个月内经本刊编委会同意后予以发表。

  • 标签: 绿色通道 论文发表 基金资助 启事 科研成果论文 研究生论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救治中绿色通道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常规组接受常规救治,实验组在救治中应用绿色通道,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情况。结果实验组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0%(P<0.05)。实验组骨折复位优良率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0.0%(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救治中实施绿色通道,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骨折复位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盆骨折 绿色通道 救治
  • 简介:为了更迅速地反映我国临床输血及检验领域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本刊决定开设论文发表"绿色通道"。凡下列论文经作者申请后,可进入"绿色通道":1获国家或省部级基金资助的科研论文(需提供有关证明材料);2有重大创新和国内首创的科研成果论文(应需提供文献查阅报告);3博士研究生论文(需附导师的推荐函)。

  • 标签: 科研成果论文 省部级基金 基金论文 推荐函 文献查阅 证明材料
  • 简介:[摘要] 目的 有针对性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所呈现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是我们医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患者一共有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治疗模式,而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管理模式,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急诊停留时间等相关情况要有十分显著的改善, P值小于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采取绿色通道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急诊停留时间都有明显的改善,因此这种方法值得临床中推行和应用。

  • 标签: [] 脑卒中 急诊绿色通道 管理模式 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