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了许多。医疗机构需要管理大量的医疗器械,这些设备往往价格昂贵,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维护和更新。医院带配套专用耗材类医疗设备及专用耗材管理是指对医院使用的配套专用耗材类医疗设备及专用耗材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和流程。其目的是优化耗材使用,减少浪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医院带配套专用耗材类医疗设备及专用耗材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医疗机构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优化耗材使用,减少浪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配套专用耗材类医疗设备,专用耗材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血液酒精浓度检测的过程中其不同保存条件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6月-2023年12月在进行酒精浓度检测过程中所抽取的30例驾驶人员8mL静脉血,平均分为4份,每份2mL,获得A、B、C、D四组血液样本,每组30份。4组样本均于抽血后进行即时检测,对A组剩余样本于4℃恒温环境下放于带塞的玻璃试管密封保存,对B组剩余样本于4℃恒温环境下放于带分离胶的真空试管密封保存。对C组剩余样本则于4℃恒温环境下放于敞开放置于玻璃试管保存,对D组剩余样本则于常温环境放置于带塞玻璃试管密封保存,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计算平均值与初始检测进行对比。结果: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受保存方式影响较大,A组检测结果数据与即时检测比较无显著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即时检测结果和A组检测结果,C组、D组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即时检测结果、A组检测结果,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酒精浓度在盛放检测的过程中,应选择玻璃试管,并在密封条件下进行保存。

  • 标签: 血液 酒精浓度检测 保存方式
  • 简介:摘要:  在设定的臭氧浓度、时间、环境温度条件下, 进行了不同湿度对消毒效果影响的试验。在室温25℃ 、 相对湿度为40%和70%条件下,同样开机消毒 2 h ,对大  肠杆 菌 和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的 杀 灭 率 分 别 从 90∙5% 和  92∙4%提高到1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从86∙0%提  高到99∙93% 。在相对湿度为40%时,开机消毒 6 h 不能  破坏 HBsAg 抗原性;相对湿度提高到70% ,同样开机消毒  6h HBsAg 抗原性可完全被破坏。

  • 标签:   臭氧消毒 相对湿度 物体表面消毒
  • 简介:摘要:在乡村医疗条件下,普通外科手术的并发症防治至关重要。本文围绕提高手术安全性为主论点,探讨了在乡村医疗环境中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关键策略包括:完善术前评估,确保手术适应症;加强术中监测,提高手术操作水平;规范术后护理,减少感染风险。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乡村医疗水平。

  • 标签: 乡村医疗,外科手术,并发症防治,安全性,策略
  • 简介: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业空前繁盛,而手作为参与制造的工具,很容易受伤,手指末节完全离断在手外伤中很常见,常见致伤方式有很多种:如切割伤、绞伤、砸伤、碾压伤、撕脱伤、热压伤等。往往使指体失去再植条件,如1、患有全身性疾病体质差或并发有严重的脏器损伤不允许长时间进行手术者不宜再植。2、断指伴有多发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者。3、手指血管床完整性破坏程度严重如由挤压伤引起的手指断离表现为手指两侧皮下瘀血即使接通血管因软组织广泛渗血血栓形成再植手指仍难存活。 4、离断指体缺血时间太长。5、1区的甲半月线以远的离断,指动脉弓终末支损伤,掌侧难以找到适宜吻合的静脉。6、部分小儿断指血管纤细,术中无法找到吻合血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条件下,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瓜氨酸(Citrulline)、D-乳酸(D-Lactate)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屏障损伤的评估价值。 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诊治建议”,招募30例符合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重症患者及年龄、性别、一般状况等相匹配的正常人,分析合并肠屏障功能障碍重症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I-FABP、瓜氨酸、D-乳酸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内毒素(EndoCAb)相关性。在动物实验中构建缺血再灌注肠屏障损伤模型,检测血清D-乳酸浓度并通过小肠损伤Chiu氏评分量化肠屏障损伤程度,分析血清D-乳酸浓度与小肠损伤Chiu氏评分相关性。选取150例普通外科手术手术患者,于术前第一天,术后当天,术后第一、三、六日检测病人血浆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瓜氨酸和内毒素浓度水平。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合并肠屏障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组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瓜氨酸、内毒素显著升高(P<0.01)。缺血再灌注肠屏障损伤模型中,血清D-乳酸浓度与小肠损伤Chiu氏评分呈正相关。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瓜氨酸和内毒素动态分析发现术后第1日血清IFABP含量显著下降;术后第6日血清CIT含量显著下降;术后血清内毒素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 结论: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瓜氨酸、D-乳酸及内毒素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屏障损伤均具有评估价值。联合分析可提升预测价值,有助于完善肠屏障功能临床诊治指标体系。

  • 标签: []肠屏障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瓜氨酸 D-乳酸 内毒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