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的静脉给药重点环节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对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后的静脉给药管理的事先风险数、给药的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结果与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事先风险数、给药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均显著减少和降低,实施前后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到静脉给药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事先风险数,显著减少给药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静脉给药 风险管理
  • 简介: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航空环境条件暴露的人员越来越多,航空暴露相关性疾病不再局限于航空从业人员,更多的乘客将被涉及,因而航空医学不再局限于空中工作人员,更多将涉及到乘客的健康。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一方面对于空中工作人员来讲将会与影响其工作效率进而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另一方面,航空乘客因飞行导致或诱发头痛轻则引起不适感受,重则危及生命健康。本文就从航空医学研究角度总结航空性头痛当前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航空医学 头痛 航空源性头痛 机制
  • 简介:摘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消化道出血为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严重颅脑损伤后出现的急性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一种病症,又称之为神经性溃疡。颅脑损伤作为一种严重的机体损伤,往往可诱发患者剧烈的应激状态从而出现胃粘膜的损坏,其中有高达16.0%~47.0%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病变一旦发展到大出血或穿孔,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该病的病机十分复杂,目前仍尚未完全清楚。但长期的研究与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涉及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脑-轴肠等,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30余篇文献进行研究,对神经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神经-内分泌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集中分析急诊外科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并做应对措施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急诊外科护士35名,于2017年9月利用压力统计量表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实施应对措施,时间1个月,分析实施措施前后外科护士压职业压力情况。结果管理前后护士的职业压力明显减少,管理前总压力发生率97.14%,管理后84.7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外科护理工作节奏快、负担重,对护士的压力大,针对护士职业压力问题进行应对,护士压力明显减少,工作效率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外科 职业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氧是保证中心供氧系统提供高质量氧气的重要因素。医院集中供氧方式包括氧气钢瓶经汇流排、液氧贮槽流经汽化器、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三种。本文从购置成本、运行成本、安全性、噪声、氧纯度等方面对三种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液氧供氧具有明显优越性。

  • 标签: 医院中心供氧系统 氧气钢瓶 液氧 制氧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轻基层院前急救护士压力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分析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我院院前急救护士经过培训、疏导、各级领导及社会系统的有效支持,不论身心、专科技能等稳定发展。结论通过对院前急救护士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明显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 标签: 基层 院前急救 护士 压力源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院深部门诊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情况,促进其临床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抽取2017年6月8091张门诊处方中镇静催眠药处方,收集其消耗数据,分析其用药频度排名前五位的药物合理性。结果镇静催眠药的处方共有2327张,占总处方数的28.76%。镇静催眠药用药频度的高低排名依次为氯硝安定,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佐匹克隆胶囊和艾司唑仑片,其药物利用指数(DUI)都等于或小于1。结论深部门诊使用镇静催眠药较合理,但作为一家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药的使用非常普遍,需要临床更为规范。

  • 标签: 镇静催眠药 合理用药 门诊处方
  • 简介: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在相应感觉神经节段引起疱疹并伴发的严重神经痛是这一疾病的典型症状。带状疱疹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泌尿系统症状者少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因此能够正确识别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对临床工作而言十分必要。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神经源性膀胱 感觉神经节 诊疗 ZOSTER 泌尿系统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根管治疗牙性皮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例牙性皮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根管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d开始消肿,10d后基本恢复正常,其中8例患者于治疗后3周面部瘘管消失,皮肤愈合良好;2例面部有突起疤痕,经疤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治疗后疤痕消失。随访1年,患牙根尖区未见病理性吸收,均获得较为理想的美容效果。结论根管治疗牙性皮瘘的疗效显著,联合经疤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治疗可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源性皮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手术治疗胆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胆性胰腺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天数及卧床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胆性胰腺炎,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胆源性胰腺炎 早期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我科2016年收治的2例牙性面部皮肤瘘管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正确的诊断及对症处理,治愈牙性面部皮肤瘘管。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四种眼眶神经性肿瘤临床特征、 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四种疾病的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提升诊断准确率,指导评价预后和临床诊断。方法:收集我院自 2006年 3月至 2012年 8月期间,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具备眼眶神经性肿瘤完备资料的 91例患者。统计眼眶神经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对全部病例展开超声检查。对比四种不同神经性肿瘤 CT征象特点。对照病例结果,比较 CT诊断、临床诊断同病理诊断的相符率。结果:对比临床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在眼部疼痛、向正前方突眼、眼底受压征、向前方突眼的 pearson a?检验中,其 P值都要比 0.05小,这表明上述四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 CT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的 CT诊断准确率、钙化、边缘锐利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眶颅交通、骨质受累的差异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诊断的准确性要比超声和眼科临床的准确性更高。超声检查无创性且方便,能准确定位眼眶神经性肿瘤,但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很低。现如今,眼科临床需结合 CT和超声进行检查,以使诊断准确率提升,便于评价预后和指导手术。    【关键词】眼眶神经性肿瘤;临床;影像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性心脏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3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优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50例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 50例单纯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探究出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合理治疗方法。结果: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体积明显增加、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电轴左侧偏移严重、 ST段向下移动呈缺血型并且容易出现传导阻滞现象。根据病史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具有心肌梗死的历史,且大部分具有吸烟史。对于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思路是对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进行调理和维持,并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相应的抗感染、加强营养和辅助呼吸等辅助措施。结论:对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的病情诊断情况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性治疗,制定出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性头痛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2例鼻性头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有效的治疗结合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能够提高鼻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源性头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住院部50例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的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未发生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为对照组(21例),并发肝性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进行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血糖控制干预。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肝硬化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概率(27.59%)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分别为(5.52±1.44)mmol/L、(10.66±0.94)mmp/L,优于治疗前,P值小于0.05。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患者年龄越高、肝功能不全越严重,并发肝性糖尿病的概率越高,予以有效的保肝、调节血糖治疗能够控制病情。

  • 标签: 肝硬化 肝源性糖尿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医疗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危险因素以及探究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引起的28套(台)价值为50万~100万元的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各设备运行和效能发挥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根据实际医疗工作创建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结果引发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物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临床风险,经过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后,我院28套(台)医疗设备均可正常使用,设备可用率为100%,27套(台)医疗设备完好,完好率为96.43%,无设备发生医疗事故和闲置。结论医疗设备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其存在较多的物理、技术及临床风险,相关人员需认真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完好率,并降低设备医疗事故和闲置的发生率。

  • 标签: 风险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八纲辨证在乳腺癌辨证中的重点。方法通过八纲辨证对1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辨证,运用MicrosoftAccess2007建立数据库对乳腺癌患者主要症状进行统计、分组并总结乳腺癌的寒、热、虚、实证常见症状。结果130例乳腺癌患者主要症状共出现469次。表证6次,里证463次;寒证28次,热证127次,无明显寒热314次;虚证352次,实证117次。结论八纲辨证中寒、热、虚、实四纲适用于乳腺癌辨证。

  • 标签: 八纲辨证 乳腺癌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90例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每组各45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将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分至对照组,将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至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该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分析,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救治效率比观察组要低,80.00%是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是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电轴左偏、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绞痛与心悸的发生率均比观察组要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当对症进行治疗,患者的发病原因众多,且容易反复病情,导致死亡率与漏诊率都较高。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合并 冠心病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微创技术对脊性相关病的特殊疗效。方法:对 60例有脊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开放式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微创技术来治疗脊柱的创伤。在一段时间过后,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的好转,并且发病的机率减少,患者身体恢复快,同时心情阳光;对照组的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情况居多,同时病情恢复慢,病人心理阴影大。结论:微创技术对脊柱疾病的治疗效果好,患者的康复几率大,在有效保证患者健康的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心情和治疗的效果,降低脊柱疾病的并发症的产生。微创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伤口的大小,伤口愈合速度快,提高脊柱治疗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降低感染的情况发生,减少了病人住院的时间。并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微创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入 ,微创技术对脊性相关病治疗方面应用的愈加广泛。

  • 标签: 微创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