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阴囊坏疽是一种临床少见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因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国内外较早有报道。本例患者经积极综合治疗得以康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突发阴囊肿痛10余天”入院。入院时阴囊肿痛明显,伴发热,精神及食欲差,站立及行走加重,卧位稍减轻。无排尿异常、肛门疼痛等。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糖尿病、肛肠科等病史。

  • 标签: 阴囊坏疽 上呼吸道感染史 综合治疗 临床资料 阴囊肿痛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调查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阴囊坏疽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到2020年5月以来收治的阴囊坏疽患者中随机抽取16例患者作为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16例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护理阴囊坏疽的护理报告进行研究,对术前,术后的护理过程、护理细节、疗效等分析进行全面总结。结果:14例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一次,经过II期缝合创面愈合。1例患者由于创面较大,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两次后,行腹股沟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患者最终医治无效死亡。结论:我们发现经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阴囊坏疽的护理,护理中对患处的换药次数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治疗疼痛感受更少。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阴囊坏疽 护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阴囊病变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53例阴囊病变进行检查诊断,睾丸肿瘤,扭转等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53例中,睾丸病变21例,肿瘤3例,炎症3例,扭转2例,外伤4例,隐睾9例,附睾病变11例,炎症9例,结核2例,精索静脉曲张13例,腹股沟斜疝8例,超声对阴囊病变的阳性诊断率为100%。结论超声对阴囊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阴囊病变 超声诊断 检查
  • 简介:<正>乳腺外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现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8岁,以"阴囊湿疹,局部皮肤苔藓样变10余年"来诊。人院查体见阴囊潮湿,阴囊根部近肛门处皮肤可见大小约3cm×5cm白色苔藓样变(见图1),局部红肿,轻度糜烂,伴炎性渗出物,边界不清,自述瘙痒、疼痛。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淋巴结,约1cm×0.8cm大小,余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双侧腹股沟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建议结合临床。患者在外院行阴囊区皮肤活检,病理提示表皮显著增生,表皮脚增宽延长,棘细胞大小不等,排列紊乱,核深染,并见较多Paget细胞

  • 标签: 阴囊湿疹 肿大淋巴结 乳腺外 皮肤 抗生素 局部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合并气性坏疽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骨折合并气性坏疽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并将骨折合并气性坏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合并气性坏疽患者在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折合并气性坏疽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折合并气性坏疽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吴某,男,71岁。因"发现阴囊包块7个月余"入院。患者7个月前发现右侧阴囊表面一花生米大小肿块,无触痛,自述当时无发热,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恢复后出院。3个月前患者再次发现右侧阴囊表面米粒状突起,并逐渐增大,9天前在当地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切除物送病理会诊回示阴囊外毛根鞘癌。今又见阴囊底部有一大小约2cm×1cm×1cm肿块,表面无明显红、热、痛,体温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病人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亦无会阴区外伤史或药物过敏史。体检:

  • 标签: 外毛根鞘癌 阴囊 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 细胞学 组织学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方法认为院前诊断应积极改善一般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病情转归急性坏疽胆囊炎迹象,即刻手术。手术方式应根据胆囊坏死程度和病人一般情况,选择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胆囊自切的处理,彻底仔细清除坏死胆囊组织和胆囊粘膜烧灼,胆管T型管引流。结果3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造瘘16例。造瘘加T管引流8例,胆囊切除4例,T管引流4例,32例患者均痊愈。结论根据胆囊坏疽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胆囊切除术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阴囊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阴囊急症患者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阴囊感染性疾病15例,睾丸扭转6例,外伤性阴囊损伤7例,腹股沟疝疝入阴囊并嵌顿3例,睾丸或附睾附件扭转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阴囊急症方便,快速准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阴囊急症
  • 简介:目的探讨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其中6例并发阴囊坏疽。均行外科清创、引流、抗感染等治疗。7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5例经二期缝合痊愈出院,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24h至4周死亡。结论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预后较差,治疗以早期广泛清创,加强局部引流及应用广谱抗生素为主,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 标签: Foumier坏疽 清创术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居多,男性和女性比例是3:2,发生糖尿病坏疽的患者病程平均有10年之久,下肢发生坏疽占比达到92.5%,上肢发生坏疽占比为7.5%,单侧出现坏疽为80%,双侧均出现坏疽20%,足趾及足底均发生坏疽约为77.5%,足趾及小腿一起产生坏疽约为5%,小腿坏疽发生率为5%。出现坏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疼痛感,很多患者坏疽进展缓慢,轻者疼痛不明显,重者有剧烈疼痛感,对神经造成严重损伤,局部皮肤有局限性小水泡,随着病情持续发展皮下组织呈暗红色,也可为黑色,患者四肢手足会出现溃烂坏死,干枯变黑。所以,一旦发生糖尿病坏疽应及时就医,此次针对中医药治疗进行了探究。方法:医院科室接收的糖尿病患者较多,本次选取了典型糖尿病坏疽病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有患者41例,对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针对患者实行临床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相应的控制,数据显示此次治疗康复患者病例居多,数据结果差异与偶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该方面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治疗后患者各方面明显有所改善,数据结果差异与偶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证明给糖尿病坏疽实行中医药治疗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药 治疗 糖尿病坏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围血管病患者足部溃疡及坏疽问题的护理内容及疗效。方法:此次选择周围血管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出现足部溃疡与坏疽情况,通过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用在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而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了优质护理方法,在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此分析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等各项护理效果指标。结果:对比护理有效率,研究组为89.74%,对照组为79.62%,说明研究组所采用护理措施更具实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创面愈合时间,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8.26±3.75)d,对照组为(35.84±5.69)d,研究组护理措施,更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结论:周围血管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坏疽情况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加速患者症状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周围血管 足部溃疡 坏疽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阴囊内男性附件疾病在各种附件的发生比例及其疾病的声像学特点。方法应用菲利普公司生产的IU22及HDL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选择160例具有睾丸鞘膜积液的阴囊进行扫查,以同侧睾丸及附睾为一个受检单位,共有200个受检单位可供检查。结果阴囊内男性附件疾病发生的四种类型中,睾丸附件发生率占73%,附睾附件发生率占36%,旁睾发生率占10%,迷管发生率占3%;睾丸附件及附睾附件疾病依声像学特点可分为囊肿型、钙化型、回声强弱不均型三种类型,迷管及旁睾疾病声像学表现为管壁的回声增强。结论高频超声是检查阴囊内男性附件及其疾病声像学特点的较好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附件 男性 超声
  • 简介:患者男,21岁。因“右侧阴囊皮肤水疱破溃并发热7d”于2007年9月10日入院。追问病史,患者于7d前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疲倦,后发现右侧阴囊皮肤出现小水疱并溃烂,局部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尿道口滴白。在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拟“阴囊皮肤溃疡并感染”一直给予静脉滴注“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收住泌尿外科。既往无特殊病史,无不良嗜好,无性病和冶游史。

  • 标签: 阴囊溃疡 延误诊断 恙虫病 抗感染治疗 皮肤水疱 阴囊皮肤
  • 简介:患者女性,71岁。因上腹痛5d,加剧5h于2007年5月25日急诊入院。5d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伴返酸嗳气、胃纳减退;5h前进食稀饭后,腹痛、腹胀加剧.伴恶心,无呕吐。查体:体温38.4℃,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移动性浊音可疑。腹部X线及CT提示隔下游离气体和腹水。见图1。入院诊断: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标签: 急性坏死性 坏疽穿孔 胃炎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