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输液,输血,静脉高营养是与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很多已采用一次性,闭式输液。然而开放式输液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在基层医院。临床输液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是热反应,常延误治疗。在药品制剂,输液器具处理及临床输液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均可引起热反应,而其中输液器处理尤为关键。

  • 标签: 热原反应 处理预防 输液器具 除热原 临床输液 胶管
  • 简介:目的观察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α1(Ⅰ)胶原基因序列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传代,采用BrdU掺入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bFG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三种人α1(Ⅰ)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质粒,用FuGENE转染试剂转染成纤维细胞,同时用p—sv—b—GAL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ELISA法测定经bFGF处理后成纤维细胞CAT的表达量。结果在体积分数2%或10%小牛血清培养条件下,bFGF加入浓度从0.25ng/ml增至64.00ng/ml,作用24h后,各组细胞增殖数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三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细胞,bF-GF处理24h后,CAT相对表达量测定结果提示,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胶原基因启动序列具有负性调控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标签: BFGF 启动子活性 基因调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α1(Ⅰ)原胶原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的临床特点、病理性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978~1998年收治的53例PGIML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及治疗.结果:53例PGIML中,胃ML38例,肠ML15例,Ⅰ期10例,Ⅱ期33例,Ⅲ期7例,Ⅳ期3例.最常见症状为腹痛、腹胀、食欲低下,有B症状者5例,2例霍奇金病(HD),5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来源48例,T细胞来源3例.MALT淋巴瘤29例.Ⅰ、Ⅱ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加化疗,未行手术及Ⅲ、Ⅳ期患者行化疗.随访资料完整40例.Ⅰ、Ⅱ期5年生存率为78.1%,Ⅲ、Ⅳ期为12.5%(P<0.001).结论:PGIM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Ⅰ、Ⅱ期患者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Ⅲ、Ⅳ期患者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胃肠肿瘤 淋巴瘤
  • 简介:2001-2003年笔者单位收治严重烧伤患者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61岁,烧伤总面积为(52±25)%,Ⅲ度(29±21)%TBSA.其中11例出现脓毒症,男10例,女1例,年龄1~50岁,烧伤面积(54±27)%,Ⅲ度(31±23)%TBSA.伤后1-3d,每日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降钙素(PCT)值,以后改为隔日检测,直到创面基本愈合.如患者出现脓毒症,则每日检测,死亡患者临终前加测1次.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同期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值并记录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计算各指标的异常率.PCT测定采用免疫层析技术快速半定量法(PCT-Q),为半定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白细胞计数、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异常率采用χ2检验;比较患者在脓毒症发生前后、期间与未发生脓毒症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

  • 标签: 血浆降钙素原 烧伤脓毒症 早期诊断 测定 严重烧伤患者 TBSA
  • 简介:本研究获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的轻链部分,即β2-微球蛋白(β2m)以制备MHCⅠ类分子-肽四聚体.根据已报道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人白细胞中克隆β2m的基因,并构建β2m的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构建的编码成熟β2m的pET-β2m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β2m,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2%,β2m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洗涤、变性后,以SephacrylS-200HR(S-200)柱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5%以上,纯化产物采用稀释法复性.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与抗人天然β2m抗体反应的特性.结论:获得了高效表达人β2m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建立了简便有效的β2m包涵体纯化、复性方法,为制备MHCⅠ类分子-肽四聚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Β2-微球蛋白 MHCⅠ类分子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 简介:目的通过卡维地洛尔的干预治疗,了解血浆N终端脑钠尿肽激素(Nt-proBNP)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名慢性心衰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组,以ELISA检测卡维地洛尔治疗前后Nt-proBNP血浆浓度变化。结果经卡维地洛尔治疗后各组心衰患者Nt-proBN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t1=2.21,t2=2.93,t3=2.63,各组P值均<0.05)。结论血浆Nt-ProBNP含量变化可作为心衰治疗疗效观察的一个判断指标。

  • 标签: 心衰 BNP 卡维地洛尔 治疗中 钠尿肽 端脑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多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登记的32个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分析.结果在32个家系91例患者中,共9个家系10例患者(110%)发生异时性多发癌,无同时性多发癌发生,其中8例(157%)来自典型的HNPCC家系,2例(50%)来自非典型的家系.第1个癌为结直肠癌患者9例,第2个癌为结直肠癌3例,肝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各2例,脑胶质瘤1例.有2例患者发生3次癌,其后2次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为60~108个月,中位数68个月.第2个癌除2例肝癌外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0.0%.结论中国人HNPCC家系中多发癌的患者明显增加.对HNPCC患者要加强随访,以冀早期发现多发癌,争取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肿瘤 多原发肿瘤 HNPCC 分子遗传学 错配修复基因
  • 简介:目的用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造影CTA观察肺癌血供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分别行体循环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留置BA导管与PA导管行CTBA与CTPA,观察BA与PA对肺癌的血供。结果CTPA上,无体动脉与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肿瘤未见强化,有体动脉或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见肿瘤边缘强化,CT强化值为10.0~45.6Hu。CTBA上肿瘤部分明显强化,CT强化值为150.3~320.7Hu,可见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3例见纵隔淋巴结强化。结论本组病例观察表明原发性肺癌由BA为主的多发体循环动脉供血,未发现PA参与供血。

  • 标签: 肺肿瘤 肺动脉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正>我院自1995~2000年3月用氯利合剂-咪唑安定于304例婴幼儿复合麻醉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患儿包括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共304例,男174例,女128例,年龄1天~6岁,ASAⅠ-Ⅱ级,其中普外手术182例,颅脑五官手术43例,泌尿手

  • 标签: 咪唑安定 复合麻醉 婴幼儿 氯胺酮 东莨菪碱 血氧饱和度
  • 简介:铸造防核盾牌的人──记全国政协委员、防医学专家程天民教授本刊记者赵书友记者每每采访全军卫生工作会义,总会遇见和蔼可亲的程大民教授。因为他是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教授、该校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总后评委会委...

  • 标签: 防原医学 全国政协委员 程天民 放烧复合伤 烧冲复合伤 核武器
  • 简介:目的探讨寿比山对高血压患者纤维蛋白(FG)的影响及引起脑梗塞的机理与对策。方法85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和B组,两组均用复方丹参片及辛伐他汀做基础治疗。A组口服寿比山2.5mg,1次/d,同时口服10%氯化钾10ml,1次/d;B组口服麦利平5mg,1次/d,在用药前及用药后每3个月分别6次抽血查Fg,血尿酸(UA),电解质(E4A)等,观察有一过性黑蒙或失语偏瘫者做头颅CT检查。结果A组在服寿比山6个月以上时Fg随时间增长而增加,且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呈正相关。结论口服寿比山降血压效果好,但长期服用引起Fg增高及高尿酸血症与低钾血症,甚至引起脑梗塞。

  • 标签: 寿比山 脑梗塞 口服 高血压患者 纤维蛋白原 基础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原海绵片在手术创面的止血性能、封闭创面的效果及在体内降解吸收的状况.方法将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纤维蛋白-胶原海绵片进行止血,对照组用明胶海绵片止血.结果在大鼠肝表面的切口,两种止血材料均能即刻止血.纤维蛋白-胶原海绵片与切口粘附紧;而明胶海绵片较易脱落.在大鼠左肝前叶切除术中,纤维蛋白-胶原海绵片组在止血时间及出血量的指标上均优于明胶海绵片组(P<0.05).组织学检查:创面炎症消退、止血材料降解和促肝细胞再生,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纤维蛋白-胶原海绵片能有效地止血,与创面的粘附力强,吸收降解快,且能诱导肝创面肝细胞再生.因而,纤维蛋白-胶原海绵片是一种安全的局部止血、组织封闭和促进细胞再生的生物材料.

  • 标签: 胶原海绵 纤维蛋白原 止血材料 手术创面 明胶海绵 对照组
  • 简介: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抑制剂Ro31-8220对纤维蛋白的作用.方法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纤维蛋白,以酶联免疫方法测定Hep3B细胞上清中纤维蛋白含量.结果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刺激Hep3B细胞分泌纤维蛋白,蛋白激酶C抑制剂Ro31-8220(10~1000nmol*L-1)有抑制作用.结论蛋白激酶C抑制剂Ro31-8220可抑制纤维蛋白的产生.

  • 标签: 蛋白激酶C 纤维蛋白原 Ro 31-8220 白细胞介素-6 腹腔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是一种非创伤性探测下肢动脉系统有无狭窄,无症状缺血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应用ABI判断高血压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发生率及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连续6个月住院患者200例;其中高血压组150例,正常血压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超声多普勒听诊仪检查,ABI小于1.0作为判断高血压下肢无疱状缺血的指标。血浆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作为炎症反应的指标。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56例ABI小于1.0,占高血压患者组37.3%;正常血压组有4例ABI小于1.0,占本组8%,两组ABI值分别为0.87±0.07,1.38±0.08(P<).01);高血压组中ABI<1.0与ABI>1.0的血浆CRP水平分别为3992±1264(μg/L),3212±1963(μg/L),P<0.01;FIB水平分别为3.8±0.1g/L,3.2±0.5g/L(P<0.05)。结论高血压组中ABI小于1.0物患者提示有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存在,ABI小于1.0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ABI下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炎症参与了下肢无症状缺血的发生,ABI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病 下肢无症状缺血 相关性 踝-臂指数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 简介:为了分析β-纤维蛋白-455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对血浆Fg水平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56例健康人的β-Fg-455G/A基因多态现象,用比浊法测定g水平,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论男、女患者与对照相比,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均比同组GG基因型者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内只有A等位基因携带得随年龄增长血浆Fg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男性按吸烟及基因型情况分组,在GA基因型中,吸烟组血浆Fg水平高于不吸烟与戒烟组(P<0.05);GG基因型组吸烟与否对Fg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结论提示,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升高,并随年龄、吸烟而更加显著,提示β-Fg-455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升高,故此基因多态性可用于易感人群的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防治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