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宫腔镜检查与B检查的不同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者接受B诊断,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宫腔镜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情况以及分析组患者确诊数与病理诊断的贴合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确诊例数明显多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分析组患者的确诊数与病理结果十分贴近,这一数据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断,选择宫腔镜诊断方式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宫腔镜 诊断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彩诊断在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6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术前1周前瞻性对患者原发病灶及有转移可能的淋巴结进行彩检查,以术中组织病理活检为对照,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彩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彩检查下各项指标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实体瘤及淋巴结彩与术中病理活检结果对照,检出的敏感性87.18%,特异性98.88%;本研究中彩检查各项因素与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均有相关(P<0.05)。结论术前彩超能够明显显示患者病发部位,有效诊断出癌症的发展状态,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对于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检测有较好作用,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方剂及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血尿酸和血沉改变的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8.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秋水仙碱、痛风宁汤内服合用新癀片外敷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和黑白B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并探讨黑白B诊断输尿管结石,使其在无彩色多普勒的基层医院普遍开展进而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将用彩色多普勒诊断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再用黑白B检查做对照。结果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二维超声能明显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但对未配备彩色多普勒的基层医院选用黑白B检查再结合化验也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彩超 黑白B超 诊断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B与腹部B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腹腔镜检查与清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术前均行阴道B与腹部B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式异位妊娠检出率、超声分型。结果阴道B异位妊娠检出率明显比腹部B超高(P<0.05);超声分型中胎囊型、破裂型、陈旧型检查率明显比腹部B超高(P<0.05)。结论相较于腹部B诊断,阴道B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可获取更高的异位妊娠与超声分型检出率。

  • 标签: 阴道 腹部 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性胸痛急诊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至2016年期间共收取30例急性胸痛病患,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所有30例病患中,救治有效率为28例(93.33%),其余2例发生死亡,死亡率(6.67%)。结论病患发生急性胸痛的原因诸多,但是心源性胸痛的发生率要高于非心源性胸痛发生率,另外临床救治意识需要对病患的病因和诊断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对提升救治效果、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的意义深远。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肌瘤诊断过程中,应用经腹彩、经阴道彩的价值。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括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经腹彩检查,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彩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分别包括的40例患者均经过了病理确诊,观察组检测出36例病变,其诊断符合率为90.0%;对照组检测出33例病变,其诊断符合率为92.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较高,即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腹彩、经阴道彩诊断子宫肌瘤应用价值分析发现,经阴道彩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经腹部检查,因此推荐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腹彩超 经阴道彩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异位妊娠采取腹部B与阴道B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疑似为异位妊娠患者60例纳为参研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腹部B诊断;后者实施阴道B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干预组整体诊断有效性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阴道B应用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效果确切,优于腹部B,建议深入推荐。

  • 标签: 临床诊断 异位妊娠 符合率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B与阴道B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1位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为所有对象都提供一般的腹部B、阴道B检查、腹部B联合阴道B检查,且将术后病理诊断作为参考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表明,在121位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其中有50位患者患有异位妊娠破裂,35位患者的胚胎停止发育,21位患有急性盆腔炎症,11位患者的黄体破裂,4位患者出现了宫颈粘连。这些患者通过腹部B检查后,有95位患者被诊出疾病,诊出率达到了78.5%;而使用阴道B检查后,被诊出疾病的患者有107位,诊出率达到了88.4%;腹部B联合阴道B检查后诊断出114位患者,确诊率达到了94.2%,比较可知,腹部B联合阴道B检查具有更高的诊出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方法中,腹部B、阴道B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法均具有简单便捷、安全无创的特点,且设备成本较低,适合在各层次医院中引进,以提供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便利,在妇产科急腹症疗的诊断工作中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急腹症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阴道彩组和腹部彩组,各20例。阴道彩组接受阴道彩检查,腹部彩组接受腹部彩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对照,探讨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阴道彩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为100%,破裂型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为92.9%,陈旧型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100%,腹部彩组的分别为60.0%、57.1%、0,阴道彩组总体诊断正确率高于腹部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在异位妊娠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异位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部彩与阴道彩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异位妊娠1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上述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彩临床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彩检查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各自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异位妊娠诊断情况以及超声影像学诊断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阴道彩是一种有效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方案。该方法准确率较高,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操作简单。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 标签: 腹部彩超 阴道彩超 异位妊娠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阴道彩组和腹部彩组,各20例。阴道彩组接受阴道彩检查,腹部彩组接受腹部彩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对照,探讨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阴道彩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为100%,破裂型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为92.9%,陈旧型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100%,腹部彩组的分别为60.0%、57.1%、0,阴道彩组总体诊断正确率高于腹部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在异位妊娠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异位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联合腹部彩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阴道彩联合腹部彩进行检查,对照组单独使用阴道彩检查,比较两组检查异位妊娠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彩联合腹部彩进行检查,120例患者中确诊为异位妊娠有115例,诊断的准确率95.83%。对照组采用阴道彩检查,120例患者中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有87例,诊断的准确率为72.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附件区包块、胚芽、胎心、卵黄囊、盆腔积液、子宫腔假孕囊等彩扫描中,观察组扫描信号阳性率为95.83%(115/120),对照组为78.33%(95/12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联合腹部彩诊断异位妊娠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普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验组患者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改善护理质量,还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具有实际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风险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我处收取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应用组和对照组,应用组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瘤体积和子宫体积的变化情况、雌激素水平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应用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应用组治疗有效率(92.86%)远远高于对照组(82.14%),两组患者比较后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FSH(促卵泡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理想,能明显的的减小子宫的体积和肌瘤的体积,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潜阳入阴法治疗不寐。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封髓潜阳”为基础方辩证加减药物,对50例不寐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15天)病人自觉睡眠改善良好,有效率100%治愈率90%以上。结论“封髓潜阳”加减标本兼治,引阳入阴,为治疗不寐的良好方剂。

  • 标签: 不寐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并分析阴道彩与腹部彩对于异位妊娠进行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64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病理检测,均被确诊为异位妊娠,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彩和腹部彩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和准确性。结果经过检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腹部彩存在有6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经阴道彩检测,存在有56例患者的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两组诊断之间存在有差异性,但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和经腹部彩对于异位妊娠经诊断是两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在诊断的过程当中能够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而且诊断的结果和术后切片检测诊断较为相近,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种诊断方法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当中需要有机的结合,能够进一步在临床上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 标签: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经腹部B和经阴道B诊断异位妊娠的不同作用。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异位妊娠女性均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阴道B进行异位妊娠的诊断;对照组35例,采用腹部B进行诊断。记录两组异位妊娠女性的诊断符合率和检出率。结果在接受检查后,观察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B的检查,能有效提升患者诊断的符合率和假孕囊、盆腔积液、附件包块的检出率,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异位妊娠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3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确定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及良恶性。结果胃肠道间质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发现腹部包块,有间叶肿瘤特征,潜在恶性组肿瘤直径小于3cm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无明显出血、坏死,恶性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结论免疫组化测定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l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而特异的标记物,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