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病人放射线诊断误诊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对422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骨折患者进行复查,将我院诊断结果与患者原始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经放射线检查之后,全部422例患者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23例,占误诊率为5.45%,其中肋骨骨折误诊5例,误诊率为3.96%,脊骨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8.88%,椎骨骨折误诊7例,误诊率为11.47%,头颅骨骨折误诊3例,误诊率为12.00%,四肢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4.54%。结论医院应提高对医生的要求,医生应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医院应对检测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发生误诊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当中,患者出现漏诊及误诊的相关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间收治的接受超声诊断出现误诊及漏诊的10例宫外孕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方法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情况,进而分析患者被漏诊及误诊的具体原因。结果在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当中,患者出现误诊及漏诊的原因相对较多,与患者的发病部位、超声图像的情况等相关。结论在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当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很有可能被漏诊或者误诊,医生需要对既往漏诊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并且探讨深层原因,以免患者诊断出现不科学情况。

  • 标签: 宫外孕 超声 误诊 漏诊 诊断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结核的CT诊断误诊因素。方法在2013年2月21日至2018年2月21日期间选取130例疑似肾结核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CT检查,随后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从病变位置角度分析,CT诊断对双侧肾结核的诊断正确率为75.00%,对左侧肾结核诊断正确率为97.56%,对右侧肾结核的诊断正确率为97.67%;从疾病分型角度分析,CT诊断对I型诊断正确率为95.24%,对II型诊断正确率为95.65%,对III型诊断正确率为95.45%,对IV型诊断正确率为94.44%,对V型诊断正确率为93.75%。同时CT诊断对肾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5.00%、93.33%、6.67%、5.00%。结论对肾结核患者实施CT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率。

  • 标签: 肾结核 CT诊断 误诊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案优缺点、图像特点及误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诊断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并探究导致误诊发生的可能性因素。结果32例患者病理结果均提示绒毛组织,证实为瘢痕妊娠。阴道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5.71%,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00%,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0%,本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总率为90.63%。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1例误诊为难免流产,误诊原因为全面观察瘢痕部位、胎囊周边组织的血流信号,干扰因素包括胎囊完整,膀胱充盈等。结论超声检查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联合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风险,值得临床大范围应用和普及。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超声诊断 早期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脏包虫病诊断中的价值,并进行误诊分析。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包虫病病例,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回顾分析患者的CT影像特点,并评估CT检查诊断肝脏包虫病的价值。结果:18例肝脏包虫病患者中,经CT检查准确诊断者为14例,CT诊断准确率为77.8%,另4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肝囊肿2例,血管瘤1例,肝癌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17例,其中单纯囊肿型9例,CT图像上表现为肝内囊性低密度灶,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2例可见囊壁弧形或蛋壳样钙化,长短、厚薄不一;1例囊内钙化,CT图像上表现为类圆形或球形钙化灶;1例为多发钙化,既可见囊壁钙化型,也可见球形钙化灶型;含子囊型6例,表现为囊中囊、轮状或蜂窝状改变;混合型1例,可见钙化型病灶及含子囊型病灶。合并感染后,患者的CT表现为囊内密度增高,囊壁增厚。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1例,CT平扫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的斑片低密度影,并伴肺播散,该例CT表现为肝内病灶范围广泛、两肺多发类似病灶,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伴两肺转移。另有2例患者的CT表现为病灶单发囊性病灶,无囊壁,增强CT图像上未见强化,被误诊为肝囊肿;1例患者的CT表现可见球形钙化,被误诊为硬化性血管瘤。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肝包虫病的类型、发生部位、范围和程度,但表现为单纯囊肿型时,需要与肝囊肿鉴别;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表现复杂,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 标签: 肝脏 棘球蚴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内沉积物的超声诊断误诊原因。方法对47例胆囊内沉积物超声诊断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胆囊内沉积物的超声声像图及误诊原因。结果47例胆囊内沉积物,超声诊断40例,符合率85.1%;误诊7例,误诊率14.9%,其中误诊为胆囊结石6例,误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1例。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光团漂浮于胆汁中,后方有弱声影10例,占21.3%(10/47);胆囊内细小强光点呈条状沉积于胆囊后壁13例,占27.7%(13/47);胆囊内大小不等强回声光点光团似星花状散在分布胆汁中或粘付于囊壁上8例,占17%(8/47);胆囊内团、絮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16例,占34%(16/47)。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内沉积物最重要影像学方法,为临床选择处理措施提供确凿依据;超声随访检查是减少胆囊内沉积物误诊便捷、经济、无创、最重要检查手段。

  • 标签: 胆囊内沉积物 超声诊断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出现误诊的具体原因。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前列腺疾病的40例患者,使用MRI技术进行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MRI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照,计算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有26例(高分化2例,中等分化17例,低分化7例),确诊前列腺良性疾病的患者有14例(前列腺增生2例,慢性前列腺炎7例,基底细胞增生1例,慢性肉芽肿1例,无癌组织3例)。2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23例确诊,3例误诊,准确率为88.46%;14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有11例确诊,3例误诊,准确率为78.57%。结论MRI在前列腺疾病良恶性诊断上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临床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为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定性诊断,使其特异性得到切实提高。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良性疾病 MRI 诊断价值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当前我院外科急腹症的误诊情况以及其原因,针对性的进行策略探讨,减低急腹症的误诊率。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6年3-5月外科收治的68例急腹症误诊案例。结果发生急腹症临床误诊的原因与类型比较多种,经过及时的治疗与处理后,43例治愈,2例未治愈,2例抢救后无效死亡,抢救后病情好转的有11例。结论降低急腹症误诊率或者避免急腹症临床误诊的重点在于规范会诊流程与细化检查项目。在诊断的过程中,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全面而规范的开展患者既往病史、身体检查与资料比对工作,从而结合临床资料与临床经验,客观而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外科 急腹症 误诊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误诊比率、因素与病种,探讨误诊对胰腺癌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胰腺癌患者45例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效果分为误诊14例为对照组,未误诊31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结果45例患者中误诊14例,误诊率为31.11%,通过观察与记录误诊病种可分为胃十二指肠炎、病毒性肝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观察组与对照组确诊时间、症状表现、根治切除情况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误诊率较高,早期给予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关系,临床诊疗医师应对胰腺癌各种症状全方面了解,配合精确系统检查,综合分析,以降低胰腺癌的误诊或漏诊率。

  • 标签: 胰腺癌 误诊 因素
  • 简介:本文就误诊的36例二期梅毒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皮肤科门诊从1998-01~2001-10诊治了在外院误诊为手足疣、玫瑰糠疹、副银屑病、银屑病、脓疱疮、环形红斑、扁平苔癣、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36例早期梅毒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8岁,病程1周~3个月.头面额部脓疱及全身丘疹1例,腰部及外阴环形红斑1例,外阴生殖器及肛门红褐色荤样斑块3例,躯干及四肢银屑病样皮疹5例,全身副银屑病样皮疹3例,掌跖部暗红色鳞屑斑6例,掌跖红斑伴躯干玫瑰疹8例,躯干斑丘疹4例,生殖器溃疡5例.

  • 标签: 早期梅毒 误诊 血清学检查
  • 简介:摘要如何对待临床中的思维因素,是我们研究中医误诊学的重要内容。只有从临床思维上研究中医误诊原因,从认识论的高度研究分析误诊现象,才能深入事物本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医误诊概念的形成,然后分析了中医误诊与中医思维,最后分析了诊断程序。

  • 标签: 中医 误诊 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外科疾病早期未能明确诊断而产生误诊原因和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儿科误诊误治患儿60例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0例误诊的患儿按疾病分类误诊为小儿内科疾病28例(46.67%),误诊为小儿外科疾病18例(30.00%),误诊为感染性疾病9例(15.00%),误诊为眼耳鼻喉与妇产科疾病5例(8.33%)。结论儿科误诊的产生决不是简单的工作失误,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为避免误诊,需要儿科医师有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并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从而防止误诊的产生。

  • 标签: 儿科疾病 门诊医疗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疾病出现的误诊误治病案,分析误诊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将最近时间的90例儿科误诊病例进行调查,根据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出现误诊的原因,详细介绍病例,对此病例为何误诊进行讨论,解决误诊问题。结果儿科疾病的相似疾病影响诊断,疾病特征不明显。结论儿科疾病种类较多,医生要仔细判断病症,注意疾病特征,对症下药。不能出现疏忽。提升儿科疾病确诊的准确率。医生对病患家长说明的病情要有自己的看法,坚定医者立场。医院应注意医学设备的更新,运用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对患者进行救助。

  • 标签: 儿科 误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共56例进行分析,均通过仔细检查,了解误诊的原因,总结诊断经验。结果56例患者中,误诊为胆囊炎者12例,占有率为21.43%,急性肠胃炎者18例,占有率为32.14%,消化道出血者14例,占有率为25.00%,肠梗阻者12例,占有率为21.43%。误诊原因包括患者病史收集难度大,临床症状不典型,医师对患者的询问有限、医师诊断经验欠缺等。结论为了提高消化内科急诊诊断正确率,需要临床医师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腹痛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中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详细询问病史,配合全面检查,降低误诊率,为后期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急性腹痛 误诊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慢性咳嗽临床资料,提高对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被误诊或漏诊的慢性咳嗽患儿病因诊断情况。结果:17例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8例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8例被误诊为慢性咽炎;4例被误诊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并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被漏诊;3例被误诊为肺结核;2例支气管异物被漏诊;1例支气管扩张被漏诊;1例胃食管反流(GER)被漏诊。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应积极查找诊断线索,查找病因,防止误诊、漏诊。

  • 标签: 咳嗽/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误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误诊的1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结果及治疗方法、诊疗结果等进行分析整理。结果10例患者均被临床误诊为肩部软组织挫伤、肩周炎,均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疼痛、肌弱、上臂活动障碍等。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未见减轻或改善,对所有患者进一步MRI检查或关节造影检查等影像学辅助检查后均被诊断为肩袖损伤,临床给予对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其中采用患肢外展牵引制动+口服止痛药+痛点封闭理疗+康复锻炼保守治疗3例,2例无效后转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含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2例)9例,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进行肩袖修复5例,行关节镜下清理术2例,行单一肩袖组织缝合术1例,行开放手术1例。上述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出现肩袖损伤的患者一定要做到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尤其是对于陈旧性损伤患者,建议最好使用肩关节造影检查(以双重对比造影效果最佳),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误诊发生率,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肩袖损伤 临床误诊 诊断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肺结核CT误诊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法与策略。方法:收集22例与肺结核相关的CT误诊病例的CT影像学资料,结合其病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误诊病例中8例肺结核分别被误诊为肺癌、肺炎、支气管扩张、转移瘤;14例其他疾病误诊为肺结核。结论:提高对肺结核影像表现新特征的认识、紧密结合临床,建立规范化检查程序,才能有效地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