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外科病房临床培训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利用微视频这种教学方法对科室工作6年以内护士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微课教学法后,临床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之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评价较好,满意度有所提高,科内护士自身收获很大。结论将微课教学运用到颌面外科日常护士培训中,可以显著提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颌面外科临床培训 微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8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人性化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评分,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的就是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重点将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接收的120例外科患儿作为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随机将所选患儿分组,对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化的服务模式,研究组的患儿则是接受人性化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患儿接受了人性化服务,在护理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升,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显著,能够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以稳步的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又能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对护士行为予以规范,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小儿外科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外科病房临床培训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利用微视频这种教学方法对科室工作6年以内护士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微课教学法后,临床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之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评价较好,满意度有所提高,科内护士自身收获很大。结论将微课教学运用到颌面外科日常护士培训中,可以显著提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颌面外科临床培训 微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耐药变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120株AB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西门子MicroScanWalkAway40系统进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头孢哌酮/舒巴坦(CSL)、多粘菌素B(PB)、米诺环素(MNO)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药敏情况。结果120株ABA主要分离于痰液71.67%,120株ABA对PB、CSL、MNO、复方新诺明(SXT)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0.00%、65.00%、3.33%和63.33%,对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49.16%、60.00%,对其他12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均>80%,尤其对CRO、CAZ、GM、LEV、CIP的平均耐药率超过>85%。4年间IPM、MEM的耐药率变化大,其中IPM的耐药率从6.67%升为49.16%,MEN的耐药率从6.67%升为60.00%。4年来,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加。结论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ABA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和多重耐药逐年增加,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神经外科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现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在骨关节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有效的控制疼痛,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于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选取在我院骨关节外科进行治疗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无痛病房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无痛病房 骨关节外科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护理研究、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1例患者。对照组在接受治疗时不给予相关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治疗时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总质量评分为(78.7±12.4)分,对照组为(63.5±15.2)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体会 感染
  • 简介:摘要对于住院的骨科患者,一般多数是需要做手术的或者是手术后的患者,如果发生了感染,多数的病情就会恶化,或者感染不容易被控制,有的甚至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骨科医院要对患者病房的空气、对患者的护理用品以及医务人员的手等要进行加强消毒的管理,从而控制和预防医院的感染,并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病房 控制 医院感染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温馨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心血管内科四区于2016年8月~2016年10月通过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应用于温馨病房创建过程中,对病房硬件,优质服务,护士礼仪进行评估后,从团队主线,质量主线,创新主线出发,提高病房硬件设施,提高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在温馨病房的创建过程中加入护理程序后,病房总体评分高于“温馨病房”创建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温馨病房”创建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温馨病房”创建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温馨病房”创建中应用护理程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程序 温馨病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病房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ICU患者18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94例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8.40%,高于对照组的8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病房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ICU病房 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TCC模型在眼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ORTCC模型对2015年度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环节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结果ORTCC模型的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眼科病房管理中,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结论运用精细化管理的ORTCC模型,促进了各环节以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细节管理,全面提高了眼科病房管理质量水平,充分调动了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仅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还不断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实现了护理科学化、专业化,并为逐步迈向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了临床、教学、科研“三驾马车”的稳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ORTCC 眼科病房 精细化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风险管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监护病房(CCU)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医疗服务市场进一步开发,将给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思想素质、业务水平、职业素质在当今整体护理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

  • 标签: 整体护理 护士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护意识不断加强,极大的提升了传染病房的护理质量,能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所以在医疗护理之中想要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相关人员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人性化的科学护理,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下文就提高传染科病房护理质量的途径展开论述。

  • 标签: 提高 传染科病房 护理质量 途径
  • 简介:摘要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介入病房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介入病房护理服务的人性化转变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介入病人的心理需求,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实行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介入治疗过程中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通过开展人性化服务,增强患者对介入治疗手术的信心,也为医院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人性化 优质护理服务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情况,总结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中,8例(9.5%)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在治疗后,8例患者中痊愈5例(62.5%),显效2例(25.0%),有效1例(12.5%),无效0例(0.0%),治疗总有效率87.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诊断采用病史依据、放射检查、病原菌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重症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治疗,轻症患者使用氟康唑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术前入院指导、皮肤准备、禁食禁饮、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但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3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改善手术治疗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外科护理 患者恢复效率 护理满意度 康复
  • 简介:目的通过交谈了解反复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法护士与患者面对面交谈。结果患者心理特点归纳为五条,其中希望得到医护人员重视占40.87%,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理解占26.96%。结论良好的护患交流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做好心理护理,可取得老年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治疗能顺利进行,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人/心理学 病人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的护理。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收治的新生儿患儿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依据收治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新生儿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16.00%)明显高于研究组院内感染率为(5.00%),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与院内无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对比,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 院内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干预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液以及痰液标本情况,分析真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患者分布情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590例患者中,86例发生医院感染,44.19%(38/586)为呼吸道,感染例数最多的部位,紧接着是22.09%(19/86)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比重44.19%(38/86)明显高于泌尿道22.09%(19/86)(=3.475,P=0.038)、胃肠道13.95%(12/86)(=5.346,P=0.032)等其他部位,对比差异显著(P<0.05);格兰阴性菌比重59.78%(69/116)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35.34%(41/116)(=4.524,P=0.036)(P<0.05)。结论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紧接着是泌尿道感染,对患儿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重视预防感染,主动向家属宣传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 标签: NICU病房 医院感染 特点 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