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邵阳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管理以及相应治疗,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多层随机选择邵阳市年龄大于18周岁的常住居民6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和治疗,通过实验室测量居民的血糖水平,统计居民糖尿病患病。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600例居民中,有90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82人知晓自己患有此病,知晓为91.1%;64例患者实施相关治疗,治疗为71.1%,其中20例患者采用运动方案治疗,占总数的22.2%,30例患者控制饮食,占总数的33.3%,通过药物治疗患者68人,占总数的75.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14.4%。糖尿病知识知晓,患病群体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此外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知晓、相关并发症知晓,患病群体也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邵阳市居民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患者血糖控制、治疗知识的知晓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和死亡

  • 标签: 邵阳市 糖尿病 患病率 知晓率 管理率 治疗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择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采取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运动、生活能力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突出,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明显,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而言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有效的清除血块、降低颅内压,同时可以更好的预防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现象,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脑出血 立体定向穿刺 内科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增高的因素,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500例,对其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病历进行分析,对产妇为何实施剖宫产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再制定相应降低剖宫产的措施。结果发生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胎儿因素;②产妇因素;③社会因素,并给予产妇加强预防干预的措施、加强心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对产妇在产前加大相关知识水平宣传的力度,充分了解产妇的病情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分娩前应对产妇是否符合剖宫产的指征进行控制,能减低剖宫产,但是需要产妇和医生的共同配合。

  • 标签: 剖宫产率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急诊急救治疗,给予患者畅通气道、镇静、头部降温、脱水降颅压、血压管控等综合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急诊接诊到确诊时间平均为(12.3±0.8)h;患者诊断急性脑卒中至接受急诊救治时间平均为(13.9±0.9)h;经急诊急救后,本组50例患者中38例症状改善,占76.0%,9例患者致残,占18.0%,3例患者死亡,占6.0%;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6h者与发病时间>6h者对比,症状改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处理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致残、死亡现象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急救 致残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呼吸窘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并且成功率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 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降低PIVAS药品破损。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成立(2016年3月-12月)以来药品破损例数,对于破损例数居高不下的现状,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持续改善全流程质量控制1。结果针对不同破损情况逐条制定对策后,破损例数大幅下降,药品破损率由活动前的0.74‰降至0.12‰。结论PDCA循环对PIVAS的药品流程内破损干预效果明显,可降低药品破损例数。

  • 标签: PDCA PIVAS 药品 破损例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出本科室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留置PICCO导管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细节组,每组均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导管滑脱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细节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P<0.05);常规组的导管滑脱是8.8%,细节组是2.9%,细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3%,细节组是97.1%,细节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留置PICCO导管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有效降低导管滑脱,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施。

  • 标签: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导管 滑脱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和投诉的控制作用。方法以30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预警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比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投诉和满意度。结果预警性组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均远低于参照组,且前者投诉远低于后者,总满意远高于后者,对应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也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改善其满意度。

  • 标签: 预警性护理管理 住院患者 护理不良事件 投诉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改善评分和2年内的存活。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9.63±3.68)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为(29.67±1.1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3.6±1.49)、(39.7±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内的存活为80%,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自理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2年内的生存,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信采纳。

  • 标签: 立体定向靶向 微创手术 脑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并对治疗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出现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76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的方式,而治疗组的患者则是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安全性以及手术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手术治疗成功的患者有35例,其中有3例患者进行中转开颅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为92.1%,对照组的患者当中手术成功的患者有38例,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要高于治疗组的患者,但是对照组的患者当中患者平均住院治疗的时间为12.5±1.5d,术后有5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但是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为8.5±1.5d,而且治疗组的患者当中仅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多种优势。

  • 标签: 脑立体定向 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产妇难产、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1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难产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产生出血量及护理满意。结果研究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分娩采取优质护理,加强产前及分娩指导,心理干预,能减少产妇难产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促进分娩成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分娩 难产率 新生儿窒息率 产后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认知及发生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名,护理人员将10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简单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对高血压跌倒认知评分以及跌倒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跌倒的认知评分以及发生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工作中,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程度,提升患者对跌倒并发症的认知,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跌倒认知率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认知及发生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名,护理人员将10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简单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对高血压跌倒认知评分以及跌倒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跌倒的认知评分以及发生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工作中,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程度,提升患者对跌倒并发症的认知,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跌倒认知率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常规分娩组予以常规分娩,未用无痛分娩,无痛分娩组则予以无痛分娩。比较两组自然分娩、剖宫产;产程耗时、分娩中疼痛指数;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结果无痛分娩组自然分娩、剖宫产优于常规分娩组,P<0.05;无痛分娩组产程耗时、分娩中疼痛指数优于常规分娩组,P<0.05;无痛分娩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和常规分娩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的价值高,可有效提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缩短产程耗时和减轻产痛,同时不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作用,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剖宫产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QCC小组活动对康复科病人健康教育知晓及健康教育满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康复科QCC小组活动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2月)及实施后(2017年3月~2017年8月)各接收的6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活动实施前后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及健康教育满意进行评价。结果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总体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实施前的71.67%上升为91.67%,P=0.005,目标完成为109.11%,目标进步为27.91%;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满意率由实施前的85.00%上升为98.33%,P=0.008,目标完成为148.11%,目标进步为15.68%。结论对康复科病人实施QCC小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及健康教育满意,值得推荐。

  • 标签: QCC小组活动 康复科 健康教育知晓率 健康教育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在产房护理中,对难产、护理满意、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6.03.02日-2017.10.02日在本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分成100例/组。对照组常规产房护理,观察组综合产房护理。比较2组难产、护理满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难产(1.00%)、新生儿窒息率(4.00%)都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98.00%)更高(p值<0.05)。结论实施产房综合护理,可以使难产风险、新生儿窒息风险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产房护理 难产 新生儿窒息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再住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予以介入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前壁心肌梗死的心脏事件发生、再住院与生存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下壁心肌梗死的心脏事件发生、再住院与生存差别不大,P>0.05。结论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下壁心肌梗死效果相当,但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则是前者更佳。

  • 标签: 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中药定向透药对照组60例,中药封包对照组60例,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组60例,治疗两周后,通过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VAS评分,Oswestry评分的比较,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Oswestry评分,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在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中药封包 寒湿阻痹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将盐酸吉西他滨与立体定向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组研究,B组单纯使用吉西他滨化疗治疗,A组联合盐酸吉西他滨与立体定向放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治疗后肿瘤直径与B组相比明显更小(p<0.05);A组临床控制为77.27%,与B组31.82%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盐酸吉西他滨与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缩小肿瘤直径,提升疾病控制,直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局部晚期胰腺癌 盐酸吉西他滨 立体定向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晚交班缺陷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并对圈成员分工明确,选定“降低晚交接班缺陷”为活动主题,对我科护士晚交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目标预期设定,通过问题解析明确问题要因,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对策,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晚交班缺陷变化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晚交班缺陷阶段合计次数由原来的92次将至23次,现状值由原来的25.56%下降至6.39%,目标达成109.17%,实际改善幅度75%。结论合理制定并正确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晚交班缺陷,有效预防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持续完善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品管圈 晚交班缺陷率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