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咯血患者异位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21位咯血患者行选择BAE。术中行系统的胸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造影,观察异位支气管动脉的影像学表现及来源,并对双侧支气管动脉(BA)及非支气管体动脉(NBSA)责任血管行选择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发现21例患者存在异位支气管动脉,起源于胸廓内动脉11例,锁骨下动脉9例,椎动脉1例。术后18例咯血立即停止,3例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1例出现发热,均经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再次咯血,1例术后3个月咯血复发,经再次介入栓塞后好转。结论超选择BAE治疗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存在异位支气管动脉患者,进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

  • 标签: 咯血 栓塞 支气管动脉 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划免疫对相关传染病发病的控制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地区相关单位的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传染病年报资料,对计划免疫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计划免疫前本地区6种流行传染病的发病数为78224例,年均发病率为567.2/10万,死亡率为6.78/10万,而计划免疫后分别为3566人、16.3/10万与0.07/10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免疫能有效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病,促进发病数、年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但是还需要加强免疫管理工作。

  • 标签: 计划免疫 传染病 死亡率 免疫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医院要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护士正确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能力,充分发挥护理部门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医院还要对感染的控制进行监控,把控制感染的工作当做评定医疗质量的一项标准。护理人员自觉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医院感染管理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纳入护理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护理工作,完善护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极大作用,可明显提升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满意度,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护理在慢性疾病控制和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和重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并另外选取60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社区服务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病疾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措施,有助于控制病情,促进恢复,从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慢性病疾病 控制和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哮喘患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对其治疗依从、哮喘控制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8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情况,患儿家属对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小儿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知识掌握评分、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当中,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有效控制患儿哮喘的发作情况。

  • 标签: 小儿哮喘 个体化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哮喘知识掌握 哮喘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服务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进行药学服务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的依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服务干预 糖尿病 依从性和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纤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纤维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纤维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纤维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例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退行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后路手术治疗的17例病患的资料,从而对腰及腿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对十七例的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47±2.69)月。术前患者平均VAS评分(6.78±0.93)分,ODI评分(68.84±7.14)%,Cobb角(21.51±9.49)°;术后随访患者平均VAS评分(2.39±0.94)分,ODI评分(30.74±9.12)%,Cobb角(5.31±3.44)°,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改善优良率为82.35%。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移位,内固定断裂情况,且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对退行腰椎侧凸椎管狭窄进行后路减压、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有效的治疗退行腰椎侧凸。

  • 标签: 退行性腰椎侧凸 后路手术 椎管狭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上腹顽固内脏痛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治疗效果和安全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欠佳,并接受过CT引导下双侧腹腔神经丛毁阻滞治疗的中上腹顽固内脏痛患者共20例,最终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了率、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中上腹顽固内脏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与之相关的吗啡用量也有所降低。另外,疼痛的缓解会持续六个月或者直到患者的死亡。同时,在所有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腹泻,有8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有1例患者出现了一过下肢无力,并没有出现于手术相关的死亡情况。结论在CT的引导下采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中上腹顽固内脏痛进行治疗,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具有疗效佳、安全高的特点。

  • 标签: 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 中上腹 顽固性 癌性 内脏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系统硬化症患者采用沙利度胺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取62例系统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口服。对比2组治疗后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并统计有效及安全。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均低于参考组,且前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2组相关积分、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可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硬化症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减轻皮肤硬度、雷诺现象,改善关节功能,且有效和安全均比较理想。

  • 标签: 沙利度胺 系统性硬化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紫癜肾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88例小儿过敏紫癜肾炎患者,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前者给予西医治疗,后者采用西医联合槐杞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优于对照组的77.3%(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尿红细胞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P<0.05)。结论西医联合槐杞黄治疗小儿过敏紫癜肾炎疗效显著,且安全高。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派瑞松乳膏在治疗霉菌外耳道炎中的安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中60例霉菌外耳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这60例患者使用派瑞松乳膏进行治疗霉菌外耳道炎,通过每天给患者2次用药,连续用药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大约为14~28天。疗程结束后,观察霉菌外耳道炎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加以分析。结论派瑞松乳膏在治疗霉菌外耳道炎时具有安全和有效,可以在医院治疗霉菌外耳道炎中使用。

  • 标签: 治疗 霉菌性外耳道炎 派瑞松乳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侵袭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牙齿稳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100颗牙齿)侵袭牙周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结果①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牙周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局限型侵袭牙周炎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广泛型侵袭牙周炎患者(P<0.05);②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牙齿松动度均有改善(P<0.05),而且局限型侵袭牙周炎患者比广泛型侵袭牙周炎患者牙齿稳固更高(P<0.05);③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中切牙、第一恒磨牙的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后第一恒磨牙的临床附着丧失改善幅度高于中切牙(P<0.05)。结论侵袭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好,对牙齿稳固的影响作用大,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牙齿稳固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囊肾癌的CT及MRI特点,提高对囊肾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肾癌患者的CT、MRI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右肾28例,左肾22例。50例均显示肿块为边界光滑、多房囊性病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33例伴附壁结节,6例见囊壁钙化,增强后囊壁、分隔和壁结节有强化,12例诊断囊占位患者随访观察中出现囊壁增厚、出现分隔、囊液密度增高等征象,最终证实为囊肾癌。结论囊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及MRI检查对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肾囊占位随访观察中出现囊壁、分隔增厚等改变提示恶性可能

  • 标签: 囊性肾癌 CT MRI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2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脾补肾中药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8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健脾补肾 中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2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肠梗阻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反流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奥美拉唑比较,雷贝拉唑对老年反流食管炎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