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本文重点针对检验检测方法的试验确定的工作重点应用范围加以阐述,首先分析了检验检测方法的主要种类,然后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确定工作的具体内容加以了阐述,结尾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确定工作的具体使用范围作了阐述,以便确保所提供的检验数据都正确、可信。

  •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方法验证
  • 简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对医师的临床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静脉血液标本是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手段,是患者疾病诊断、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进展程度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影响静脉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更多合格的血样,本文总结在静脉采血时出现的问题中,分析出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的方法,现就其影响因素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影响检验
  • 作者: 田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6-08
  • 出处:《当代介入医学》2021年 第9期
  • 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19.10~2020.10,抽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液细胞检查,分析并对比不同样本量、不同抗凝剂、不同静置时间的检查结果。结果:样本量2ml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样本量1ml(P<0.05)。抗凝剂1:10000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抗凝剂1:15000(P<0.05)。静置6h时的PLT水平与静置3h比较无差异(P>0.05),静置6h、静置3h的PLT水平大于静置30min(P<0.05);静置6h、静置3h、静置30min的WBC、RBC、HGB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明确血液细胞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可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血液细胞检验;抗凝剂;样本量;静置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CT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7~2022.7在我院实施诊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接受MRI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CT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与CT诊断比较,额叶、枕叶、脑干、基底节区、颞叶、小脑部位急性脑梗死检出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比CT诊断价值较高,不但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同时可有效判断病灶部位,建议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MRI;CT;早期诊断
  • 作者: 谭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綦江401420
  • 简介:引起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准备:采集前准备不够完善,由于在采集尿液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由患者自行操作完成,如果患者在采集尿液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其采集的尿液样本将会影响到最终检验的准确性。患者的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采集尿液样本前的饮食情况、采集尿液样本的时间、年龄以及患者的性别等。(2)采集过程:患者在进行尿液的采集时可能存在以下一些情况,如首患者在采集尿液的时候没有保证自身尿道口的清洁,使得采集到的尿液样本中含有一些其它的液体,使得最终的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如:男性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含有精液或者前列腺液;女性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含有一些阴道的分泌物或血液等。(3)储存过程:尿液样本在采集完成后应当在较短的时间内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在此过程中应当保证盛放的器物干净。如果采集的尿液样本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将可能使尿液中的细菌大量繁殖,同时也会使患者尿液样本中含有的尿胆原尿胆红素出现分解、尿蛋白质出现变性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检验结果出现较多的误差。(3)检验中:在尿常规检验分析中也较容易引起误差的产生,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如:在进行尿常规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将所有的尿常规试纸取出,使得检验试纸质量受到影响;检验人员操作中手与检验试纸接触之后再进行检验,使得检验试纸受到污染,造成检验误差。除此之外,整个尿液样本的检查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并保证检验的速度,以免在检验过程中尿液样本质量受到影响,引起检验结果误差。

  • 标签: 尿液检验;常见问题;解决策略
  • 简介:目的:比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MRICT诊断的价值。方法:比较对象选择于2021.6~2022.6就诊于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患者均施以MRI、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与CT诊断比较,MRI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P<0.05);与CT诊断比较,MRI诊断阳性征象(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化、硬膜囊受压、神经根受压)检出率明显较高,而钙化椎间盘积气检出率则较低(P<0.05);与CT诊断比较,MRI诊断图像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应用MRI诊断比CT诊断价值更高,可提升诊断准确率、阳性征象检出率,图像质量较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CT;诊断
  • 作者: 辛天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22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5月
  • 机构:安新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安新071600
  • 简介:目的:本文在糖尿病患者诊断方案的研究中,探究其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200例,之后通过检验方法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接受尿糖检验的设为尿糖检验组(100例),采用血糖检验的设为血糖检验组(100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检验方法,之后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灵敏度特异性。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验后,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血糖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更好(P<0.05);两组灵敏度特异性对比,血糖检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P<0.05)。结论: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了不同检验方式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血糖检验,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其灵敏度特异性均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 标签: 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糖尿病;诊断;效果;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