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0月我科诊断、治疗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116例患者,以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用药,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生汤施治,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病情的缓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理想;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可标本兼治,获得相对满意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黏膜 肠上皮化生 益气化生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西医治疗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6.9%)较比参照组(78.2%)更高,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研究组更短,与参照组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将治疗效果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 中西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机构理化检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措施,把误差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确保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通过对获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核,系统的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做好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为社会提供公正、可靠的数据。结论领导的重视,相关人员的努力,实验室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和仪器设备的持续更新,是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控制 方法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化生性癌(MB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MBC45例患者作为MBC组,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52例作为IDC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边界、边缘、形态、周围高回声晕以及病灶最大径等超声声像图方面均存在较大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内部回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C组患者的病灶最大直径为(3.75±0.42)cm,明显高于IDC组患者的(2.61±0.3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C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MBC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化生性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萎缩性胃炎(Atrophicgastritis,AG)与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AG和IM的发病率因国家而异,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结果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AG是IM的前期病变,但是AG和IM的病因并不总是相同。AG和IM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是不同的。而且,AG和IM的治疗策略还没有建立。现在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AG和IM的主要原因。因此,根除HP可以预防胃癌的进展,而胃癌在癌症中占据着很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因此,加深对AG和IM的理解以及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胃癌高发的地区。

  • 标签: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胃癌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生理化检验是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医学检验专业卫生理化检验课程体系建设,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卫生理化检验 课程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入的急诊手术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优质护理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术前、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优质护理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麻醉前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不良应激,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 生理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确诊消化道早癌的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白光镜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两组患者消化道早癌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检出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病灶切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检查符合率为97.22%,VS对照组消化道早癌检查符合率83.33%,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病灶切除面积较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缩小,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大大提高检查的符合率,同时对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对病灶位置更加精确,大大降低手术切除面积,降低患者的损伤,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消化内镜技术 诊断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思虑、思考,是大脑思维活动的一部分,是脑的功能。中医学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是产生记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那时就已经认识到大脑与胃肠道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内在联系。该文主要结合各家学说通过脑与脾胃的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来阐述脑与脾胃的关系,并叙述了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脾胃 病理 生理
  • 简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麻痹性病变。主要病变是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也常累及颅神经。其特点是肢体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神经电生理检查对GB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参照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标准,现将我院住院治疗的22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如下。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出血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因此应引起广泛的临床重视,帮助患者制定更加合理和科学的预防、治疗措施,来全面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希望能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病理 病理生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消化内科治疗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疾控中心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50例,前者采取西医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的前提下实施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疗效为9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6%,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性大,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可提升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标签: 中西医治疗 急诊消化内科 不良反应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30例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和30例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其快速止血,还可有效减少再出血、并发症。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镜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共56例进行分析,均通过仔细检查,了解误诊的原因,总结诊断经验。结果56例患者中,误诊为胆囊炎者12例,占有率为21.43%,急性肠胃炎者18例,占有率为32.14%,消化道出血者14例,占有率为25.00%,肠梗阻者12例,占有率为21.43%。误诊原因包括患者病史收集难度大,临床症状不典型,医师对患者的询问有限、医师诊断经验欠缺等。结论为了提高消化内科急诊诊断正确率,需要临床医师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腹痛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中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详细询问病史,配合全面检查,降低误诊率,为后期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急性腹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通过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0例消化内科患者,并对患者的发病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是反流性食管炎、胆系结石功能性消化不良造成的。结论导致恶心呕吐现象的病因较多,患者的肝功能损坏以及粪石梗阻、12指肠溃疡等常见症状都会引起恶心呕吐。

  • 标签: 恶心呕吐 方法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泮托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12.5±0.7h,住院时间5.3±1.3d,治疗总有效率90.9%;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14.7±0.9h,住院时间7.8±1.5d,治疗总有效率63.6%,不良反应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急诊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的有46例,记为对照组,使用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急诊内镜治疗的有50例,记为研究组。对比不同组别临床效果、止血耗时、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血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急诊内镜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再出血与不良反应。

  • 标签: 急诊内镜 消化道肿瘤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10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各52例。所有患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进行补液和原发病处理,在此基础上,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泮托拉唑组则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止血、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泮托拉唑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比奥美拉唑组高,P<0.05;泮托拉唑组止血、住院时间比奥美拉唑组短,P<0.05;泮托拉唑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奥美拉唑组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止血和出院,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