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原发性肾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随访情况。结果:2例肾膜肉瘤患者分别为25岁女性和27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腹痛,肿瘤平均长径为8cm,呈灰白色均质状肿块伴出血、坏死;显微镜下,肿瘤组织由相对一致的梭形和圆形上皮样细胞呈交错状、片状分布构成,并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区域,显示为疏密相间的梭形细胞伴分支状薄壁血管。瘤细胞间边界不清,细胞质少至中等,细胞核呈空泡状,伴有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1例可见似肾母细胞瘤中的始基样成分,为边界较清、结节状排列、圆至卵圆形细胞团。免疫组化表达上皮膜抗原(EMA)、CK、CD99、BCL-2、波形蛋白(vimentin),不表达CD34、S-100、SMA、MyoD-1、WT-1、CD10、HMB45。原位荧光杂交SYT双色分离探针标记均见SYT基因重排阳性。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腹腔内肿瘤复发,另1例患者术后10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肾膜肉瘤罕见,易发生于年轻成人,形态表现与一些肾脏儿科肿瘤、间叶性肿瘤和肾细胞癌有交错;充分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融合基因检测可作出明确诊断。

  • 标签: 滑膜肉瘤 组织学 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点及关节镜术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操作要点及临床疗效,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肘关节膜软骨瘤病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肘关节镜结合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及病变膜,采用改良的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40例均获得随访,肘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减轻、关节绞锁消失、改良,评分由术前的48分提高到术后的79分,29例患者非常满意,8例满意,3例不满意。结论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肘关节膜软骨瘤病可取得良好效果,适当的入路选择、规范的镜下操作和病变膜的彻底清除是影响疗效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肘关节镜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治疗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RA患者外周血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关节膜液表达CD25的B淋巴细胞和表达HLA—DR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增多(P<0.01)。结论:外周血和关节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增高,在R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滑膜液 CD25 HLA 外周血 关节炎患者 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