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舌下特异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早期生活环境因素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42例,经特异免疫治疗后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远期疗效为观测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和12月后哮喘症状评分和VAS(哮喘+鼻炎)评分。并纳入同期同年龄的非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儿童共50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儿童的生活环境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治疗1月后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和12月后哮喘症状评分和VAS(哮喘+鼻炎)评分对比无差异,各时间点评分两两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或学校临近大马路、暴露于烟草烟雾地区、毛绒玩具是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特异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降低患儿的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环境因素是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的影响因素,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避免儿童暴露于烟草及污染的环境中。

  • 标签: 特异性免疫治疗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变异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将NSE(血液内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应用在HIE(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血液内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和HIE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1月1日期间我院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50例纳入研究第一组,通过检查了解患者治疗后第一天、第五天、第七天血液中NSE浓度;选择同期生活可自理无神经障碍患者50例纳入第二组,了解患者后第一天血NSE浓度;对两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关于血液NSE浓度对比,第一组患者治疗后第一天NSE最高且明显高于第二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第一组中不同程度的HIE患者在治疗后第一天、治疗后第五天,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变化,中度和重度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HIE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七天和治疗后第五天进行NSE浓度比较,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之中可通过NSE浓度进行判断,NSE可对HIE脑损伤程度进行判断,这有助于医师展开针对性的判断和治疗,可推广。

  • 标签: NSE 临床意义 患者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比较多并且病情进展极其迅速的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利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并不能解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但是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胰腺细胞的活动情况以及胰腺外脏器官的各项临床表现,发现病人胰腺细胞的活动情况以及胰腺外脏器官的各项临床表现特征与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病情发展情况与免疫功能的失调情况有关系。

  • 标签: 重症 急性胰腺炎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晚期肺癌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全身化疗法,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也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化疗法,还可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胞免疫治疗 全身化疗 晚期肺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手足口患儿(EV-71感染)血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水平(NSE)变化进行临床探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110例手足口患儿,并根据EV-71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阳性分组和阴性分组,与此同时,选取了6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探究。实验将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患儿的血清NSE进行测定,并探究其差异性。结果从手足口疾病的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方面看,且血清NSE水平较高,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阴性组和阳性组患儿相对比,阳性组血清NSE水平则高于阴性组。结论手足口患儿的血清NSE水平相对较高,且以阳性患儿更为突出。因此,我们认为手足口患儿更容易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其中,EV-71感染患儿损伤程度更重。在治疗方面,加强早期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预后,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 标签: 血清NSE水平 手足口病患儿 EV-71感染 阳性 阴性
  • 简介:目的:分析206例初发髓细胞白血病,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亚型(M4E0)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细胞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M)结合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检查方法检测患者骨髓标本.结果:细胞形态学特征:M2b为异常中幼粒细胞增生,M3为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M4E0为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生,CML为粒系细胞增生.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检测表明:M2b、M3、M4E0、CML分别与各自特异染色体及融合基因t(8;21)(q22;q22)/AML1-ETO、t(15;17)(q22;q21)/PML-RARα、inv(16)(p13;q22)/CBFβ-MYH11、t(9;22)(q34;q11)/BCR-ABL密切相关.结论:①M2b、M3、M4E0、CML4种白血病患者不论在临床特点上,还是细胞形态学上都有各自一定的特征.②4种白血病分别与特定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③特定的染色体和融合基因可作为白血病的标记物,对白血病的诊断、预后估计、监测治疗和微小残留白血病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伴特异性染色体髓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特征 临床表现 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索产前超声检查对早期筛查11~14孕周胎儿畸形特异、敏感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检查的550例孕11~14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早期超声诊断筛查。观察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所有孕妇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情况,以及孕11~14周胎儿超声诊断特异、敏感性及应用价值。结果胎儿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为39.13%,孕11~14周胎儿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92.24%,敏感度为88.89%,准确度则为92.18%,整体水平均相对较高。结论对11~14孕周胎儿畸形进行产前超声早期筛查,具有一定检出率,且产前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等均比较高,代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可以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早期胎儿畸形筛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早期筛查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肺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1-2018.1收治的肺结核与肺癌患者各100例,及100例正常体检者,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NSE、CE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患者NSE、CEA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在CEA、NSE水平上与肺结核及正常体检者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肺结核患者与正常体检者在CEA、NSE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NSE、CEA应用于鉴别肺癌与肺结核时,能帮助临床区分肺癌与肺结核患者,为早期诊断肺癌提供重要依据,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ogo-66受体特异小干扰RN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大鼠HIBD模型60只,分析大鼠的逃生时间等。结果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而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相比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HIBD组的大鼠逃生时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的大鼠逃生时间明显短于HIBD组和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合成特异的siRNA能够对新生大鼠的脑组织NgR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大鼠神经的再生,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Nogo-66受体 特异性小干扰RNA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方法此研究选取的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均来自于本院,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A组50例患者行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B组50例患者基于此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0.00%,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提升患者妊娠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稍微高于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且封闭抗体转阳率较高。

  • 标签: 淋巴细胞免疫 非免疫 封闭抗体缺乏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100蛋白(S-100)、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及对腺苷钴胺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老年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n=50)认知功能障碍、S-100、NSE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治疗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S100蛋白、NSE治疗后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S100蛋白、NSE在血清中的含量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r=0.758、0.687,P<0.05)。结论S100蛋白和NSE可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判断,在微创手术中取腺苷钴胺注射辅助治疗,可进一步增强临床效果,使S100蛋白和NSE降低,进而对认知功能障碍具强有力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老年脑血管病 NSE S-100 认知功能障碍 腺苷钴胺
  • 简介:目的了解双特异抗体在固相酶联免疫方法中对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是否有优化作用。方法通过血型糖蛋白A(GPA),将抗GPA,抗HIVp24抗原的双特异抗体间接包被到固相上,建立检测HIVp24抗原的“间接”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把“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结果与抗HIVP24抗原单克隆抗体直接包板的“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用双特异抗体建立的“间接”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下限为3.2ng/ml,抗HIVp24单克隆抗体直接包板的“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下限为6.3ng/ml。结论结果表明双特异抗体对ELISA方法的检测效果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应用 双特异抗体 固相酶联免疫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A、B、C三组,均给予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评估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VAS评分在用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6月时相比,三组用药后12个月、24个月时鼻炎症状和药物评分差值明显更高(P<0.05),三组12个月、24个月时鼻炎症状和药物评分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观察,三组VAS评分、鼻炎症状评分以及药物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效果显著,其疗效不受年龄影响和限制,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粉尘螨 免疫疗法 年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某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目标,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对患者用青龙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青龙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哮喘的特殊类型,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发作时患儿多合并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当前临床用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多样,疗效不同。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西药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药结合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一种特殊的哮喘类型,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仅存在有慢性咳嗽症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患儿多在夜间或凌晨咳嗽不止,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目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法多种多样,本研究特对此类患儿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展开总结评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单项症状变化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显著,减少患者副作用,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中医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固本止咳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40例CVA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予固本止咳颗粒口服,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加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2组实施相同的护理干预。疗程8周,停药后随访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停药后8周时的咳嗽症状积分及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成67例,对照组完成66例。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EOS及IgE均显著降低(P<0.01,P<0.05),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04%,复发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复发率30.9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固本止咳颗粒治疗CVA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良好的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固本止咳颗粒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