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支血管链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指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其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10%>84.49%)及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1.38%>77.59%)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相仿(P>0.05)。结论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当中,配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 标签: 老年周围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不断发展,机器或挤压伤致拇指远端皮肤缺损在手外伤中比较常见,常伴有骨质外露,需瓣修复,满意的修复重建,应注重恢复拇指灵活的功能和完美的外观。我院自2008年12月~2016年12月应用拇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4例,其中桡侧缺损15例,尺侧缺损25例,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PCI治疗冠心病过程中运用替格洛与氯吡格雷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人,均采用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借助随机法将其划分成实验组与比较组,每组35人。实验组采用替格洛药物治疗,比较组采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抗凝血功能、血小板凝集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小板凝集速率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比较组接近(P>0.05)。结论替格洛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效果显著,抗凝血能力强,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冠心病 凝血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经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经微创经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而言,选择经微创经钢板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疗效 并发症 经皮钢板固定 微创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黄疽仪在婴儿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黄疸儿均血测胆红素和经测胆红素。结果:通过血测胆红素与经测胆红素比较,通过t检验,得出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经皮黄疸仪是监测婴儿黄疸的较好方法。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取石术与传统经肾取石术对肾皮质的损伤情况。方法研究中观察A组患者接受微创经肾取石术,观察B组患者接受传统经肾取石术;将两组患者的肾皮质损伤情况详细整理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造瘘道瘢痕体积与肾皮质体积比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B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肾取石术、传统经肾取石术均可治疗肾结石患者,但微创经肾取石术不会对人的肾皮质造成较大损伤,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术式治疗。

  • 标签: 肾皮质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传统经皮肾取石术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前列地尔(PGE1)对于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所能取得的疗效和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于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高龄糖尿病 慢性肾病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替格洛(ticagrelor)做为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它起效快、药效作用时间长。与氯吡格雷相比,能够更好的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血管死亡事件。本文归纳整理有关替格洛在STE-ACS和NSTE-ACS的应用、对心梗面积和心功能影响、炎性标记物效应做一综述。

  • 标签: 替格瑞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功能 炎性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手术患者行芬(芬太尼)和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48例。芬太尼组行芬太尼静脉麻醉,芬太尼组行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对比两组分别发生的不良反应、术毕的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以及恢复定向能力时间的变化情况。对比结果芬太尼组有5例(10.42%)发生不良反应,芬太尼组16例(33.33%)发生不良反应,芬太尼组显著低于芬太尼组,芬太尼组的术毕恢复睁眼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以及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均较芬太尼组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芬太尼麻醉及维持,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稳定性。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静脉麻醉 老年手术患者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对比微创经肾镜和大通道经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5例,进行大通道经肾镜治疗)和B组(55例,进行微创经肾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更好,通过微创经肾镜治疗能够减少肾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利于患者的后续恢复,因此可以进行广泛的实际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 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舒伐他汀用药的不良反应,提出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文献库搜索2012年至2017年6年间国内发表的关于舒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报道,提取有效病例,回顾分析113例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肝毒性发生几率33.6%、横纹肌溶解症发生几率32.8%、消化道反应发生几率12.4%、皮疹发生几率8.0%、肾毒性发生几率5.3%、血糖增高发生几率5.3%、发热及流感样症状发生几率2.7%。结论应完善用药检查、控制用药剂量、加强体征观察,以降低舒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60例,并选取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后清醒、恢复、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插管操作应激反应方面,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效果更加明显。结论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前静脉全身麻醉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麻醉的180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手术患者芬太尼麻醉,给予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力学产生的影响。结果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动力学进行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心率都低于麻醉前数值,而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指标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7.78%,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分析评价
  • 简介: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当今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系统里最为常见的多发病症之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近些年来也取得不少新的进展。王金主任从医三十余年对当前冠心病在中西医治疗心绞痛的情况进行了辨析,探讨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几点新思路体会,加以总结。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进行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老年麻醉效果;头痛、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呼吸指标、心率指标等。术后恢复呼吸的时间、平均睁眼时间、恢复定向力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老年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呼吸指标、心率指标等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呼吸指标、心率指标等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呼吸的时间、平均睁眼时间、恢复定向力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手术中各项指标稳定,加速术后麻醉恢复速度,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静脉麻醉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派松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派松和去炎松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松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疗效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推广采纳。

  • 标签: 派瑞松 皮炎湿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对自体片移植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片成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自体片移植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植皮手术,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处理上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和片成活的情况。结果治疗28d后,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益气、祛瘀通络,能显著改善植皮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片的成活。

  • 标签: 自体皮片移植 血液流变学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镜取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行微创经肾镜取石术病患,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结石一次取净率为86.66%,平均手术时长为95min,住院时间为7~15d,术后无严重出血现象及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路结石及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康复快且安全性好,可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