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外伤和上肢骨折(特别是前臂)的病人,经手术及复位后,为了更好的达到治疗目的,常需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从而减轻患肢肿胀。而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骨科床及点滴架进行悬吊抬高患肢,使用起来极不方便,疗效欠佳,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舒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开始时我们研制了一种卧式支架,应用效果相当满意。同时,具备可以左右上肢任选,多次使用的功能。适合于骨科、手外科、血管外科等术后及静脉穿刺所致的上肢肿胀病人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因为本项目是一种外置式治疗托架,对上肢疾病的治疗有着绝对的辅助作用。所以,属于零风险产品,因此,具备极大的市场前景。

  • 标签: 前臂 手托治疗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间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诊治腰间突出症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得到过康复护理治疗的腰间突出症患者大多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恢复正常。在对患者进行回访时,95%的患者表示并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只有极个别患者表示干重活的时候有轻度腰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了合理康复护理治疗的腰间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康复护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外伤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对20例患者进行护理,对康复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本次研究中,1例无效(5%),5例有效(25%),14例显效(70%),总有效率95%;没有发生肌腱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 手外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间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腰间突出症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一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中仅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00%,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复发。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分期康复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腰间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技术最早由Mixter和Barr在1934年提出,国内于1952年方先之等首先将腰间突出症的病因、检查和治疗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但术后很容易出现效果不佳的问题,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熟练或粗暴操作以及术后指导康复锻炼不到位等是导致术后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准确的术前诊断、合理的手术方案、术中精细的操作,以及术后合理的康复指导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疗效不佳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突出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就诊的腰间突出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5%,远高于对照组81.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突出的综合效果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腰间盘突出 综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间突出患者接受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腰间突出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腰间突出时,使用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对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案更具优越性,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保障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微创治疗 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瓣移植修复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外伤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外伤修复手术,研究治疗组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88.24%,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67.6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研究治疗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72.56±10.73天)和住院时间(14.33±5.89天)均远远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93.32±13.95天)和住院时间(19.17±7.37天)。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皮瓣移植修复应用于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成像技术在治疗腰间突出症中的实际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腰间突出症患者,通过临床诊断与CT成像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腰间突出患者经诊断多位节段突出患者共60例,其中中央型后突出20例,中央型偏右后突出20例,中央型偏左后突20例,单节段突出患者40例,CT表现L4~L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L5~S1患者腰间突出60例。结论CT成像在腰间突出症中的诊断符合率较高。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CT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50例外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8月至2018年03月,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于术后给予康复护理及功能指导,各25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优良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观察组25例外伤患者的优良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数据72.00%(18/25),P<0.05。结论外伤患者术后采用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手外伤 术后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植入疗法对腰间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4例行微创植入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结果本组经1次手术治疗后,下肢酸胀麻木等症状完全消失30例,大部分缓解28例,轻度缓解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以上,随访6-9个月。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植入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方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可巩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植入疗法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植入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独立操作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四操作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进行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时间、舒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度(65.00%)低于实验组(90.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修复时间及舒适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操作技术对口腔修复效果有着较高的提升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口腔修复 四手操作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2名临床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期间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成立卫生管理小组,对实施前后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后的执行率(87.65%)显著优于高于实施前(45.57%),实施后的卫生知晓率(91.46%)与洗手正确率(93.90%)显著高于实施前(43.90%,51.2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卫生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医务人员正确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应用研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撕脱性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6例撕脱性外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8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83%,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7.08%,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撕脱性外伤患者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撕脱性手外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手术器械供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于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腔镜手术的11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治疗期间对腔镜手术器械实施常规管理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腔镜手术的11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治疗期间对腔镜手术器械实施供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腔镜手术的平均手术时医师总满意率。结果实施器械供一体化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2.74±10.28)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5.83±11.08)min。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刀医师和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85%;对照组主刀医师的总满意度为86.44%%。实验组患者的主刀医师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进行腔镜手术中应用腔镜手术器械供一体化管理可以显著减短手术时间,提高医师的手术效率,提高患者和医师的总满意度。

  • 标签: 腔镜手术 器械 手供一体化管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间突出症采用CT成像技术诊断作用。方法选择腰间突出症患者200例,均为我院2016年8至2017年10月收治,行CT检查,分析图像特征,并与较先进的MRI检查结果展开对比。结果200例患者中,138例为单节段突出,62例为多节段突出,L3-4节段突出10例,L4-5节段突出122例,L5-S1节段突出68例。中央型后突40例,中央型偏左后突77例,中央型偏右后突83例。采用CT成像检查,在骨质增生、钙化、真空症、滑移检出率方面,同MR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CT成像技术对腰间突出症进行诊断,对腰骶椎间盘突出诊断率居较高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CT成像技术 腰间盘突出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间突出症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6例腰间突出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由结果可以看出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23例病患对护理服务均十分满意,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26%,有18例患者对其表示满意,并且护理组其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较低。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微创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86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对乙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评分及其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用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

  • 标签: 针灸推拿 中药熏蒸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肩-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2015年——2016年收治的脑卒中且后肩-综合征筛选其中10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康复治疗方案实施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FAM、VAS评分变化情况,并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康复治疗后,两组的MBI、FAM评分判定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综合征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肢体情况得到显著提高,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综合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后肩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能力、腕关节运动能力。结果经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综合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上肢运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等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肩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肿胀、酸疼的情况,康复效果更为明显,使患者康复时间大大缩短,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