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2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38.3%,观察组为1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3%,观察组为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降低病死率,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集束化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住的126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VAP的发生。结果126例患者中22例发生VAP(17.2%),其中6例死亡(27.27%)。结论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预防误吸和返流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呼吸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3月呼吸内科使用呼吸辅助呼吸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取气道分泌物,送检,培养分离菌种。记录年龄、性别、上机天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创伤、手术、昏迷、使用制酸剂、留置胃管、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等。结果28例(35%)患者发生VAP。VAP组在平均年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机械通气时间、胃黏膜保护剂使用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5.17%,革兰阳性菌占29.89%,真菌占14.94%。结论机械通气时间、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情况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此要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防治。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内科 预防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无创呼吸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病患。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强心、利尿以及扩血管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BiPA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无创呼吸治疗急性左心衰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无创呼吸(BiPAP)治疗具有显著优越性,改善了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BiPAP 急性左心衰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VAP发生率以及住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VAP发生率(22.9%)比较,研究组的(2.9%)较低;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显著降低了VAP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集束化护理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ICU呼吸使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ICU呼吸治疗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满意度、呼吸功能及住院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治疗前差别不大,即P>0.05。对照组对所接受护理方式的总满意度为69.05%,显著低于观察组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获得患者更高的评价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ICU呼吸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病患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使用机械通气并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病患10人,对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在给予这些病患治疗的同时,制定相应护理策略。结果通过护理,本次研究的100例病患逐步好转,并且成功脱离机械通气。结论在为病患提供机械通气时,应预防产生呼吸相关性肺炎,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根据病患的实际病情和护理需求,使用相应护理策略,进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高龄 呼吸机 呼吸护理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各种CT技术参数与CT片质量的关系,为CT成像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计算H31S、STD+算法下,层厚10mm、240mAs水平下,不同管电压的噪声水平;层厚10mm、管电压120kV条件下,不同管电流水平下的噪声水平;管电流240mAs、管电压130kV条件下,不同层厚水平下噪声水平。分别在不同算法情况下的低对比分辨率;在模型上外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测算不同管电流条件下模块图像质量,3名医师独立评价。结果不同算法、电压、电流、层厚水平下,噪声水平存在差异;低对比度分辨力与管电流和曝光时间乘积存在相关性;随着电流的下降,在同一大小的模块主观评分逐渐下降,同一电流下,随着模块减小,主观评分逐渐下降。结论CT技术参数与CT片质量存在相关性,管电压、管电流对信噪比等图像指标影响较显著,在实际校验中也应考虑算法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 标签: CT机 技术参数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并就相关护理干预予以总结。方法以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vap的患者47例,无vap的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vap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研究表明,患者意识障碍、通气时间>10d,留置胃管及静脉穿刺置管是导致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vap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临床上要针对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肺炎 呼吸机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我院综合ICU所收治且接受呼吸辅助的264例患者做为对照组;抽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我院综合ICU所收治且接受呼吸辅助的268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视并优化综合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显著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入住ICU期间的安全性。

  • 标签: 综合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中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行呼吸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中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综合护理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较为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无创呼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82.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呼吸(24.5±5.4)次/min、血分压(24.5±5.4)mmHg、平均动脉压(88.4±8.1)mmHg、指脉氧饱和度(77.5±7.0)%及心率(95.4±10.9)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17.6±4.1)次/min、血分压(86.8±7.4)mmHg、平均动脉压(77.2±6.9)mmHg、指脉氧饱和度(95.6±10.4)%及心率(81.5±7.2)次/min,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治疗急性左心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呼吸、血分压、平均动脉压、指脉氧饱和度及心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呼吸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在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进行通气支持,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进行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还能有效避免创伤,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无创呼吸机能快速的是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流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相关肺炎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他们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通气治疗时间和产生呼吸相关性肺炎概率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的比较上,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减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治疗,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正确使用无创呼吸护理、无菌操作护理、压疮预防护理、呼吸道及口咽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评价指标、护理满意度、呼吸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呼吸通气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无创呼吸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系统干预组,每组57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后者采用系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系统干预组在焦虑情况、治疗配合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成效更加理想,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在采用无创呼吸治疗的过程中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并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呼吸治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实施ICU呼吸治疗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情况。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呼吸治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呼吸机治疗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方法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重症监护室收治行呼吸辅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ICU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撤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采取呼吸辅助治疗,并配合ICU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抢救成功率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呼吸机辅助治疗 ICU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