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感染科护士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因素的分析,从护士工作的环境因素、面对工作的心理因素和服务对象的疾病特点逐一剖析。再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从各个方面阐述自我防护措施或应注意的事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用药特点。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门诊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各53例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且单病处方组与多病处方组各53份。实施用药特点的统计分析,探究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患者的单药处方与多药处方情况,且将两组数据予以对比。结果调查显示抑酸药为最常用的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且在门诊用药处方中,多病处方组抑酸药应用比例相对高于单病处方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单药处方中,抑酸药应用比例相对较高;多病处方中胃粘膜保护剂应用比例相对较高。结论深入分析门诊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用药的特点,有助于提升规范门诊用药行为,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形象。

  • 标签: 门诊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门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胎盘早剥患者130例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终止妊娠组采用立刻终止妊娠的方法治疗;硫酸镁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结果1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40例有腹痛症状,45例阴道流血,23例伴随血性羊水。经治疗,硫酸镁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终止妊娠组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镁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比终止妊娠组好,P<0.05;硫酸镁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终止妊娠组低,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有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等,经保守治疗有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死亡,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2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归纳总结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风险小,且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胃癌 特点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本组80例患儿痊愈78例,显效2例,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患儿危害很大,早期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疗效显著,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护理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的86例骨科患者资料,研究心理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护理特点与效果,依据骨科的护理特性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骨外科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疾病时,其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会产生较强的心里负担,不利于手术的恢复。结论外科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手术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使患者的情绪维持在最佳的稳定状态,以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骨外科手术患者 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ATC患者共48例,观察1年的总生存情况(OS),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8例ATC患者1年OS为6.52%(3/48),死亡人数为4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0个月。ATC患者的1年OS与是否放疗、化疗及综合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疗为影响ATC患者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ATC患者进行手术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放疗为影响ATC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广大居民的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如居民经济收入提高、饮食结构改变、营养摄入过量、体力活动减少精神压力增加等,不良生活习惯使越来越多的人面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威胁,由此导致的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干预是当前我国糖尿病防治的重要工作内容。国际社会针对慢性病管理的主要经验为基于社区进行管理.美国、德国、芬兰、上海等国内外相关实践也表明。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管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特征予以观察。方法随机从某市2016年以来到2018年4月期间报告的患者当中择取50份因布鲁菌病而入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经过观察,男性患者的数量显著多于女性患者的数量,且21岁-50岁之间的青壮年概率最高;病畜以及附属产品的接触概率相对较高的人员感染率比较高;最共同且最多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且多汗、肢体乏力以及关节疼痛、头晕等。结论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疾病,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的防治宣传健康教育、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动物检疫监测制度、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来予以前期控制。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臀位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60例臀位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的60例头位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终止妊娠的孕周及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早产率、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胎膜早破时间为(33.8±2.3)孕周,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5.4±1.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膜早破前有不规则宫缩21例(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例(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48h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使用宫缩抑制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羊水过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位妊娠合并胎膜早破的早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发生率较高,能够增加剖宫产率,且新生儿预后较差,应积极预防处理。

  • 标签: 臀位妊娠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临床特点规律。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主要分析资料,以便更好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与它发生的临床特点规律。结果经统计结果发现,50~59岁患者的占比最高,为28.44%,静脉滴注构成比最高,为76.12%,抗感染药物构成比最高,为33.58%,同时实验室检查有存在部分异常情况。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意识,是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后,及时实施对症治疗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将其临床特点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69例,贫血43例,淋巴结肿大39例,肝肿大39例,脾肿大30例,骨关节疼痛8例。56例(77%)患者出现皮肤瘀斑,69例(95%)患者出现各部位出血情况,其中尤其以皮肤黏膜出血最为常见,发生率为86%(63/73),51例(70%)患者出现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3例患者中,低危患者10例,中危患者40例,高危患者23例。73例患者中16例死亡,57例完全缓解,其中复发12例,持续性完全缓解45例。低、中危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2%(41/50),高于高危患者的70%(16/23),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1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0%(51/73),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3%(46/73),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2%(38/73)。高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39%(9/23),中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8%(23/40),低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0%(6/10)。结论出血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显著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运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早期病死率。可根据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等临床预后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方法丙种球蛋白不敏感24例为研究组,在抽选24例对丙种球蛋白不敏感患者为参照组。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但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存在一定差距(P<0.05)。治疗前、后相比较,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而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男性发生率以及冠状动脉发生率是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不敏感川崎病患者开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治疗 儿童静脉注射 不敏感川崎病
  • 简介: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小鼠模型研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白血病细胞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定位迁移的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白血病移植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监测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脾脏中白血病细胞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在APL模型小鼠的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中正常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在发病晚期呈现下降趋势,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共同淋巴祖细胞在发病晚期也明显下降。与之相反,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脾脏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未见明显下降,并呈现定位迁移或代偿增生的趋势,发病晚期,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共同淋巴祖细胞数量均显著上升。结论:白血病发病过程中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及免疫细胞在细胞数量造血器官的定位发生显著变化,提示造血微环境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造血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寻求术前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所有患者术前都测体温、作腹盆腔彩超检查,然后做阑尾切除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比较观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复杂型阑尾炎患者体温>39℃的发生率、腹肌紧张发生率、阑尾粪石嵌顿发生率、阑尾周围积液发生率游离腹盆腔积液发生率。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92例,占24.3%,急性复杂型阑尾炎有287例,占75.7%,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体温>39℃的发生率、腹肌紧张发生率、阑尾粪石嵌顿发生率、阑尾周围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急性复杂型阑尾组(P<0.05);两组的游离腹盆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出现>39℃的发热和腹肌紧张,发现阑尾粪石嵌顿(或)阑尾周围积液,那诊断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可能性大,出现游离腹盆腔积液不是鉴别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一项指标。

  • 标签: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急性复杂型阑尾炎 阑尾粪石嵌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6例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为对照组73例泌尿外科就诊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在掌握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后,为观察组73例泌尿外科就诊患者提供科学的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4.1%,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发症发生率却为24.6%;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达到95.9%,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低,仅为79.5%。结论在了解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科学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特点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寄生虫病,是猪绦虫的囊尾蝴寄生于人的颅内所造成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我国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是流行地区继发性癫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囊虫病 临床特点
  • 简介: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器官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主要表现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肌肉)摄取、利用及抑制肝糖输出的效应减弱,需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代偿这种缺陷。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结构变化 动脉功能 评估 超声 外周组织
  • 简介:摘要小肠肿瘤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肿瘤,其中2/3~3/4是恶性肿瘤。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结肠癌低50倍。这是由于小肠属碱性环境,不利于肿瘤生长;小肠内容物是流体,可稀释致癌物质,即排空快而减少食物中潜在致癌物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小肠细菌量少,使需要细菌参与代谢的潜在致癌物(如二级胆酸)生成减少;小肠淋巴组织产生IgA,中和病毒;集合淋巴结产生的T淋巴细胞免疫力强等原因,使小肠的肿瘤发生率明显低于消化道其他部位。目前尚未明确恶性肿瘤的诱发因素及病因。本文旨在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治。

  • 标签: 小肠肿瘤 临床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中红细胞的检验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我院进行尿液检查的400例患者的新鲜尿液样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取40例健康人的尿液样本作为对照。统计红细胞检出率,红细胞形态畸形率,平均红细胞体积。结果临床诊断为肾小球肾炎非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样本中红细胞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红细胞畸形率(97.91%,10.44%)和平均红细胞体积(56.32±9.92μm3,83.52±11.43μ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畸形率和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肾小球肾炎性血尿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尿液 畸形红细胞 红细胞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