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胃肠减压失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胃肠减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分析胃肠减压失败的原因,并对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68例患者有13例患者胃肠减压失效,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胃肠减压成功的前提是患者在心理接受并积极配合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成功的关键是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和熟练操作。

  • 标签: 普外科 胃肠减压 失效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780例次血标本,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确定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与去年同期血标本缺陷率对比。结果血标本缺陷率从去年的2.94%下降到0.6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风险指数769降到1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可有效降低缺陷血标本发生率,提高血标本质量,确保血标本检验结果,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血标本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纤支镜检查的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对纤支镜检查过程的护理干预进行评估,找出影响因素,实行改进。结果实施FMEA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后,使整个纤支镜检查的护理过程更加人性化,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应用FMEA管理可显著提高纤支镜检查的护理干预的质量。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进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针对不同人群探讨干预策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收集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资料,对职业暴露发生的科室、职业、类型及操作环节进行统计,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针对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的干预策略。以2015年1月至12月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12月为干预组,对全院在岗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措施干预。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干预前后由2.12%下降至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群的发生率分别是医生由1.66%下降0.41%、护士由3.16%下降至2.98%、实习生由1.11%下降至0%。结论针对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的干预策略,可有效防范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