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葛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有效性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联合葛根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及总有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葛根注射液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60例(60眼)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30眼)和观察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扩张血管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葛根注射液0.4g,静滴,1次/d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的总有效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明显缩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变 视野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葛根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葛根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观察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流动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8例(96.67%)高于对照组47例(78.33%);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3.33%)低于对照组9例(15.00%);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底病患者治疗中给予葛根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葛根,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动学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葛根素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眼底病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秋季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我院就诊秋季腹泻患者60例分对照组30例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组30例用中药。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所占比例为60.0%,有效10例,所占比例为33.3%,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6.7%,总共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2例,所占比例为40.0%,有效13例,所占比例为43.3%,无效5例,所占比例为16.7%,总有效率为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诊断2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情况比较,得出治疗后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明显。

  • 标签: 加味葛根芩连汤 患者 秋季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平均且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对照组51例患者口服思密达治疗,而研究组51例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估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2%、80.4%,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更高些,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比思密达更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肠道湿热型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IMT、course积分、血脂情况、CRP及颈动脉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颈动脉IMT、crouse积分、TC、TG、LDL、CRP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HDL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crouse积分、CRP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上述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葛根芩连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对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0例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甲减患者25例(治疗组),亚临床甲减患者25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旋甲状腺钠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下降程度相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甲状腺治疗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临床甲减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治疗亚临床甲减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左旋甲状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转化为甲减的比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5.0%)转化为甲减,对照组3例(7.5%)转化为甲减,观察组甲减转化率比对照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肿大35例消失,消失率87.5%,对照组10例消失,消失率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早期采用左旋甲状腺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SH和FT4水平,改善患者甲状腺肿大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甲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胰岛瘤的病例资料,总结胰岛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胰岛瘤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对不同方法诊断胰岛瘤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结果所有1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低血糖症状均消失,1例患者术后并发胰瘘,经局部引流处理后好转。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胰岛瘤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要综合其临床特点及各项检查结果,提高诊断准确率,并选择最合适的术式。

  • 标签: 胰岛素瘤 病例资料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酰天麻片对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208例失眠患者,分2组观察,实验组152例患者服用中药联合乙酰天麻片100mg/次,3次/日,对照组56仅服用中药治疗,记录1月后患者失眠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中医治疗组PSQI量表评分低于西医对照组(P<0.05)。中药联合乙酰天麻片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P<0.05)。结论服用中药并配合乙酰天麻片服用中药配合乙酰天麻片对于失眠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应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乙酰天麻素片 失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湿热型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秋季湿热型腹泻患儿62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给予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组各类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对秋季湿热型腹泻患儿,给予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平胃散 小儿 秋季湿热型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入院患者进行研究,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100例未实施分级管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00例患者则实施抗生分级管理,比较分级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分级管理之后,患者对甲级与丙级药物使用的概率呈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但是乙级药物使用几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通过数据发现,医院患者对抗生使用几率不断降低。结论由于抗生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广、消耗量相对较大,因而会有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存在,因而使用抗生分级管理之后,能够有效改善相应状况,合理使用抗生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抗生素 分级管理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呼吸道疾病是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中,呼吸道感染问题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而且患者常常存在着一些并发症,不但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舒适度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还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威胁,造成患者身体免疫力不断的降低。对于临床中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来说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比较重要的,我们通常是应用抗生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抗生治疗虽然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是当前抗生滥用的情况很多也很普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严格地把好药物的使用关,合理地应用药物。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药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中抗生的合理使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015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和用药指导原则对抗生的合理应用进行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所使用药物和抗生共达到12种,抗生使用中还搭配有中药制剂,部分患者临床中存在抗生联合使用的情况。136例老年肺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60例患者经痊愈,占到总人数的44.1%。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中要按照病理学和药物学原理进行药物选择,减少不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 抗生素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采用垂体后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垂体后叶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区别(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垂体后叶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抗生临床选择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4月~2016年4月的住院病历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抗生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260例病例中有243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主要为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107例是一联用药,占44%(107/243)、97例是二联用药,占39.9%(97/243)、29例是三联用药,占11.9%(29/243)、10例是四联用药,占4.1%(10/243)。以上患者使用抗生均超过1个月。结论呼吸内科应该合理的使用抗生,控制抗生的使用时间,避免滥用抗生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 临床选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近年来本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76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人。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炎琥宁联合干扰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病毒唑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前后的体温、疱疹、血常规变化等三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两项指标数据对比对照组其时间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着优秀的疗效,且有着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炎琥宁干扰素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度颅脑外伤采用胰岛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收集2016年1月份-2018年1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胰岛治疗,观察组实施强化胰岛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监护治疗时间,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感染发生率为28.57%,VS观察组8.11%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治疗后GCS评分均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重症治疗时间(6.19±1.87)d,低血糖有8.57%发生率;VS观察组重症治疗时间(4.56±1.05)d,低血糖有2.70%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采用胰岛强化治疗优于常规胰岛治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缩短重症监护治疗时间,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胰岛素 治疗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胰岛泵和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1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胰岛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胰岛泵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d后,其空腹血糖为(5.78±1.13)mmol/L,餐后2h血糖为(7.85±1.58)mmol/L,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胰岛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