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替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替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外,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更好,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甲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中急性甲型肝炎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治疗后的肝功能检测指标(血清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急性甲型肝炎的患者中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甲型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鉴定血清乳酸脱氢(LDH;EC1.1.1.27)同工检测中出现的第6条带“LDH6”蛋白性质,探讨其活性升高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正常人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与血清作琼脂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H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再经免疫印迹验证其抗原性。并检测37例患者中LDH6活性占LDH总活性有百分比。结果肝级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的“LDH6”与血清“LDH6”为同一物质,为醇脱氢同工Ⅱ(alcoholedhydro-genase,LDH:EC1.1.1.1),相对分子质量为80kD,34例ADH活性≥LDH总活性7.9%的病人一周内即死亡,死亡率达91.9%(34/37)。结论LDH6即为ADH,ADH活性在血清中上升可能是一种新的“濒亡标志物”。

  • 标签: ADH酶活性 死亡 血液 “濒亡标志物” 醇脱氢酶同工酶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戊二消毒柜消毒效果及对消毒物品的保存效果。方法采用无菌检验细菌培养的方法对消毒柜的消毒效果及消毒物品的保存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戊二消毒柜对能完全暴露的器械能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且保存五天仞没有细菌生长,但对带管腔的器械却不能完全达到灭菌作用。结论戊二消毒柜作为一种价廉、毒性较小的消毒柜,在没有条件购买昂贵的低温消毒设备的中小型医院还是有很好的实用性,只是不能用于器械隐蔽面多、带管腔的器械的消毒灭菌。

  • 标签: 戊二醛 消毒柜 灭菌效果 消毒效果 物品保存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胆汁中淀粉和淀粉活性在胆道疾患中改变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X7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囊肿,胆管癌患者血淀粉,同工和部分患者胆汁中淀粉活性。结果各组病例的血清,胆汁淀粉及同工活性水平以x±s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48%胆道疾病患者在症状发作期血清淀粉及工活性增高,胆汁淀粉活性增高明显,尤其是胆管囊肿,急性胰腺炎组P-AMY/T-AMY比值明显高于胆道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MY/T-AMY比值是诊断急笥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 标签: 胆管疾病 患者 淀粉酶 胰腺疾病 同工酶 活性改变
  • 简介: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碳酸酐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发锌。方法:头发灰化后溶于0.1mol/LHCl,测定前先用0.01mol/LNaOH稀释并中和酸,测定时待分析液中锌离子复活脱辅基的碳酸酐,以醋酸对硝基酚作为促反应底物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达61.2μmol/L,回收率95.2%~104.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1与2.8%,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Y)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71X+0.095,r=0.994。发样中Cu2^+、Fe2^+、Mn2^+各25μmol/g、Co2^+1.25μmol/g对本法测定锌均无影响。用本法测定56例健康成人,其发锌参考范围(X±2s):1.16~3.04μmol/。结论:该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试剂稳定等优点,适合于生化分析仪检测发锌。

  • 标签: 碳酸酐酶法 发锌 醋酸对硝基酚 两点速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丙二联合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例冠心病检查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采用血清胆红素、丙二联合尿酸检验,对三者联合检验患者冠心病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明显比对照组低,丙二以及尿酸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水平高,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清胆红素、丙二联合尿酸检验患者冠心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有助于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医学应用于推广。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丙二醛 尿酸检验 冠心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甲酚磺栓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74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7例/组,前一组采取LEEP刀治疗,后一组实施聚甲酚磺栓联合LEEP刀治疗。将两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EP刀与聚甲酚磺栓联合应用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聚甲酚磺醛栓 LEEP刀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患儿的九种常见血清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肺炎组50例患儿及对照组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血清相关活性,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ST、GGT、LD、CK、CK—MB、HBDH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ALT、ALP、LD1升高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但主要以心肌损伤为主,故应对心肌进行保护性治疗。

  • 标签: 肺炎患儿 血清酶 相关酶活性 统计学处理 正常对照组 保护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与尿淀粉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上一种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新生儿窒息患病率较高,且发病较急,极易导致出现全身多脏器损害,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新生儿窒息会导致其出现较多并发症,而心肌损伤便是其中一种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典型等特点,极易引发心力衰竭,病死率高。这就需要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有效的方法,提升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准确性,以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改善患儿预后。当前,临床上针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诊断中还原性谷胱甘肽应用价值的研究仍较少。文章详细综述了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诊断中还原性谷胱甘肽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伤 还原型谷胱甘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甲酚磺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聚甲酚磺。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2%),差异显著(P<0.05)。结论聚甲酚磺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阴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聚甲酚磺醛 保妇康栓 宫颈糜烂 阴道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比其血清淀粉、脂肪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浓度为(665.46±61.99)U/L,脂肪浓度为(1411.97±125.97)U/L,C反应蛋白浓度为(44.31±12.0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阿卡波对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诊断糖耐量减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阿卡波)和对照组,均测定颈动脉MT及血清CRP浓度,并于治疗12个月后复查以上指标。结果:1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MT及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糖耐量减低患者早期应用阿卡波干预可以降低血清CRP浓度,逆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有益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葡萄糖代谢障碍/治疗 阿卡波糖/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需要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特别需要关注因葡萄代谢异常造成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对于药物的安全性需要全面关注,防止在长期药物服用过程中身体出现不良反应,阿卡波作为葡萄糖苷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对阿卡波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阿卡波糖 糖尿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酒精性肝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实验完成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GGT、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相对于对照组较低,TBIL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酒精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不同代谢水平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前期[即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及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五泉铁路西村社区40~7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将人群分为正常糖耐量(normalglucosetolerance,NGT)组、IGR组及DM组,比较3组人群血清GGT水平的差异,并分析GGT水平与IGR及DM患病风险间的关系。结果:1DM组的GGT水平明显高于NGT及IGR组(P均〈0.01)。协方差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饮酒等多种影响因素后,DM组的GGT水平仍明显高于NGT及IGR组(P均〈0.01)。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GT水平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腰围和餐后2h血糖(twohourspostprandialbloodglucose,2hPG)的关系较为密切(r值分别为0.357、0.312、0.280,P均〈0.01);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和饮酒的影响后,血清GGT水平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TG)呈正相关(P均〈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R、DM患病风险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校正多种影响因素后,GGT〉69u/L组的IGR患病风险是GGT四分位水平最低组的2.296倍(95%CI为1.062~4.967,P〈0.05),且其DM患病风险是GGT四分位水平最低组的4.399倍(95%CI为2.020~9.579,P〈0.01)。结论:甘肃省兰州市五泉铁路西村社区40~75岁常住居民中,血清GGT水平异常者的IGR患病风险升高,且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升高,DM患病风险亦增加,而GGT异常者的DM患病风险升高明显。结果提示该人群中血清GGT水平异常与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

  • 标签: Γ-谷氨酰转肽酶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病内科患者代谢异常发生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最近1年时间内来到我院就真的老年病意思代谢患者攻击136例,并采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进行空腹血糖监测,并监测其葡萄糖耐量。结果在本次调查当中,代谢异常共计70例,确定为糖尿病患者则为24例,所以代谢异常总数则为94例,经由空腹血糖确诊为56例,而葡萄糖耐量测试确诊数量为70例,相比之下采用葡萄糖耐量来进行确诊则有着良好的诊断率,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病内科 糖代谢异常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