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材鉴定中应用传统经验鉴定法的效果,希望给中药材的有效鉴定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择柴胡、车前子、麝香、黄柏、杜仲等14味中药材进行研究,将中药材等分成两等分,对应现代组与传统组,现代组主要应用显微理化法、粉末鉴定法、组织鉴定法等对所选药材进行鉴定,传统组则采取味觉、视觉、触觉、水试、火烧等方法进行药材鉴定,观察两种鉴定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传统组鉴定准确率为92.86%,现代组鉴定准确率为78.57%,两组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传统经验鉴定法的鉴定结果同现代技术的鉴定价值相似,但传统经验鉴定法的操作更简单且鉴定成本也更低,可以在基层医院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 鉴定
  • 简介:目的:分析血型鉴定常见错误,阐述全程质量控制在血型鉴定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血型鉴定错误常见原因。结果:血型鉴定错误与技术因素、疾病、年龄以及输血等有关,以技术因素最常见。结论:技术因素是血型鉴定错误的主要原因,加强血型鉴定全程质量控制是减少血型错误的关键。

  • 标签: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医疗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中药房常见的32种中药材,运用传统鉴定方法(传统组)与现代显微技术(现代组)进行真伪鉴定,对比两种鉴定方法的运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鉴定准确率与鉴定时间。结果现代组的鉴定准确率(100.0%)高于传统组(90.6%),现代组总鉴定时间与平均鉴定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运用现代显微技术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准确率高于传统鉴定方法,但传统鉴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日常工作中建议将二者结合,先行传统方法鉴定再行现代显微技术鉴定,以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常见中药材 真伪鉴定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中药材红娘子180g、土鳖虫180g以及细辛180g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经典物理化学技术、X射线衍射法以及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进行中药鉴定,对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典物理化学技术对于红娘子、土鳖虫以及细辛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6(80.00%)份、17(85.00%)份和15(75.00%)份;X射线衍射法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7(85.00%)份、17(85.00%)份和16(80.00%)份;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8(90.00%)份、19(95.00%)份和19(95.00%)份。与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进行鉴定,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经典物理化学技术、X射线衍射法以及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中,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的准确率最高,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以更好地保障中药质量。

  • 标签: 现代分析技术 中药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ABO血型系统的抗原除经典的A、B、0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如A2、A3、Ax、Aend、AM等,相对应的B亚型有B3、Bx、Bm、B(A)、Bel等.西方人的B亚型少于A亚型,而我国则为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AM、Ax更是极少见[1].ABO血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血型卡法、试管法、玻片法、微量板法等,血型卡以其简便、易判读、便于大量标本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但血型卡在AB0亚型的鉴别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结果可造成漏检.而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在临床输血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中,对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鉴定主要还是依据血清学方法.

  • 标签: 血型鉴定 血型卡
  • 简介:摘要天麻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因为其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导致其产量有限。目前在中草药市场中天麻严重供不应求,从而导致很多在市场上存在很多以假乱真或者以次充好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对天麻的分布情况、天麻的外观形态、天麻物理化学性质的鉴定方法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麻在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 标签: 天麻 鉴定 药理作用
  • 简介:阐明写好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论述实验报告的格式设计,强调书写实验报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关于“问题与讨论”栏对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认为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出理论和实验的真正融会贯通。

  • 标签: 实验报告 格式 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0例腹水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提供诊断思路和诊断方法。方法收治腹水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60例腹水病例中确诊病因主要是肝硬化(43.04%)、癌性腹水(32.49%)、结核性腹膜炎(16.88%)、其他病因(7.59%)。4组之间腹水有核细胞数差别、腹水LDH、腹水葡萄糖浓度平均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A125、CA19-9、CEA浓度平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腹水CA125、CA19-9浓度在良恶性腹水中差别不大;而腹水CEA浓度在良恶性腹水中有一定差别。结论本研究腹水的病因诊断前3位依次为肝硬化、癌性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水以消化道肿瘤占多数。血清CA125、CA19-9、CEA及腹水CA125、CA19-9检测对良恶性腹水诊断没有意义,但腹水CEA检测对良恶性腹水诊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腹水病例 临床分析 消化道肿瘤
  • 简介:摘要特纳氏综合症是一种先天性染色体畸形疾病,因为其发病率低,常常容易误诊、漏诊。选取我院一特纳氏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不是所有Turner综合征的患者均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例如蹼颈、肘外翻等,其确诊有赖于45,XO核型(或其变异型)鉴定

  • 标签: 特纳氏综合 身材矮小 染色体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中医文献中尚无明确记载,大致属于中医文献中的“白疕”、“干癣”、“松皮癣”的范畴,是较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约占银屑病人群的1%。多见于成人,极少累及儿童。常因在急性期中的某些刺激因素,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或不适当的药物等引起;少数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自行演变而来;脓疱型银屑病在脓疱消退的过程中,亦可出现红皮病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适当应用而导致的红皮病型银屑病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1。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初起时,在原有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迅速扩大,最后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色或暗红色,炎性浸润明显,表面附有大量麸皮样鳞屑,不断脱落,其间常伴有小片正常皮岛。本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治疗困难,笔者在治疗该病过程中,病-证结合,取得了较好疗效。

  • 标签: 红皮病型银屑病 肿胀 发热 清热 解毒
  • 简介:病例女,45岁,左胸间歇性刺痛伴咳嗽、气急2周入院,无四肢乏力和消瘦.入院体检:精神萎糜,检查合作;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皮肤无瘀点、瘀斑;左胸下部叩诊呈浊音,左肺呼吸音低,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四肢肌力正常,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 标签: 诊断 CT B超 病例报告 肺内胸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血型检查的13566份标本,对其进行抗体筛查,筛查出阳性者,并对其进行抗体鉴定。结果13566份标本中筛查出阳性标本共24份。其中抗-E4例,抗-cE7例,抗-Ce4例,抗-M1例,抗-Mur1例,抗-Lea2例,自身抗体3例。在22份抗体阳性标本中,发生阳性抗体几率最高的为妇产科患者,共12例,所占比例为54.5%;其次为骨科、血液内科、肿瘤科、普外、神经外科。结论进行输血前,加强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可以及早发现、确认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便于提前为抗体阳性的患者准备合适的血液,有助于降低输血性溶血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则抗体 筛查 鉴定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法医病理鉴定参与医疗纠纷尸检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法医病理鉴定发展现状,从法医病理鉴定内容、法医病理鉴定优点、法医病理鉴定与医疗纠纷尸检重要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更好的推动法医病理鉴定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法医 病理鉴定 医疗纠纷 尸检
  • 简介:摘要本案例报告中的兰兰是一个即幸运又幸福的女孩。她是一个被领养到福建的幸运孩子。领养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因为本家庭三个都是男孩,那时一个月的小兰兰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了。目的是作为家里的领养媳。当兰兰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很不客气的将事实告诉了原本学习优秀的她。晴天霹雳的信息从天而降,从那以后她那颗好强的心,就无依无靠了,她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她的三哥自由恋爱这年结婚了,对她的打击非常的大。从此她变得自卑、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忧郁、性格内项了,便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不与家人打招呼自己出门几天后才回来,家人找不到她、先后有过三次分别用药物和煤气自杀手段轻生,家人发现的早,自杀未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心理有问题,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找咨询师。

  • 标签: 心理治疗 激励治疗 家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鉴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EC1.1.1.27)同工酶检测中出现的第6条带“LDH6”蛋白性质,探讨其活性升高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正常人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与血清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H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再经免疫印迹验证其抗原性。并检测37例患者中LDH6活性占LDH总活性有百分比。结果肝级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的“LDH6”与血清“LDH6”为同一物质,为醇脱氢酶同工酶Ⅱ(alcoholedhydro-genase,LDH:EC1.1.1.1),相对分子质量为80kD,34例ADH活性≥LDH总活性7.9%的病人一周内即死亡,死亡率达91.9%(34/37)。结论LDH6即为ADH,ADH活性在血清中上升可能是一种新的“濒亡标志物”。

  • 标签: ADH酶活性 死亡 血液 “濒亡标志物” 醇脱氢酶同工酶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集的3366例患者的输血前血样标本。对所有输血前标本均进行输血前血型鉴定(ABO、RhD血型)和抗体筛查,并对血型鉴定结果和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19例标本属于手术室备血,占比71.87%。3366例标本中,检出A型血35.74%,B型血12.57%,O型血40.67%,AB型血11.02%。检出RhD阴性1.52%,其中妇科15例,产科21例,泌尿外科8例,胸外科4例,血液科2例,传染科1例;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0.31%。结论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不规则抗体,同时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 标签: 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病率逐年增多。目的本院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提高疗效,控制血压平稳的目的,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对症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一系列健康教育。结果80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舒张压<90mmHg,平均疗程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减少。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提高疗效,平稳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 标签: 高血压 临床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