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咳嗽(未威胁生命的急性咳嗽)导致胸痛与患者本人体育锻炼强度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全科门诊就诊的急性咳嗽患者100例,咳嗽严重,临床诊断上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分为胸痛组和对照组,结合后期随访,排除除上述两种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病例56人,胸痛组10人,对照组46人,所有病人同时填写“体育锻炼等级量表”。结果统计学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乏体育锻炼的严重急性咳嗽患者更容易表现为胸痛。

  • 标签: 急性咳嗽 胸痛 体育锻炼等级
  • 简介:为培养实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笔者提出在检验高职的教学实践中设置三个模块,即临床检验模块、病理检验模块和卫生检验模块,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通过实践教学,对模块的认识、实施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医学高职教育 模块 教学探讨 实用型人才 教学实践 临床检验
  • 简介: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创新与变革,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形式。该文通过对办学模式、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反思我国医学教育中,应注重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德行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努力塑造现代医科大学人文精神。

  • 标签: 医学人文教育 办学模式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 简介: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快速进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与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身、防病治病提供了广泛的前景。面对21世纪这一高度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医学基础课程的教育不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只有将有关基因的基础知识与基因研究最新成果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有强烈进取心、责任心的实用人才。并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对基因研究的艰苦历程以及参与研究的意义,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崇高的职业理想。

  • 标签: “基因”教学 教学观 人类基因组医学遗传学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将8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实习生43名。对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对观察组则将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而对比两组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的高低,以及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的分数值,并且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两组实习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实习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实习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心内科护理教学 医德教育
  • 简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食品微生物检验 德育教育
  • 简介:笔者在给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素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德育教育有两大内涵,一是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做有道德教师;二是专业学习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包括理想教育、感恩及责任教育、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等培养。

  • 标签: 德育 教育 医学检验
  • 简介:探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生物安全教育方法;将生物安全教育融入临床检验基础每节实验课中;建立融入生物安全的完整实验操作流程,方法辐射到医学检验各学科。制定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生物安全制度、方法、及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实验课内容涉及的标本,制定废弃物处理流程。学生、老师、实验准备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有所提高,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将成为生物安全的受益者。生物安全教育及相关措施应增强,其方法及措施应融入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它是完整的实验课内容的一部分。

  • 标签: 生物安全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教学
  • 简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学。作者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探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让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创新学生的课堂,以学生创造能力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 标签: 医学教学 免疫学 创新教育
  • 简介:本文概要性描述《人体微生态学》课程基本内容,分析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体微生态学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人体微生态学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人体微生态学 医学 教学
  • 简介:传统的寄生虫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新时期医学教学的要求。该文探讨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从课程设计、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和帮助学生面对各项困难和挑战等方面,改革寄生虫学教学模式的经验和实践体会,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寄生虫学 教育心理学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在要对实施微创心脏术的患者,采用机器人系统作为工具,并根据术中各静脉的详细的处理方式、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4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根据手术要求,划分为以下几组a1为负压辅助引流7例,a2为离心泵辅助引流12例,a3为颈内静脉插管引流7例,并对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三组中转流、血流动力学、乃至各项监测符合正常标准,同时,手术视野符合,使得其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9.7±35.5)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4.2±28.8)min,这三组进行对比发现其各种方式是不合雷同的,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在要对实施微创心脏术的患者,采用机器人系统作为工具,有着更为全面化的思考能力,同时更在于,其灌注师在采用的手法或对策,是通过机器人辅助微创来做这个心脏手术的关键部分。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心脏病 引流方法 体外循环
  • 简介:西方国家的教育国际化是其开放性教育的扩展和发展,而由于缺乏开放性教育的基础,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是对传统的封闭性教育的改革。因此,要踏上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不会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从基本教育观念的转变,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更新,进而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才能实现与教育国际化潮流的并轨。具体到实验诊断学专业上,作者提出了改善软环境、培训国际化师资队伍、重建实验诊断学教学体系、培养国际化人才等的实践措施。

  • 标签: 教育国际化 实验诊断学 实践 措施
  • 简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对检验医学教育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检验医学教育应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

  • 标签: 主体性教育 检验医学 素质教育 实习教学 教学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体位变化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行剖宫产的72例产妇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取平卧位,观察组取头高10°位。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HR、SBP、DBP及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的HR、SBP及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使用麻黄素、调整手术体位及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取头高10°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能够较好的控制麻醉平面,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体位变化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教育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我院神经内科 一病区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实习护士 5 0 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结论 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 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且教学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教育模式 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规范化 程序化 系统化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毒理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过去国内高等院校中药学的教育着重于中药药理理论的研究,学生主要学习的是药物如何起到相应的药理作用。现代国内高等院校将教学内容扩展到了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中药现代化理论、中药制剂的优势和前景、临床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全面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中药学知识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中药学实践教学,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

  • 标签: 中药学 教育现状 教育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对比两组教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值得应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强直性脊柱炎 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