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疗效。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所涉及的患者有8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和具体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后续的随访工作中相关数据表明,在1年之内出现死亡现象的患者有1例,在5年内死亡的患者有2例,有1例患者因为无法联系到而没有采集到相应的结果,有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年以上,总的表现为5年存活率达到了50%。结论针对疑似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要尽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就展开与之相对应的病理学检查和确诊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的情况,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案是要以化疗联合局部放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相同用药方案,观察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式治疗,对照组进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种雾化吸入方式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率(83.33%)低于观察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哮喘的用药疗效显著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因此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患者接受无话吸入治疗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能够让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提升,改善症状,所以临床中需要提供相关护理,对该种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雾化吸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儿科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均进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有效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患儿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SaO2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SaO2为(96.58±4.21)%,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6.67%,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相同药物的雾化治疗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更佳,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 简介:对我院2004—10~2005—10采用硬化剂治疗鼻腔海绵状血管瘤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23~39岁,病程4~11个月。起病为血管瘤发生侧渐重性鼻阻塞伴鼻出血。每次出血量10~30ml,用卫生纸、棉球填塞后血止,不规律或间隙性头痛各1例。检查:1例左鼻腔2例右鼻腔可见新生物,色红或暗红,质软,触之易出血,未能窥及新生物蒂部。副鼻窦薄层CT;左鼻腔1例为3.5cm×2.8cm大小,2例右鼻腔分别为5.0cm×3.0cm、5.4cm×3.5cm大小的新生物,软组织密度影,新生物侧上颌窦均有积液,新生物周边骨质均未见吸收象。病理检查报告均为鼻海绵状血管瘤。

  • 标签: 鼻肿瘤/治疗 血管瘤 海绵状/治疗 硬化溶液/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检查、治疗、进食)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毒副作用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佳、安全性高、疗程短且能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慢性咽炎 雾化吸入治疗 药物治疗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进行慢性泪囊炎治疗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使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随访中,术后3个月治愈率75.93%,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100%。结论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相应症状,治疗创伤小,治疗有效率高,对患者美观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窥镜 鼻腔泪囊吻合手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面部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在临床上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感染后咳嗽患儿采取家庭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感染后咳嗽患儿中选取70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5例,对参照组行基础治疗,如止咳、祛痰等;对实验组行家庭雾化治疗。分析7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为97.14%相比于参照组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为77.14%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实验组感染后咳嗽患儿咳嗽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感染后咳嗽患儿行家庭雾化治疗,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使患儿咳嗽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家庭雾化治疗 儿童 感染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8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每59例患者为一组,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性咽炎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慢性咽炎治疗药物的基础上为患者雾化吸入庆大霉素。结果采用常规慢性咽炎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采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慢性咽炎治疗过程中可以将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庆大霉素 雾化吸入 慢性咽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本院接收的90例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使用计算机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实践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辅之以综合护理,可提升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氧气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综合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26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儿雾化吸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超声雾化吸入法)和B(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各63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取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的A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患儿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速)均显著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在患儿刺激性呛咳、唇部发绀、哭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5%,显著高于B组患儿的12.7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不同雾化吸入方法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分成两组,组一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输注治疗,组二40例为观察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组给予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眼睑肿胀、睁眼困难等现象,对照组60例均出现上述现象,两组炎症反映程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行泪囊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造孔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乳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乳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理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分析其手术护理方式。结果此次入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成功率100%,经随访半年发现,患者的治疗治愈达到了96.67%(2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乳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配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升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乳术 慢性泪囊炎 手术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疗法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诊治支气管扩张的患者15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79例,对照组78例。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有助于加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雾化吸入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共550例实施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家长进行表格调查,包括患儿年龄、疾病、家长治疗认知、宣教告知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家长对治疗认知、护士宣教告知对治疗依从性影响较大,疾病因素对依从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婴幼儿雾化吸入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行为干预以及对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婴幼儿雾化治疗的依从性,还可以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与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雾化吸入 治疗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年来本医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一共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将选取的110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给药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糜蛋白酶疗法,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法。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意义,并且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探究。结果根据两组治疗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2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并且不良反应通常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比较适合小儿的肺炎治疗。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