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基质的癌(matrix-producingcarcinoma,MPC)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乳腺MPC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4岁,平均50岁。3例患者首诊时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显示12例肿瘤均为低回声结节状病变伴后方回声增强效应,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分级范围3~4A级;MRI显示12例肿瘤T1WI呈环形增强,T2WI呈高信号,BI-RADS分级范围4C~5级。12例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1.5~9.0cm,肉眼见灰白色结节状或多结节融合状肿块,界限相对较清,质地中等至硬,切面灰白、灰红,部分区域黏液半透明状;镜检显示浸润癌成分直接过度为黏液软骨样基质,无介于中间的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区;结节边缘浸润癌成分均为浸润性导管癌。11例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neu(-)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10例肿瘤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所有患者肿瘤细胞均表达S-100。12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8~30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至今,9例无瘤存活,1例术后16个月发生肺转移,1例术后8个月发生肺转移,1例术后11个月胸壁复发。结论:乳腺MPC是一类较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超声影像学特点与许多良性病变和肿瘤有所重叠,极易漏诊,而MRI诊断乳腺MPC有较高的灵敏度。乳腺MPC在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方面有显著的特征性表现。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生性癌 乳腺分泌基质的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阶段糖尿病(DM)患者采用核素肾动态显像技术对其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的评价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 90 例DM 患者予以选取,就诊区间 2019 年 10 月-2020 年 10 月。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分组,将 正常白蛋白尿患者且 UAER200 min 分别纳入 DM1 组、DM2 组、DM3 组,各有 30 例。并与正常对照组 30 例患者均予以 99Tcm-DTPA 肾动态显像检测,分析对 比各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结果:DM1 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126.2±17.3) ml/min、(512?9)ml/min 较 NC 组(83.9?0.8)ml/min、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脏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受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11C-乙酸(11C-AC)PET/CT诊断肾细胞癌的灵敏度高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但其显像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其被肾细胞癌摄取是否与细胞膜脂肪酸合成相关。方法①细胞抑制实验:培养3株肾癌细胞(786-0、ACNH和Caki-1),分别以脂肪酸合(FAS)抑制剂C75、二甲基亚砜(DMSO)预处理后加入11C-AC,30min后测细胞摄取放射性计数,并收集细胞提取液测定蛋白浓度,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AS表达。②小动物PET/CT显像:对786-0荷瘤裸鼠行11C-AC显像,测得肿瘤与软组织的靶本比(T/B),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结果786-0细胞株实验组比对照组摄取11C-AC量明显降低,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2.430±0.107和3.544±0.443(P=0.013),降低率为31.42%。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实验组FAS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ACNH和Caki-1细胞株实验组与对照组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和FAS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小动物PET/CT显示,裸鼠皮下肿瘤11C-AC摄取明显增高,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强阳性。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灶的11C-AC摄取与FAS表达有关,但不同病理类型摄取乙酸的程度不同。

  • 标签: 11C-乙酸 肾细胞癌 脂肪酸合酶
  • 简介:心血管畸形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为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孕妇将产前检查作为胎儿心脏检查的重要手段,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中孕及晚孕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孕早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拟对孕11~13+6周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胎儿超声心动图 妊娠早期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骨折行金属内固定术的患者42例(金属内固定42处),其中颈椎内固定4例,腰椎内固定5例,胫腓骨内固定20例,尺桡骨内固定13例。常规MSCT扫描后,行虚拟CT三维成像后处理。结果:虚拟CT三维成像金属伪影明显减轻,图像质量明显改善,除1例颈椎、1例腰椎、1例胫腓骨内固定有少许伪影外,其余均能清晰显示骨质,以及内固定位置、形态。结论: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显减少骨折固定术后金属伪影,改善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CT图像质量,并清晰显示其解剖关系。

  • 标签: 螺旋CT扫描 虚拟CT三维成像 骨折术后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能否通过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鉴别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与甲状腺腺瘤(thyroidadenoma,TA)。方法:对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5例FTC患者的56个结节和78例TA患者的88个结节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TC与TA间各参数的差别。结果:FTC组术前血清球蛋白水平高于TA组(P<0.05),诊断的最佳阈值为98.38ng/mL。FTC常结节更大,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多呈实性,周围多无晕环或晕环厚薄不均,内部可见钙化(P<0.05);而TA结节相对较小,内部回声多均匀,囊实性多见,周围多表现为无或存在厚薄均匀的细晕,内部多无钙化灶(P<0.05)。结节最大径的最佳诊断阈值为30.50mm。在年龄、性别、术前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etraiodothyronine,FT4)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antibody,TgAb)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antibody,TPOAb)水平、回声水平、位置、形态、边界、血流分布、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发现无囊性变、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大于3cm的实性结节,周边无或有厚薄不均的晕环,内部可见钙化,伴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升高,应警惕FTC的可能。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42例医源性股动脉PSA患者根据瘤体大小、瘤口大小、瘤颈长短、瘤颈部血流速度及患者情况,选择局部压迫法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进行治疗。结果:19例瘤体体积及瘤口直径较小、瘤颈长度较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全部成功压闭;23例瘤体体积及瘤口直径较大、瘤颈长度较短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法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治疗1或2次,瘤腔成功闭合。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法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治疗医源性股动脉PSA安全实用,可作为经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术所致医源性PSA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动脉瘤 假性 股动脉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凝血酶
  • 简介:目的肾细胞癌(RCC)的诊断主要依赖传统影像学检查,但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有研究指出,11C-乙酸(11C-AC)在RCC的原发病灶中存在高摄取,而另一项类似研究则认为RCC的摄取与正常肾实质相仿。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肾占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单发占位者分别行20min11C-ACPET动态采集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DG)、11C-ACPET/CT局部静态显像,勾画肾占位及健侧肾实质感兴趣区(ROI),以靶本(T/B值)比值为指标,定义T/B比值〉1为阳性,≤1为阴性。观察肾占位放射性摄取特征和动态曲线差异,并比较两种示踪剂诊断RCC的阳性率。结果34例肾占位者中,26例手术、8例穿刺。其中26例为RCC,11C-AC和18F-FDGPET/CT诊断RCC的阳性率分别为88.5%和3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动态显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显示,RCC与良性病变的放射性计数达峰时间及曲线走势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11C-ACPET/CT显像探测R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18F-FDG。TAC可能有助于肾占位性质的鉴别。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11C-乙酸 肾占位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基于体积参数的蛋氨酸(methionine,MET)PET显像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6例胶质瘤患者的METPET图像并以此图像数据为基础计算相应的体积参数。结果:基于METPET图像的体积参数在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分级的胶质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当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时,WHOⅡ级与Ⅲ级胶质瘤之间体积参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基于METPET的代谢体积参数对胶质瘤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实际应用时应注意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等特殊摄取情况。

  • 标签: 蛋氨酸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胶质瘤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影像组学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与侵袭性蛋白质的关系.方法:通过已有影像组学系统,选择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的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淋巴结转移预测,并获取病灶组织,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筛选侵袭性蛋白质,用Person统计法分析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蛋白质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超声影像组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6.7%.4种蛋白质与19项特征呈极强相关,5种蛋白质与23项特征呈强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的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灶组织侵袭性蛋白质相关.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影像组学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