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58岁,绝经7年。腹胀3个月,病程中患者有时有低热,37.8℃左右。体检:下腹部触及实性肿块,边界尚清,活动度欠佳,质地韧。肿瘤指标:CA125为313.40U/mL,NSE为29.57ng/mL,HE4为155.30pmol/L。CA199、CEA、AFP均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卵巢肝样癌 CA125 CA199 实性肿块 肿瘤指标 肝肾功能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82岁,已婚已育。患者半月前因少量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右附件包块",本院门诊以"附件包块"收治入院。体格检查:下腹部稍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下腹部扪及平脐肿块。妇科检查:右附件可及肿块最大径约15cm,活动尚可,稍有压痛;左侧附件无异常。患者肿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卵巢BRENNER瘤 交界性 附件包块 医院就诊 阴道流血 体格检查
  • 简介:患者女性,61岁,因腰椎间盘突出入住本院骨科病房。常规妇科超声检查发现右中下腹以巨大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占位病变,上界位于脐上30mm,大小约145mm×74mm×120mm,形态欠规则,部分边界欠清,内见不规则的中高回声(45mm×46mm×49mm)(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中高回声内见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0.61。子宫大小为36mm×24mm×38mm,子宫内膜厚3mm,肌层回声均匀。右侧卵巢显示不清,左侧卵巢大小为18mm×12mm。子宫直肠窝未见游离无回声区。超声诊断:右中下腹囊实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卵巢来源,恶性肿瘤不能排除。腹盆腔增强CT见右中下腹部巨大囊实性占位影,大小为86mm×103mm,增强后实性成分可见明显强化,提示右中下腹囊实性占位:首先考虑胚胎源性肿瘤,具有恶性倾向;相关血清肿瘤标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CA199、CA125、CA153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TSGF)等均在正常范围。手术中见右中下腹一巨大囊实性肿块,最大径约150mm,与回盲部、小肠、大网膜多处致密粘连,肿瘤底部位于右侧附件下方,肝脏无转移灶,无腹腔积液,行肿块切除术。考虑肿瘤为胚胎来源,送冷冻检查,报告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以甲状腺肿为主。组织病理学报告:巨检(右附件)灰红结节1个,大小为105mm×95mm×50mm,切面呈囊实性,内含灰红色清亮液体。诊断:右附件卵巢甲状腺肿(图2)。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超声表现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Doppler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半年前右下腹钝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发热。此后反复发作,考虑慢性阑尾炎。近日因右下腹痛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6.2℃,腹平软,右下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白细胞数计数8.18×109/L,中性粒细胞87.4%,淋巴细胞12.6%,癌胚抗原2.58ng/mL(参考值:0-5.20ng/mL),甲胎蛋白3.2ng/mL(参考值:0~10.5ng/mL),超敏C反应蛋白50.6mg/L(参考值:0-8.0mg/L)。超声检查:右下腹见椭圆形无回声团块(图1),大小为73mm×34mm×31mm,外形欠规则,边界清晰,其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下腹囊肿,性质待定。CT平扫+增强示右下腹囊性占位,大小约2.9cm×3.7cm。结肠镜见盲肠腔外隆起物,考虑来源于阑尾。临床术前诊断:回盲部占位,阑尾黏液囊腺瘤可能。入院第5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肿大,长9cm,最宽处3.6cm,阑尾与末端回肠系膜粘连。因考虑阑尾肿瘤,行回盲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阑尾黏液囊肿(appendicealmucocele,AM)(图2),慢性结肠炎伴淋巴组织增生及出血。

  • 标签: 阑尾黏液囊肿 声像图表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后方回声增强 回盲部切除术 淋巴组织增生
  • 简介:患者女性,68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4d入院。查体示双乳对称,无乳头内陷及歪斜,挤压无溢液,右乳外侧可扪及约2cm×1.5cm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活动一般,无压痛,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灰阶超声显示左侧乳腺大小为20.9mm×14.5mm椭圆形团块,水平位生长,边缘见小分叶,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见钙化灶,后方伴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团块内部稀少点状、条状血流,血管较纤细(图2)。声弹性成像显示团块内部大部分为代表低应变的红色,弹性评分4分(图3)。团块周围乳腺组织无明显结构扭曲,无导管扩张、无水肿,Cooper韧带无改变。超声提示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4C类。行右乳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术中显示病灶呈灰红色。术后石蜡病理示肿瘤细胞梭形、短梭形,不规则散在花边样成骨现象,病理诊断乳腺骨肉瘤(图4)。术后行全身骨扫描,未发现骨骼系统的骨肉瘤征象。

  • 标签: 乳腺原发性骨肉瘤 超声表现 肿块扩大切除术 BI-RADS 声弹性成像 超声显示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车祸外伤入院。自诉左上腹及左侧腰部无明显不适。常规超声检查示:肝、脾大小形态正常,脾门与左肾之间可见无回声团块,大小约40mm×29mm,边界清,内透声佳(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无回声区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湍流彩色血流信号,与脾动脉相连(图1B)。脉冲多普勒超声无回声区内探及单相的收缩期动脉频谱(图1C)。超声提示:脾门处无回声囊性团块,考虑脾动脉瘤。CT检查示脾门脾动脉见一38mm×28mm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其内显著增强,强化均匀,与脾动脉相仿,提示脾门脾动脉瘤(图2),术中证实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瘤及脾切除术。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脾动脉瘤 诊断
  • 简介:卵巢肝样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学特征与肝细胞癌类似,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卵巢占位并伴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升高。到目前为止,仅有20例报道[1]。本文报道1例经超声检查的卵巢肝样癌且不伴血清AFP升高者。

  • 标签: 肝样癌 卵巢 甲胎蛋白 超声
  • 简介:十二指肠神经鞘瘤是一种发生于十二指肠的胃肠道型神经鞘瘤,为间叶来源良性肿瘤的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恶变概率较低。在术前影像学诊断过程中,胃肠道型神经鞘瘤较为罕见,且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极为相似,误诊率较高。因此,提高影像科医师及临床医师对胃肠道型神经鞘瘤,尤其对十二指肠神经鞘瘤的认识非常重要。

  • 标签: 神经鞘瘤 影像科医师 临床医师 影像学诊断 术前影像学 误诊率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尿毒症期)于2001年4月28日行尸肾移植术,术后一直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2011年7月19日来院体检。超声检查所见:双肾萎缩。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两肾仅显示点状彩色血流。左肾大小约7.1cm×2.6cm×3.3cm,包膜不光整,

  • 标签: 移植肾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慢性肾小球肾炎 Doppler 肿瘤
  • 简介:胶质肉瘤是一种较罕见的中枢系统肿瘤,通常被认为是胶质母细胞瘤的变种,具有神经胶质和间质双向分化的特征.其胶质成分与胶质母细胞瘤非常相似,间质成分多来源于成纤维细胞,因此最常见的类型类似于纤维肉瘤或所谓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现报道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伴发胶质肉瘤1例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认识.

  • 标签: 神经胶质肉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23岁。入院前10天呕血1次,色鲜红,解柏油样便4次,伴头晕、乏力。近1年体质量减轻15kg,无腹痛,无发热。体格检查示:患者皮肤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左侧腹扪及6cm左右肿块,质硬,边界尚清,较固定,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3.69×1012/L,血红蛋白104g/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antigen19-9,CA19-9)(-),CA125(-),CA724(-),大便隐血(-)。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胃恶性间质瘤 超声诊断 糖类抗原19-9 CA19-9 体质量减轻
  • 简介:2014年国家级妇产科超声临床与进展学习班暨第3期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中国培训项目将于7月31日-8月2日在上海举办,由周毓青主任负责组织、ISUOG理事会常委GeorgeSHYeo教授指导。同时邀请国内外著名教授AndrewMclennan、常才、李丽蟾、严英榴、雷凯荣、沈国芳、牛建梅、应涛等任课。

  • 标签: 妇产科超声 培训项目 国家级 学习班 信息 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