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不同权重迭代低剂量CT 扫描体中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可行性。方法应用 CT 在不同迭代(0%、 20%、40%、60%、100% )条件下扫描含有大小 3mm、5mm 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胸部体。由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在肺 窗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并比较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结果 主观评价 80%及 100%的迭代主观评分较 0、 20%、 40%、 60% 低。随迭代权重增加,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以 0%为参照,分别降低 33.3%、 59.3%、 78.1%、 90.4%、 97%。不同 迭代权重的图像平均噪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迭代权重增加,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没有明显影响;实 验条件下可以在低剂量条件下发现微小磨玻璃密度结节。

  • 标签: 迭代重建 磨玻璃密度结节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乂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创正压通气( N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 6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治疗),平均每组 31例。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6.8%,高于对照组的 80.6%( P<0.05);病死率 0.0%,小于对照组的 12.9%( P<0.05)。治疗前 2组心率( HR)、呼吸频率( RR)、 pH值、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指标、提高治疗效率并减少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呼吸衰竭 急诊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是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精确、创的影像学技术识别易损斑块,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非常必要。目前,创性影像学方法不仅可观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及对动脉硬化斑块的成分进行评价,还可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本文就超声、MSCT、MRI、PET、免疫闪烁成像等创性影像学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评价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 易损斑块 影像学
  • 简介:患者,男性,44岁。3个月前因发热诊治过程中发现心脏杂音,近期出现活动耐量下降而就诊。查体:发育正常,唇、甲发绀,心前区隆起,心界不大,心率齐,80次/min,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P2增强,伴固定分裂。实验室检查:指尖氧饱和度96%。心电图: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①右心房室明显增大,房间隔下部见一回声缺失约26mm(图1),左向右分流。②三尖瓣冗长、累赘,其上可见数枚条絮状回声,瓣口中度三尖瓣反流,并可见隔叶体根部细束穿梭血流(图2)。结论:先天性心脏病,Ⅰ孔型房缺(左向右分流),三尖瓣隔叶细小裂缺,三尖瓣条絮状回声伴中度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1mmHg)。

  • 标签: 经胸超声心动图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三尖瓣反流 左向右分流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