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宫颈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测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手术治疗为初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参数、术后治疗。结果:对比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病灶血流灌注与宫颈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宫颈癌病灶血流灌注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间质侵袭深度〉10mm有关(P<0.05)。宫颈癌患者的血管形成指数(VI)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P<0.05)。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血流信号丰富者及血流不丰富但VI>3.97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比值比(OR)为12.5,95%CI:2.92~53.48。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VI与病灶血流灌注丰富可作为预测早期宫颈癌术后是否应用辅助治疗的重要参数

  • 标签: 宫颈肿瘤 血管生成 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 简介:近年来,血管造影技术进展迅速,这与介入放射学、现代肿瘤学、外科学及血管外科学等学科发展迅猛有关。本文初步报道我院引进德国西门子ArtisFA125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后,从2008年1月-2009年6月所作的380例周围血管造影、造影后插管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及保守治疗情况,以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血管造影技术水平。

  • 标签: 周围 血管造影术 介入
  • 简介:目的:探讨平扫CT密度及其直方图参数对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与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分析18例少脂肪肾AML、15例肾嫌色细胞癌、1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平扫CT图像,测量并计算平均密度及其直方图10%、25%、50%密度,以及10%/平均密度比值,比较以上参数在少脂肪肾AML与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之间的差异,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少脂肪AML与后两者的鉴别诊断,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诊断效能的优劣。结果:少脂肪肾AML的平均密度及其直方图10%、25%和50%密度均显著高于肾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但10%/平均密度比值无差异。以平均密度及其直方图10%、25%和50%密度鉴别少脂肪肾AML与肾嫌色细胞癌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80、0.76、0.78和0.82,各参数效能无明显差异;鉴别少脂肪肾AML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AUC为0.69、0.70、0.68和0.72,各参数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扫CT密度及其直方图参数有助于鉴别少脂肪肾AML与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但诊断效能仍有待提高。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直方图 肾细胞癌 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简介:目的:分析128层CTA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行腹部血管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128层CTA,分析128层CTA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4例中18例为腹部动脉系统疾病,包括腹主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瘤1例,肝动脉瘤2例,脾动脉瘤2例,肝总动脉钙化狭窄1例,腹主动脉钙化狭窄2例,髂动脉钙化狭窄2例,肾动脉钙化狭窄3例,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4例。2例下腔静脉系统疾病,包括下腔静脉瘤1例,下腔静脉血栓1例。4例门静脉系统疾病,包括门静脉癌栓2例,门静脉高压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结论:128层CTA可准确诊断出腹部血管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 血管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肠道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特点,初步探讨CEUS诊断肠道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6例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利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取肿瘤组织及瘤旁肠壁的定量参数。结果:CEUS显示26例患者肠道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均为不均匀性增强,7例病灶局部可见造影剂无充填区。以高增强为主,23例(88.5%)病灶表现为高增强,17例(65.4%)由病灶周围开始向心性增强;以快速消退为主,22例(84.6%)显示造影强度持续时间较短,较早消退。肿瘤组织与瘤旁肠壁的起始-达峰时间(ATP)和绝对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CEUS表现,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可动态观察肠道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CEUS对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道肿瘤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之一,能客观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乳腺弹性应变比、面积比和直径比等在区分良恶性肿块方面的文献,就声弹性成像半定量参数的诊断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参数
  • 简介:女,61岁,2013年1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症状,活动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X线正位片示右下肺大片状高密度影(图1),考虑肺内占位性病变。上腹部MRI平扫见右下肺占位性病变,T1WI、T2WI呈高信号(图2,3),压脂呈低信号(图4),考虑脂肪瘤。查体: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血常规无异常。胸腔镜手术示右侧胸腔无明显粘连,

  • 标签: 脂肪瘤 纵隔肿瘤 诊断
  • 简介: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reactivity,CVR)是指脑血管在各种舒张或收缩因素的作用下能够舒张或收缩的能力,扩血管反应性可用来评价脑血管储备能力。目前对脑血管调节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检测脑血管反应性对评价脑血管调节功能以及对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脑血管反应性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脑血管反应性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VEGFR2)微泡造影剂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靶向VEGFR2超声微泡,免疫荧光法检测微泡与抗体的结合。建立裸鼠HepG2肝癌皮下种植瘤模型,随机分成靶向组(n=5)和非靶向组(n=5),经尾静脉团注相同剂量靶向微泡或非靶向微泡,录像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注入造影剂5min后利用高声压爆破技术清除肿瘤内部微泡,比较爆破前后两组造影图像灰阶强度的下降,估计靶向微泡在体内与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靶向造影剂和非靶向造影剂均表现为裸鼠皮下瘤的显著增强,但TIC显示两组间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40.4±200.9)dB?svs.(2796.8±452.3)dB?s,P=0.001];微泡爆破后靶向组灰阶强度降低显著大于非靶向组[(7.61±2.20)dBvs.(3.74±1.40)dB,P=0.010]。结论:靶向VEGFR2微泡造影剂在体内能显著增强肿瘤血管成像,可作为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的较可靠分子影像学探针。

  • 标签: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微泡 HepG2肝癌模型 肿瘤血管生成 超声分子成像
  • 简介:新型血管栓塞剂的研发一直是介入放射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1985年我国学者首次将中药白及作为血管栓塞剂以来,中药栓塞剂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起来,目前相关的文献报道也较多,现将已报道的中药栓塞剂做一综述.

  • 标签: 栓塞 治疗性 中草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希望可以为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提供良好的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对策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对策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结果护理实施之后,临床治疗成功率的比较当中,观察组的 98.0%显著要高于对照组的 75.0%,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 P< 0.05)。结论急诊护理对策使用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治疗当中,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让患者可以早日恢复,保证生命安全。临床上具备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 心脑血管疾病 昏迷患者 急诊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整理,评估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再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50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者中,存在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患者为34例,总发生率为6.80%,依次为药物剂量用法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合理>忽视禁忌证>配伍不合理>抗菌药使用不合理。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频繁出现,应逐步增强重视度,通过用药监管的方式,降低或预防用药不合理问题。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常见问题 整改措施
  • 简介:血管中流动血液的MR信号取决于其流速,这些流动的血液和周围组织有着明显的MR影像差异,根据这一现象可用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也可用于其流速的测量.目前,这种不用造影剂的非侵入性MRA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简单介绍MRA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 标签: 血管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SonoLiver软件在甲状腺肿瘤超声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甲状腺肿块(恶性88例、良性70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定量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以病灶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vascularpattern,DVP)参数成像,比较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各参数及DVP参数图有无差异。结果: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相对峰值强度(maximumintensity,Imax)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恶性肿瘤的相对上升时间(risingtime,RT)、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快于良性肿瘤,相对平均渡越时间(meantransittime,mTT)慢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DVP参数图有显著性差异,72例(81.8%)恶性肿瘤表现为病灶感兴趣区内大部分呈紊乱不规则团块状或分散的斑片状红色/黄色填充;59例(84.3%)良性肿瘤表现为病灶感兴趣区内大部分呈较单一的红色或黄色填充。结论:SonoLiver造影分析软件获得的定量参数和构建的DVP参数图可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造影 应用
  • 简介: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RI,mpMRI)已成为前列腺癌检出、分期、指导活检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由于MRI技术的复杂性,诊断具有较强的经验依赖性。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技术可进行多变量分析,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断效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分析。基于mpMRI的前列腺癌CAD系统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经验,简要介绍CAD在前列腺癌mpMRI诊断中的进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诊断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及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7例,均采用GELightspeed16层CT扫描机,行双期增强扫描,并行MPR、MIP及VR。结果:7例肺隔离症患者中,6例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位于右下叶;5例为叶内型,2例为叶外型;异常供血动脉5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4例,不规则形3例;血管重建中7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对诊断肺隔离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隔离症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影像学的表现和征象。方法:选取 50例已被确诊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患者,并根据其 CT、 MRI和病理学资料分析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征象。结果:多发低密度结节是 CT平扫的主要表征,其内部的低密度区多为清晰可见;后动脉期的加强,可以使肿瘤周边得到强化,但没有强化中央更低密度区。结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具备一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详细信息有赖于 CT和 MRI的检查。

  • 标签: 肝脏 上皮痒血管内皮瘤 磁共振
  • 简介:目的:通过超声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检测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并探讨其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经CT或MRI扫描证实均患脑血管病,并行HCY浓度检测和颈动脉弹性参数的检测。结果:随着脑血管病患者HCY浓度升高,超声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t?)、增大指数(A1)、顺应性(AC)、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0),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管病组HCY浓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Ep、β、PwV8、AI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脑血管病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与颈动脉弹性参数β、Ep、PwVβ、AI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结论:E-Tracking技术可以较早、间接地反映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脑血管病组HCY浓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Ep、β、PwVβ、AC的相关性比颈动脉IMT的相关性更好;颈动脉弹性参数可以反映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

  • 标签: 超声检查 脑血管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
  • 简介:目的:评价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和/(或)MRI平扫、头颈CTA和/(或)MRA,颈部、脑血管超声及DSA,170例发现不同程度脑梗死.163例无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病史;-22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结果:185例中,颈动脉、椎动脉和/(或)颅内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狭窄者156例,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51例、53例、32例、20例,其中颈总、颈内动脉狭窄分别为8例、41例,椎动脉狭窄52例,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狭窄分别为19例、24例、12例,43例颅内外血管2处以上存在狭窄,25例并可见大小不同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8例重度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术后供血动脉直径恢复正常.29例DSA检查阴性,颅内外血管均不存在狭窄.结论:DSA能够能准确判断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位置,评估狭窄的程度,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256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256层CT血管造影资料。结果:60例中35例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其中23例为肠系膜动脉狭窄,12例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的血管造影均能清晰显示出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以及该血管分布区肠管的扩张积液、肠壁的水肿增厚。结论:256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能准确快速地检出肠系膜血管病变,安全、简便、创伤小、费用低,能直观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供血区域,为手术提供较准确的定位,还有助于与其他导致腹痛的疾病鉴别。

  • 标签: 肠系膜动脉 肠系膜静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