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病例人群调查和研究,得出狂犬病预防的对策。方法:对 408 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 408 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得出年龄分布多集中在 10 岁—— 50 岁,其中占 58.59% ;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农民居多,占 56.36% ;时间分布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夏季最多,高达 39.95% 。结论: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对策是加强狂犬病预防教育,狂犬病暴露后做到规范处理,在狂犬病暴露高发区要加强基础免疫。

  • 标签: 狂犬病 预防 流行病 教育 免疫
  • 简介:摘要:在我国,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到心理,再到社会的转变,对医学理论进行预防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也随之逐渐改变。对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基因多态性研究等带给预防医学的生机进行研究,并对在新世纪中预防医学所面临的困境挑战进行探讨。

  • 标签: 预防医学,困境,挑战,机遇
  • 简介:摘要:分析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处理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者中17例为牙根尖周病,16例为龋齿,8例为牙周病,16例为牙髓病,3例为其他疾病,经对症治疗,56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6.67%。结论:常见口腔疾病包括牙根尖周病、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通过临床诊断采取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口腔健康。

  • 标签: 口腔内科 疾病诊断 口腔疾病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龙口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种类、原因及其高发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龙口社区 300 名老年人的个人一般情况易发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全部 300 名社区老年人中,有 168 名老年人在冬季为疾病高发期。结论:老年人患病常受季节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在老年人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对社区老年人有针对性地治疗,并全面开展卫生宣教活动,减少老年人季节性发病。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常见疾病
  • 简介:MSCT薄层扫描处理技术在骨折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复杂性骨折。二维(2D)与三维(3D)后处理图像可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减少漏诊和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遇到不少MSCT及其后处理图像中出现骨折假象,文献对此也有报道。本文对MSCT后处理图像中骨折假象的表现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折
  • 简介:Orex-PcCR1417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台式数字影像系统.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Orex-PcCR1417扫描仪;PcCR1417软件包(包括操作扫描仪的扫描仪接口软件,Hipax软件包,或支持DICOM3.1标准的X线图像读取软件包).

  • 标签: CR1 系统使用 处理 X线图像 X线影像 影像板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不典型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急性阑尾炎的MSCT原始数据,行薄层重建,并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行MPRCPR,以观察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结果:MPRCPR均能清晰、直观显示急性炎症阑尾周围情况,CPR还能显示炎症阑尾全貌;其中12例均表现为阑尾增粗、积液,5例可见阑尾周围炎,5例可见阑尾粪石嵌顿。结论:MSCT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能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 标签: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并在社区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分析,并对控制社区疾病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索。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疾病控制工作的程度、人员情况、经费状况以及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完成疾病控制工作的程度为 74.9% ,疾病控制所支出的费用占总费用的 5.9% ,疾病控制工作人员为 5.8 人,所占比例为 11.3% ,这些工作人员的学历大多在高中以下,没有医学背景和没有职称的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26.3% 、 10.9% ;社区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工作没有统一的业务指导与工作规范。结论制约社区开展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不足的经费投入,没有统一性的业务指导。所以,一定要转变工作观念以及提高思想认识,加大队伍建设与经费投入,规范指导,明确职责。

  • 标签: 传热病,社区,控制,预防,规范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特点,为社区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自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一年以来收治的 678 例传染病患者,对其进行分类建卡、统计、问卷以及简单提问,分析社区中传染病的特点。结果:病毒性肺炎占 68.14% ,流行性感冒占 18.14% ,同时儿童是社区传染病中的高位人群。结论:社区传染病应该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及时的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预防免疫接种,进行教育传播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

  • 标签: 社区传染病 特点 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
  • 简介: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科影像信息的采集摄取和处理已全面数字化.目前CR、DR成像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技术检查图像由传统的模拟成像转向了数字化成像.由于图像的数字化,可以对原始图像信息进行多方面的调节处理,使采集到的信息根据需要进行显示,使图像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目前,CR成像设备使用比较广泛,软硬件开发更加成熟,图像处理软件内容比较丰富.CR系统功能很多,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作用?如何将这些开发功能适当搭配?将图像内容调节到最佳水平,是我们在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标签: CR 图像后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儿童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精细化护理干预组各57例儿童,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精细化护理干预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探讨两组儿童一类、二类疫苗接种概率、遵医依从性Frankl依从量表评分。结果精细化护理干预组一类疫苗概率98.25%,二类疫苗接种概率73.68%,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精细化护理干预组儿童遵医依从性Frankl依从量表评分(3.47±0.34)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价值显著,可明显提高儿童一类、二类疫苗接种概率、遵医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干预 儿童预防接种 护理效果 遵医依从性 满意度 影响价值
  • 简介:随着CT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造影剂的使用已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必不可少的诊断性药物,CT增强扫描所采用的碘造影剂较为安全、可靠,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因为静脉注射速度快,碘造影剂浓度高,由于个体差异,有极少数特异质的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甚至突然死亡,如何预防和减轻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CT扫描 碘过敏 中西医结合防治
  • 简介:IDL是一种目前在国外流行的交互式数据语言.与现有的一些著名计算机语言相比,IDL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深受国外医学图像处理专家的厚爱,它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IDL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本文对IDL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交互式数据语言 医学图像处理 可视化 数据类型 结构化语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方法:挑选了8例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及PET全身影像,经过ps软件处理,最终进行图像的输出,获得的PET和CT融合图像。结果:CT影像经过PS软件处理之后图像更加清晰。结论:为了能够从医学影像中获得更多的生物信息,需要对医学影像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 标签: 数字图像 医学 影像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非实性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这类结节常缺乏特征性而难以确诊,因此患者比较焦虑,医师的处理也多样化、不规范。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肺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肺内非实性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遵循指南,正确处理这类结节,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影
  • 简介:摘要: 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 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 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
  • 简介: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影像诊断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扫描数据经多种方法处理重建出人体器官多平面、三维立体以及空腔器官内表面图像。本文结合87例胸部扫描患者的CT轴位资料,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开发潜能。

  • 标签: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图像后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囊肿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的原因相关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过程中引流液染有胆汁的肝囊肿患者9例,均行囊腔造影,3例引入留置导管后即抽吸出浅绿色黏液样液体,3例抽净囊液后稍加负压即抽出浅绿色液体,2例注射无水酒精15min后抽出浅绿色浑浊液体,1例置管后持续抽吸出浅绿色黏性液体。结果:5例改变操作技术(抽吸囊液注射酒精时轻柔缓慢、勿加压)、3例调整导管位置、1例延长留置导管引流时间(10d)后,胆汁性引流液消失,继续硬化治疗。结论:肝囊肿穿刺置管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可能与囊内压改变、囊壁损伤和侧孔位置不当有关,应经导管行囊腔造影,确认无胆管显影,通过消除负压吸引、加压注射,调整导管位置盘曲张力,延长引流,待引流液胆汁消失变清亮,再继续行囊腔硬化治疗。

  • 标签: 肝囊肿 硬化疗法 胆汁性引流液 原因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