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ropeanCommitteeon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EUCAST)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微量稀释法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分别用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检测116株曲霉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白芬净和米卡芬净敏感性,比较两种方法基本符合率、药敏符合率、极重大误差率和重大误差率。结果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116株曲霉药敏检测基本符合率为96.3%~100%。两方法检测烟曲霉伏立康唑药敏符合率98.8%,重大误差为1.2%,极重大误差率为0。烟曲霉和黑曲霉两性霉素B以及烟曲霉和黄曲霉伊曲康唑药敏符合率均为100%,重大误差率和极重大误差率均为0。结论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良好致性。

  • 标签: 曲霉 EUCAST CLSI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有效浓度
  • 简介:目的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疑似非淋球菌尿道炎泌尿生殖道标本130份,分析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疗效。方法130份标本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试剂盒(比色法)(MycoplasmaIST2)进行支原体检测、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30份标本,检出支原体共59份,检出率为45.4%。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uu联合Mh阳性率分别为42.3%(55份)、1.5%(2份)和1.4%(2份)。uu对抗菌药物敏感率分别为多西环素(100)、四环索(98.2%)、交沙霉素(89.1%)、克拉霉素(87.3%)等。耐药率最高环丙沙星(73.4%),其次氧氟沙星(47.3%)。结论在支原体导致非淋球菌尿道炎,主要由uu引起(93.2%,s5/S9);临床治疗推荐使用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肠结核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例肠结核患者、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皮试(TST)和T-SPOT.TB检测。结果13例肠结核、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TST阳性分别为7例、3例和3例,T-SPOT.TB阳性分别为12例、5例和4例;TST检测活动性肠结核灵敏53.8%(7/13),特异85.0%(34/40)。TST和TSPOT.TB方法用于检测肠结核灵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POT.TB方法可以作为肠结核诊断个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酶联免疫斑点法 结核菌素皮试 克罗恩病 肠结核 结肠息肉
  • 简介:近年来,由各种原因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如念珠菌菌血症已跃居医院致死性血流感染第1位,侵袭性曲霉病已经成为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受者等重症免疫受损(immunocompromise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1-2].此外,些少见病原真菌,如毛孢子菌、镰刀菌、赛多孢菌、接合菌等引起感染也逐渐见诸报道.因此,深部真菌感染防治已经成为目前医学实践十分重要课题.

  • 标签: 深部真菌感染 实验室诊断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评价MicroScanWalkAway96Plus(MSW)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鉴定与预警指导价值。方法同时用PCR法和MSW系统检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验室保存8l株CRE。以纸片扩散法和PCR法为金标准,比较该分析仪器CRE菌株鉴定及预测是否产碳青霉烯酶可靠性。结果MSW判定CRE符合率为69.1%(56/81).PCR检测有48株细菌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仪器法检测这些菌株时,高级专家系统(AES)预测产碳青霉烯酶灵敏为93.8%,特异为42.4%,阳性预测值为70.3%,阴性预测值为82.4%,准确为72.8%。结论MSW系统CRE具有较强检测能力。

  • 标签: 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仪器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高级专家系统
  • 简介:2017年6月14日路透社DivyaGrover:强生公司宣称,他们研制试验性抗流感病毒药中期试验结果显示能显著减低流感患者体内病毒载量。该试验目的检验该药(pimodivir)单用或与奥司他韦联合治疗急性非复杂性季节性流感疗效。

  • 标签: 流感药物 强生公司 联合治疗 试验性 中期 研制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杀菌能力,寻求有效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PDRPA多黏菌素β单药最敏感;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他啶、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活性增强最显著(P〈0.05);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头孢他啶与氨曲南、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表现出部分菌株抗菌活性增强。结论PDRPA进行个体化MCBT可能有助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PDRPA选择。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或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观察。

  • 标签: 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MRSA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05年1—6月65株社区感染MRSA及60株医院感染MRSA,应用多重PCRMRSA染色体Dlec基因盒(staphylococcalcassettechromosomeSCCmec)分型及杀白细胞毒素(PVI。)基因检测,应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25株MRSAmecA基因阳性,其中SCCmecII型1株,SCCmecⅢ型120株,SCCmecⅣ型3株,未分型1株;未发现携带PVL基因MRSA。携带SCCmecII型、SCCmecⅢ型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而携带SCCmecⅣ型菌株除8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外,其他类别的抗菌药敏感。结论本院分离MRSA以SCCmecⅢ型为主,发现SCCmecIV型CA-MRSA,但不携带PVL基因;携带SCCmecⅡ、SCCmecⅢ临床分离株耐药严重。

  • 标签: 社区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毒素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
  • 简介:目的探讨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基因)表达与肠球菌致病性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自我院住院或门诊患儿分离152株致病性肠球菌Esp基因。结果152株肠球菌98株检出Esp基因,占64.5%;30株粪便分离非致病性肠球菌均未检出Esp基因(P〈0.01);粪肠球菌、屎肠球菌Esp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和28.1%,粪肠球菌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1);152株致病肠球菌来自不同感染部位,尿液、阴道分泌物、痰液、血液和脐分泌物标本Es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3.7%、55.6%、50.0%、43.0%和33.0%,住院患儿标本中分离致病性肠球菌Esp基因阳性率为75.0%,明显高于门诊患儿阳性率37.5%(P〈0.001)。结论肠球菌Esp基因在肠球菌宿主细胞黏附定植以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肠球菌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 儿童
  • 简介:寨卡病毒感染诊断可采用分子和血清学试验。实时反转录PCR(rRT-PCR)方法快速特异性高,因此更为适用。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病1周后血清检测不到寨卡病毒RNA。最近有报道称,先前方法改进后可以在发病后至少2周患者尿液检测到寨卡病毒RNA。

  • 标签: 病毒检测 寨卡 临时指南 尿液 病毒RNA 美国
  • 简介:球孢子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很难培养到病原菌,因此该疾病诊断困难。目前常用诊断方法检测脑脊液球孢子菌抗体,但在部分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常常检测不到抗体。球孢子菌抗原(CAg)检测真菌性脑膜炎检测另一手段,其诊断可靠性有待进一研究。目前检测CAg试剂盒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者曾在尿液中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球孢子菌 抗原检测 脑膜炎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法 真菌性脑膜炎 试剂盒
  • 简介:目的了解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Ⅰ类整合子存在情况,分析整合子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关系。方法测定194株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兼并引物PCR方法,扩增整合子5’保守区整合酶基因,阳性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I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44株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检测出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比整合子阴性菌株高。结论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强,Ⅰ类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性相关。

  • 标签: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整合子 整合酶 耐药性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就应对传播寨卡病毒蚊虫新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包括蚊虫进行基因修饰以及使蚊虫携带细菌以抑制蚊卵孵化。WHO表示,其专家团队已经目前5种应对伊蚊策略进行了评估。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试验研究 病毒 寨卡 传播 蚊子
  • 简介:目的检测血液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高黏液(HM)表型、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82株,黏液丝试验检测HM表型。PCR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和7种常见毒力基因(rmpA、rmpA2、aerobactin、mrkD、iroN、magA、wcaG),利用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形成。毒力分数(毒力基因个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组间比较采用卡检验。结果82株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黏液丝试验阳性占31.7%(26/82),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阳性率为40.2%(33/82),二者均阳性24株,阳性率为29.3%(24/82),毒力分数第50百分位数P50为2。HM表型与非HM表型菌株中高毒力荚膜血清型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和16.1%(9/56),毒力分数P50分别为5和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毒力分数P50为5.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K1/K2/K57型毒力分数与K5/K20/K54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表型菌株和非HM菌株形成生物膜阳性率分别为50.0%(13/26)和73.2%(41/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形成生物膜阳性率为60.6%(20/33),不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K54菌株形成生物膜能力最强,阳性率为6/8。结论致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种强毒力和(或)生物膜阳性菌株,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广泛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高黏液表型 荚膜血清型 毒力 生物膜
  • 简介:目的调查肠杆菌科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基因)现状、基因型以及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PCR法125株肠杆菌科细菌(80株大肠埃希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PMQR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检测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并阳性菌株做接合试验,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喹诺酮类和其他抗菌药物MIC。结果125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12.8%)qnr基因阳性,其中8株携带qnrS1基因,8株携带qnrB6基因;另检出15株(12.0%)携带aac(6’)-Ib-cr基因。20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I类整合子。26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中有12株接合成功,典型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7株接合成功。与受体菌相比,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对接合子MIC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存在PMQR基因流行,PMQR阳性菌株可同时携带整合子基因,这些耐药基因均具有水平转移特性,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肠杆菌科 喹诺酮类 质粒 耐药性 细菌 I类整合子
  • 简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快速诊断仍然存在挑战,作者等使用酶免疫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以便该试验直接用于靶器官标本检测99例高危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中58例患者为确诊或拟诊侵袭性肺曲霉病)使用酶免疫方法检测BALFGM含量并分析其结果。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肺曲霉病 血液系统疾病 半乳甘露聚糖 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AmpC酶可以水解头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其抑制作用差。ESBLs可以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能水解头霉素类,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目前推荐使用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或头孢泊肟并检测其与克拉维酸之间协同作用以确定对上述头孢菌素耐药菌株是否产ESBLs。但由于克拉维酸可诱导细菌产生AmpC酶,该酶可以水解上述头孢菌素,

  • 标签: AmpC酶 肠杆菌科细菌 ESBLS 纸片扩散法 第三代头孢菌素 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致性,评价新型基于银盐扩增技术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月2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体温〉37.5℃,具有流感样症状患者,同时采集双份鼻拭子标本。采用IMMUNOAGCartridgeFluAB试剂盒(简称AGl法)与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简称CV法)同时检测,并作PCR检测以确证。结果共检测患者91例,AGl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3例;CV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其中弱阳性3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0例,其中弱阳性4例;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阳性8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60例。AGl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87.5%,特异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88.3%,特异100%。CV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87.5%,特异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83.3%,特异100%。AGl法与CV法两种抗原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符合率100%,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符合率94.3%。结论两种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方法致性较好,AGl检测法可以减少针对弱阳性标本的人为判读误差,可应用于流感早期诊断。

  • 标签: 流感 快速抗原检测 免疫层析法
  •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2所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阿米卡星革兰阴性杆菌134株。PCR法筛选2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及rmtB;PCR产物进行测序。质粒提取、接合试验及转化试验确定armA及rmtB基因定位。琼脂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结合子和转化产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种氨基糖苷抗生素MIC值。结果134株耐药菌株,2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armA基因,5株大肠埃希菌和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rmtB基因。质粒抽提试验及接合试验rmtB阳性菌获得成功。接合子及转化产物DH5a(pMDarmA)均获得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性。结论大连2所医院检测到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和rmtB阳性菌株。armA基因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rmtB基因位于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上。armA和rmtB可以导致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ARMA rmtB
  • 简介:目的探讨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病患者血清Dectin-1检测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粒细胞缺乏曲霉病患者22例(肺曲霉病组),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组),留取血清,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Dectin-1水平。分析Dectin-1水平与血清1,3-D葡聚糖抗原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和血白细胞计数关系。结果肺曲霉病组血清Dectin-1水平为(427.2±42.6)pg/mL,对照组为(280.8±39.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ctin-1水平与血白细胞计数、G试验、GM试验无相关性。结论在非粒细胞缺乏曲霉病患者血清,Dectin-1水平明显增高,提示Dectin-1重要抗曲霉免疫分子。

  • 标签: 肺曲霉病 非粒细胞缺乏 DECTIN-1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