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球孢子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很难培养到病原菌,因此该疾病诊断困难。目前常用诊断方法检测脑脊液球孢子菌抗体,但在部分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常常检测不到抗体。球孢子菌抗原(CAg)检测真菌性脑膜炎检测手段,其诊断可靠性有待进研究。目前检测CAg试剂盒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者曾在尿液中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球孢子菌 抗原检测 脑膜炎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法 真菌性脑膜炎 试剂盒
  • 简介:目的按照不同原发病及年龄分层统计、分析血液病患者血培养分离菌分布药敏结果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血液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血培养标本结果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送检1695份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302份,阳性率17.8%,分离到113株革兰阳性菌(37.4%),170株革兰阴性菌(56.3%),19株真菌(6.3%)。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原发病骨髓瘤(26.5%),其次白血病(24.3%)。年龄分组60~80患者血培养阳性率17.9%,〈60阳性率17.8%。血培养阳性标本,革兰阳性菌阳性率最高年龄60~80,阳性率39.5%。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居首,革兰阴性菌肠杆菌科细菌最多。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有较高敏感率,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有较高敏感率。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青霉素G均有较高耐药率。结论1695份血液科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尤其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占多数。血培养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而检出原发病最多为骨髓瘤;60~80患者比率最高。对不同原发病、年龄分层血培养分离菌分布敏感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血培养 原发病 年龄分层 耐药性 敏感性
  • 简介:目的分析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厦门某三甲医院50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药敏结果统计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50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病原菌包括26株粪肠球菌24株屎肠球菌;患者基础疾病包括肿瘤17、2型糖尿病5、急性胆管炎3等。易感因素包括导管留置29、手术19、低蛋白血症6、粒细胞减少5、入住ICU7使用呼吸机5。23患者存在原发感染病灶,其中感染肠球菌例数/感染例数比56.5%(13/23):尿路感染6/7、手术部位感染4/4胆道感染1/4等。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全部敏感,而屎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100%敏感。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敏感粪肠球菌菌株分别为庆大霉素50.0%(13/26)、链霉素65.4%(17/26);屎肠球菌庆大霉素25.0%(6/24)链霉素62.5%(15/24)。46血培养结果回报前经验性使用了抗菌药物,41经验抗菌治疗不合适(占89.1%)。32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调整用药,17好转,2死亡。结论对于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经验抗菌治疗常不合适,预后并不理想;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及时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抗菌治疗对感染控制及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肠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医院2007年4月-2015年4月136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基础疾病、细菌药敏结果、血培养时体温、血常规、深静脉置管、治疗及转归。结果136患者均有至少项基础疾病,多数基础疾病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实体肿瘤、创伤、急慢性胰腺炎等。病程中体温正常12(8.8%),发热119(87.5.%),低温5(3.7%);白细胞减少36(26.5%),中性粒细胞减少28(20.6%),其中粒细胞缺乏者19。136患者所获细菌药敏结果对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36.8%),其次头孢哌酮.舒巴坦(31.6%)、亚胺培南(30.1%)。136患者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24株(17.6%),广泛耐药及全耐药77株(56.6%)。48患者血培养前有深静脉置管,其中有38导管血培养鲍曼不动杆菌阳性;血培养阳性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相应药物治疗,主要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死亡27(19.9%),因病情较重而放弃治疗者30(22.1%),好转79(58.1%)。结论本次结果显示,基础疾病、深静脉置管及粒细胞缺乏引起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发热其常见症状及预警信号,且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血流感染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第21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开始报名。学习班时间:2017年4月;学习班地点:上海。学习班将邀请多名国内著名感染病诊治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进行授课,有朱德妹、张秀珍、倪语星、俞云松、徐英春、李光辉、卓超教授等讲授最新版CLSI手册(2017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医生沟通要求。

  • 标签: 病原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医学教育 张秀珍 临床药理学 临床微生物学
  • 简介:目的提高对慢性肺曲霉病诊断意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检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慢性肺曲霉病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7,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5。最常见基础疾病陈旧性肺结核(8/12)、活动性肺结核(2/12),从发生肺结核到确诊肺曲霉病平均历时(7.4±6.2)年。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痰(10/12)咯血(9/12)。病变最常见部位依次双上肺(6/12)、左上肺(3/12)及右上肺(3/12)。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值下降6、红细胞沉降率升高4;C反应蛋白均不高。病理切片显示窄洞型曲霉病5、累及肺组织或支气管7。所有患者HIV抗体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皆阴性。患者抗真菌治疗疗程0~6个月。结论目前临床病理科医师对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经验不足,可能导致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率偏低主要原因。上肺空洞性病变抗结核治疗欠佳应警惕该病可能。

  • 标签: 肺曲霉病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资料药敏试验数据,临床控制预防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泰安市第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病例及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结果共15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感染多发生在人院2周以后,以呼吸系统感染症状表现为主。有基础结构性肺病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且以肺炎居多。患者感染前使用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老年、免疫力低下、肿瘤高频致感染因素。患者主要分布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胸外科。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米诺环素(94.7%),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90.1%),左氧氟沙星(86.8%),头孢哌酮.舒巴坦(57.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4.6%),头孢他啶(51.3%)。老年组成年组分离菌株药物敏感率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侵袭性操作、免疫力下降患者更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加强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测,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有效措施。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分离菌临床分布耐药状况,儿科医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度门诊及住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患者血培养共分离细菌257株,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31.5%;其次大肠埃希菌(占18.3%),肺炎克雷伯菌(占15.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占11.3%),肠球菌(占9.7%)等。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菌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相对较高,对利福平、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肠球菌属对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革兰阳性球菌。MRSA检出率27.6%,MRCNS检出率53.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31.9%23.1%。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主要分离菌。应加强对儿童患者血培养分离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掌握其耐药特点以便有效地控制防止多重耐药现象发生。

  • 标签: 血培养 儿童 分离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患者中分离的卡他莫拉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2014年北京儿童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189株卡他莫拉菌分布、产酶情况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依照2013年CLSIM45-A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卡他莫拉菌多分离于婴幼儿患者,常混合其他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95.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0、2.1%4.2%。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达到了82.5%83.1%。结论儿童患者携带的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其高产酶特点使青霉素类药物不能作为临床线用药。卡他莫拉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加强对其耐药监测。

  • 标签: 卡他莫拉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武汉市儿童医院儿童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临床分布特点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1日-2014年12月31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肺炎链球菌检测结果及药敏情况。结果146患儿中耳脓性分泌物共检出109株革兰阳性菌株(74.7%),其中肺炎链球菌64株,占58.7%,该菌1、〉1-3、〉3患儿检出数分别为31株(50.8%,31/61)、25株(56.8%,25/44)、8株(19.5%,8/4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3,P=0.001)。2012、2013、2014年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株数分别为4株(25.0%,4/16)、2株(9.1%,2/22)、2株(7.7%,2/26),3年PRSP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5,P=0.216)。分离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唑、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氯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耐药率依次:96.9%、95.3%、93.8%、84.4%、17.2%、23.4%、18.8%、4.7%、0、0。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对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显著高于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结论肺炎链球菌该院〈3急性中耳炎患儿主要病原菌,该菌对青霉素耐药率稳定,PRSP分离率有逐年降低趋势。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急性中耳炎 药敏试验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临床初始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呼吸内科3155份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并同时2011年、2012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年来下呼吸道分离菌居前3位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率上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分离率直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除对米诺环素敏感率达60%以上,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都不足40%,ICU较普通病房敏感率更低,非ICU敏感率有下降趋势;非ICU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70%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ICU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50%-70%,3年敏感率无明显变化。然而分离到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金葡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100%,但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逐年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头孢吡圬敏感率80%以上,但存在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85%以上。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率80%-9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成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离主要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开始出现,MRSA分离株数逐年增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减缓细菌耐药率增长当务之急。

  • 标签: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敏感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近6年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不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0662株,分析探讨其分离率分布、耐药性变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结果2009-2014年逐年铜绿假单胞菌总分离率分别为13.8%、17.6%、15.2%、15.7%、14.4%12.6%;主要分布ICU(46.0%)、呼吸科(21.0%)、普外科(15.0%)内科(11.0%)等;主要标本来源痰液(74.7%)、血液(5.9%)、分泌物(5.7%)等;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逐年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2.5%、22.6%、26.0%、30.9%、32.5%33.0%,呈升高趋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较快,应加强监测以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分布 耐药性 oprD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科脓毒症患者危险因素,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急诊科病房2011年8月-2014年7月140脓毒症患者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将急诊科3年间出院患者信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导入Excel2007,运用Stata7.0统计软件对660感染病例(140脓毒症组520非脓毒症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发生率6.8%,病死率33.6%。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D-二聚体升高急诊科脓毒症患者发病独立危险因素。对140脓毒症组死亡(67存活(73进行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是影响脓毒症预后危险因素。结论急诊科老年患者居多,脓毒症患病率逐年增高,脓毒症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而高龄、高血脂、血肌酐升高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作为临床独立预判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实验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急诊科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医学专业期刊,我国首个肝胆胰疾病专业杂志。刊号ISSN1001-5256,CN22-1108/Ro2015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本刊影响因子1.039;扩展版影响因子1.374。15种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影响因子蝉联第2位。

  • 标签: 肝胆病 专业杂志 影响因子 医学专业期刊 征订启事 扩展版
  • 简介:目的探讨痰菌阴性(菌阴)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23、骨桥蛋白(OPN)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43,正常对照组40,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菌阴肺结核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治疗4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血清IL-6、IL-10、IL-23、OPN水平。结果菌阴肺结核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IL-23、OPN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个月后患者血清IL-6、IL-10、IL-23、OPN水平开始降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血清IL-10OPN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IL-23水平进行性降低,治疗6个月后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阴肺结核治疗过程动态观察IL-6、IL-10、IL-23、OPN水平,可作为评估病情转归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敏感指标。

  • 标签: 痰菌阴性肺结核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23 骨桥蛋白 炎性反应
  • 简介:1概述感染性疾病造成死亡约占每年世界总死亡25.5%,而呼吸道感染导致死亡约占感染性疾病33.9%。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肺炎。CAP发展中国家感染性疾病最常见死亡原因。尤其肺炎发展至重症肺炎时除了具有呼吸系统症状外,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生物学指标 疾病评分系统
  • 简介:利福平线抗结核药物,属于全杀菌剂,具有强大抗结核作用,其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异烟肼、利福平为主短程化疗方案已经成为肺结核患者初治标准方案。但临床应用,利福平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肾脏损害、皮肤黏膜损害等。其中,以发热和皮疹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分析1应用利福平后出现重症药疹个案。

  • 标签: 利福平 重症多形红斑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近4年来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检测阳性率耐药情况,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年来3278男性不育患者348健康对照研究对象,采用固体-液体培养基联合检测对精液标本脲原体属人型支原体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4年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脲原体属人型支原体总阳性率35%-50%,以脲原体属为主,其阳性率31%-4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012-2014年各种支原体阳性率变化不大;2015年总阳性率脲原体属阳性率高于前几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9男性不育者支原体阳性年龄主要集中26-3031-35年龄段,分别为37.8%32.1%。10种抗菌药物,脲原体属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小于5%,4年对各种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该地区近4年来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阳性率较高,且以脲原体属为主,集中于26-3031-35年龄段,前3年相比,2015年阳性率明显升高,近4年来各种药物耐药性变化不大,治疗上应首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 标签: 脲原体属 人型支原体 不育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华山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构成及其对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8月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PCR扩增blaKPC基因并行DNA测序分析,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9株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克雷伯菌属(315/719,43.8%)大肠埃希菌(219/719,30.4%)。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属细菌对黏菌素B黏菌素E耐药率较低(〈3%);肠杆菌属细菌对黏菌素B黏菌素E耐药率分别为10.9%11.1%;沙雷菌属细菌对黏菌素B黏菌素E耐药率分别为47.5%44.7%;摩根菌属变形杆菌属细菌对黏菌素B黏菌素E耐药率超过90%。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主要见于克雷伯菌属,其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高于40%,但对黏菌素B、E耐药率分别为2.9%、2.6%;枸橼酸杆菌属沙雷菌属细菌对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7.8%17.9%;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小于10%。20.7%(149/719)菌株blaKPC基因呈阳性,主要见于克雷伯菌属(129/315,41.0%);7株黏质沙雷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对碳青霉烯类黏菌素耐药。结论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对黏菌素仍保持着较高敏感性。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多黏菌素 blaKPC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bla(NDM-1)基因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NDM-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BLAST软件分析。对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采用E试验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a(DHA)、bla(VIM)、bla(IMP)、bla(GIM)、bla(CTX-M)、bla(KPC)、bla(TEM)bla(SHV)等)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共收集到687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其中3株被证实为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编号CS11495CS610)1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编号CS30754)。该3株菌来源于湘雅医院。测试12种抗菌药物,除对阿米卡星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菌株CS11495同时检出bla(SHV-12)、bla(TEM-1)、bla(CTX-M-15)bla(IMP-4),菌株CS610携带bla(DHA)、bla(SHV-12)bla(TEM-1),菌株CS30754bla(SHV-12)bla(TEM-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为阴性。2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可分为A、B两型。MLST显示,菌株CS11495、CS610CS30754分别属于ST629、ST490及ST214,其中ST490国内首次报道。结论bla(NDM-1)阳性菌株具有广泛耐药谱,与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关。尽管本地区不存在克隆传播,但分布于同医院不同科室,应预防其播散。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blaNDM-1基因 β内酰胺酶基因 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