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医疗废物分为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2],是病原微生物的潜在宿主[3]。若处理不当,不仅医务人员有感染的危险,也会污染环境造成疾病的流行,引起感染性疾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施行5年来,通过行政部门的干预、检查、监督,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做到了规范处置,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村卫生所由于范围广、涉及人员多、地域分散、监管不力,医疗废物的处置存在很多问题,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危害人群健康,对其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 标签: 医疗废物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 废物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 感染性废物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CVA分类管理在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前半年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西药药品库实施管理,并设定对照组;下半年采用CVA分类管理,并设定观察组。随机从两组抽247种药物,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采购周期、采购总次数、采购总金额、库存平均值、库存周转率、断货率、安全库存周期、盘点工作量较对照组低(P<0.05);采购总品种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CVA分类管理在西药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库存管理 药品采购 周转率
  • 简介:护理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她们提供的服务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体现护理学科价值的同时,还体现着医院价值和信誉,是医院赢得社会信赖的基础之一。护士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基层医院护理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护理人员却长期短缺,一方面影响了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加重了在职护士的工作负担,降低了护理工作质量。在需要大批技术娴熟且稳定的护理队伍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形式下,护理人员的流动和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护理队伍的极不稳定性,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如何使护理队伍得到稳步、健康发展,同时保证护理质量可以得到可持续性的改进,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提高护理队伍稳定性,现做出如下分析。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护理队伍;不稳定因素;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强度以及不同环境下的护理人员洗手时间是否合格,分析影响洗手时间的因素,为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手卫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设立15个调查条目,分别收集夏季和冬季570人洗手时间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和不影响结果的常量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洗手正确率与学历,工作岗位以及洗手时间成正相关,学历越高,工作岗位任务越轻,洗手时间越长,洗手正确率越高。结论 在完善手卫生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弹性调整岗位人员配置,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行为。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手卫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的生命之源,做好“感控”是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底线,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责任。近几年,我国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后,基层卫生机构所担负的医疗工作越来越多,医院感染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但是,由于受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目前的管理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本文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 感染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才的特点和现状,从而为促进药学人才素质提升及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0月~2024年2月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我县1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1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岁以下药学人员占16.00%;40岁以下药学人员占21.67%;30岁以下的青年药学人员占总药学人员比例为65.00%;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药学人员占33.33%;大专学历药学人员占55.00%;中专及以下学历药学人员占6.67%;具有副高、中级职称的药学人员均占 5.00%;具有初级及以下职称的药学人员占 90.00%;进修累计6个月及以下的药学人员占5.00%,95.00%技术人员每年得不到外出培训机会 药学专业49名(81.67%)、中药学专业8名13.33%)、临床药学专业3名(6.67%)。结论 需优化年龄结构,提升药学人员学历、职称,多途径开展药学人员继续教育,提高药师队伍素质,以促进我县医院药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药学人才 药物制剂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专家的积极性系数、专家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一致性系数等,对指标进行筛选,初步建立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结果研制出含有21个条目的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其中综合类指标1个,结构指标5个,过程指标7个,结果指标9个。结论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对推动医疗服务分档定价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医疗服务 分级分档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 2019年国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为冠状病毒家族新型病毒,给 人类的健康安全 带来巨大威胁。 护理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主力军,在疫情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早期缺乏防护条件,有医务人员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防护管理,针对压力过大的护理人员要采取心理支持,合理安排排班制度。笔者根据自己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发热门诊的工作经验,提出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防护以及护理人员压力管理要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防控期 发热门诊 护理感受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某区域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为提高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区域内25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调查。内容包括CSSD面积、布局、设备设施、清洗灭菌、质量追溯等。结果25家基层医疗机构,仅有8%床位/建筑面积比达标,52%机构布局不合格;基本硬件配备合格率20%;人员配备不足,年龄结构老化,培训合格率34%;质量管理薄弱。结论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与行业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医院主管应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视,加快人才储备和设施建设,CSSD管理人员要拓宽思路,规范管理,尝试建立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中心,提高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消毒供应中心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高等级输液管理应用于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管理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情绪状态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时间段进行研究,选择该时段100名患者,根据开展前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设置50名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选择高等级输液管理,对最终的用药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比较两组的患者信息核对错误发生率、剂量错误、重复用药、输液渗出等发生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不如实验组,统计数值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等级输液管理在静脉用药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中进行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临床用药合理率。

  • 标签: 高等级输液管理 用药安全性 依从性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PDCA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医疗机构中起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通过PDCA四个循环模式精细化管理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安全进行研究,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护理质量中的影响力。

  • 标签: PDCA精细化管理 医疗机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价值。方法 以乱数表法将2021.1-2022.12期间88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44例)和研究组(健康教育路径,44例),对比两组教育前后T2DM相关知识了解状况和血糖水平。结果 教育前两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和血糖状况相差不大(P>0.05),教育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对T2DM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比较理想,有助于稳定血糖。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路径 基层医疗机构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链式管理控制压力性损伤,总结目前研究以及实践现状,提出下一步研究实践对策。方法:在多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链式管理模式对压力性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均从建库至2022年7月30日检索,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筛选提取。结果:共纳入5篇RCT文献,共1856例患者,链式管理试验组929例,常规模式对照组9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围术期患者的干预较常规健康干预模式能更好的控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合并效应量为:(RR = 0.60, 95% CI[0.50, 0.72], P

  • 标签: 链式管理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手卫生感控文化建设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我院2021年1-6月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手消毒剂的使用量为对照组,2021年8-2022年1月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手消毒剂使用量为干预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手消毒剂使用量。结果 实施手卫生感控文化建设后,手卫生依从性51.0% 提高到80%,手卫生正确性从65.0% 提高到90.0%,手消毒剂的使用量从1.2ml/床日提高到2.3ml/床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开展医疗机构手卫生感控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

  • 标签: 医疗机构手卫生感控文化 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正确率 手消毒剂的使用量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这一行政法规的实施,将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行医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条例》的全面实施,将对提高医疗护理管理水平提出严峻的挑战。

  • 标签: 实施《条例》 规范教育 应对措施 长效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标引项顺序号]发布单位,文号.法令条例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如.[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s].1990—09—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s].2001—12—15.[3]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第12号令.科学技术期刊期刊管理办法[S].1991—07—01

  • 标签: 著录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闻出版署 期刊管理 管理条例 著作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