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于机场开展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机场发生创伤性休克的20例患者,根据开展机场急救护理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前10例,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后10例,对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经组间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机场 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机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救护理中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机场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急救护理时间以及MES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急救护理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MES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机场 急性脑梗死 急救护理 全程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严重冲击着社会经济和各个行业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恢复正常的返校复学、生产复工状态,站在疫情防控视角下,中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要立足于实际,在疫情常态化中提高中小学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对疫情防控视角下中小学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疫情防控视角下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措施。

  • 标签: 疫情防控 中小学 安全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军队中小型医院推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利用构建“四个要素”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推进“四个方向”护理质量内涵建设、拓展“两个维度”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推进护理工作。结论:通过“定岗定编、核心能力、激励机制、人文关怀”四个要素、“夯实基础训练、强化专科训练、加强质量管理、扎实备战练兵”四个方向、“深化礼仪服务、建强智慧服务” 两个维度有效构建人才梯队,提高护理内涵质量,护理队伍团队凝聚力得到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军队中小型医院    护理    高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荆州市中小学教师急救素养水平现状,探讨提高其急救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荆州城区及所辖县市六家中小学100名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急救知识、技能、信念等方面对调查对象的急救素养水平进行调查,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荆州市中小学教师急救知识技能平均得分为(26.3±3.3)分;急救信念平均得分为(39.86±4.18)分;其中有31名教师接受过非正规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接受过培训者与未接受培训者急救信念、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荆州市中小学教师急救知识技能掌握不均衡;急救信念较强,但自我急救能力评价较低;需多层次、多样化开展急救培训,提高相关能力。

  • 标签: 教师 急救 素养 校园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小儿静脉留置针置入长度与外套管根部打折率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60例)和干预组(n=60例)。常规组接受留置针置管的过程中完全置入外套,干预组接受留置针置管的过程中不完全置入外套管,在皮外余 2~3 mm,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质量、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33%(59/60)高于常规组的85.00%(51/60),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89±0.54)d长于常规组的(2.78±0.43)d,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和风险处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常规组的16.67%,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留置针置管的过程中不完全置入外套管,余2~3mm在皮外可以有效降低外套管与留置针的打折率及延长留置时间。

  • 标签: 儿科护理 静脉留置针 套管打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缺铁性贫血中国小学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亲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本院接受的缺铁性贫血小学生88例,依据学生入院时间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两种干预方式,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后,乙组学生对用药的依从性高于甲组,相关生化治疗改善效果优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铁性贫血中小学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贫血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亲情护理 缺铁性贫血 中小学生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