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介绍ICU日记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为我国开展ICU日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几年的应用研究文献,对国外ICU日记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综述。结果ICU日记降低ICU转出患者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对于ICU患者家庭有积极作用,增进人文关怀,促进形成"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照护机制。结论ICU日记作为帮助患者及家属降低焦虑、抑郁、创伤应激综合症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在国外临床实践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开展ICU日记面临挑战,为防止一些家庭滥用ICU日记,ICU内容的边界尚需斟酌。可以尝试在遵循CONSORT声明前提下,在我国目标人群中开展干预性研究,探讨其作用,探索本土化实施模式。

  • 标签: ICU日记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家属认知互动模式应用于川崎病患儿的效果.方法将86例川崎病患儿与患儿家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属认知互动模式干预,主要对患儿家属进行认知重建、结对式认知干预和情境扮演.干预前后评估患儿病情预后转归、患儿家属疾病认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而规律服药率及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得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家属认知互动模式有助于降低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能促进其病情康复,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家属认知互动模式 川崎病 冠状动脉 不良事件 病情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一对一导师制在助产士临床实践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河南省某三级医院参加培训的54名助产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导师制进行临床实践培训,经3个月培训后,比较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结果培训后,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总均分为(4.14±0.33)分,助产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9.19±5.74)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对助产士采用一对一导师制临床实践培训。能有效提高其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感。

  • 标签: 助产士 在职培训 导师制
  • 简介: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病房加装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根据患者的住院作息时间选择合适的曲目播放,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及精神患者生存质量问卷(prolapsequalityoflife,P-QOL)对其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NOSIE总分、积极因子评分、总消极因子评分及P-QOL各项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NOSIE总分、总积极因子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总消极因子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QOL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背景音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和情绪改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背景音乐 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因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49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全面组27例和常规组2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全面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两组出院后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全面组随访期间血糖水平较稳定,控制达标率高达81.48%,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全面组低血糖总控制率为96.3%,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维持2型糖尿病低血糖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水平,降低再次发生低血糖脑损伤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干预 低血糖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胎盘植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7例胎盘植入患者,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应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胎盘植入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胎盘植入 临床路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健康教育的培训效果,以期为下一步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和方法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新入职的消化内科护士3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历时4周。比较培训前、后新入职护士的沟通质量、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培训后护士健康教育各环节沟通技巧评分、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总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的健康教育培训效果显著,可提升沟通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新入职护士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对临床护士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度进行调查,旨在为临床决策者提供管理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6所三甲医院的82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度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最高的3种仪器分别是:监护仪(96.5%)、输液泵(91.8%)及微量泵(90.5%);急救仪器的操作熟练度存在人群差异;接受过考核的护理人员仪器的操作熟练度较高;仪器使用频率低是护理人员仪器操作不熟练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管理者应注重实际管理的针对性、合理性,并为护理人员创造有利的操作条件,同时积极听取一线护理人员的反馈,逐步完善护理急救仪器管理。

  • 标签: 护士 急救仪器 熟练度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护理及防护措施,为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布鲁氏菌病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布鲁氏菌病病人中,痊愈40例,基本治愈16例,无无效病例.[结论]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布鲁氏菌病病人机体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临床护理 体温
  • 简介:美国高级实践护士通过4种临床岗位(开业护士、临床护理专家、护理麻醉师和产科护理师)为大众提供初级医疗和保健服务,其教育要求也从硕士学位演变成护理临床博士学位。该文对护理临床博士学位的起源、发展以及课程设置进行介绍。护理临床博士从2004年正式设置,在大量科研成果的支持下和护理学科内部、整体医疗大环境的催化下得以曲线性高速发展。其课程设置遵从美国护理院校联合的《高级护理实践临床博士教育精要》课程指南及3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为高级实践护士职责和胜任力提供了保障。高级实践护士从业的独立性得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良好的就业前景不容忽视。希望美国护理临床博士的发展历程以及高级实践护士的发展演变史会给国内的护理教育者和上层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带来一定的思考。

  • 标签: 高级实践护理 护士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临床博士
  • 简介: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改善睡眠质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非危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慢性心衰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改善睡眠质量护理干预。记录2组入眠时间、起夜次数、睡眠时间,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组护理干预前入眠时间、起夜次数、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入眠时间低于对照组,起夜次数少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护理干预前PSQI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所改善,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给予相关睡眠质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和睡眠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慢性心衰 睡眠质量 睡眠护理 睡眠干预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与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
  • 简介:目的比较2种海拔地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纳入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收治于海拔高度为3828m的喀喇昆仑山某医疗站的军人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收治于海拔高度为800m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医院的军人患者78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静脉穿刺方法及操作者均相同。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脉炎、液体渗出、局部感染和管路堵塞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导管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低于平原地区患者,穿刺成功率较低,留置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高原 平原 静脉输液 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援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护理效果.方法甄选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筹建血液透析室、建立血液透析室组织管理制度、规范血液透析室护理培训、落实针对性血液透析室措施.结果完成了血液透析室的组建,培养当地血液透析护理骨干7名;共收治患者72例,完成血液透析5218例次,7名血液透析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96分、动静脉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31%,未发生一例护理差错,无血液透析相关不良事件,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99.00%.结论护理援建的血液透析室建立了组织管理制度,规范了血液透析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实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管理,对对口援建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医疗援藏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因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行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脱水药物的使用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脱水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脑髓液漏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得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临床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 脑脊液漏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述情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66例,按实施干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接受8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干预前后和干预后第8周,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述情障碍得分、焦虑、抑郁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述情障碍得分及焦虑、抑郁状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述情障碍、焦虑、抑郁水平均较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述情障碍、焦虑和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述情障碍 团体心理辅导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前列腺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前列腺患者88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满意度;查对制度执行评分、体位安全放置评分、术中无菌原则执行评分、术后安全护送评分;围手术期尿失禁、尿外渗、性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查对制度执行评分、体位安全放置评分、术中无菌原则执行评分、术后安全护送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试验组围手术期尿失禁、尿外渗、性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列腺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效果确切,可确保术前严格查对,术中安全摆放体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加强术后安全护理管理,有利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 围手术期 安全管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问题跟踪护理对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46例住院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进行问题跟踪式护理(发现问题、跟踪问题、解决问题)。比较与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护士技能及知识水平。结果全部患者中有99.0%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服务态度满意率有所提高,达到95.0%;由于护士对患者细心观察及治疗,此过程护理人员也学习到一定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结论运用问题跟踪护理模式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时,护理人员需细心了解患者需求,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为医院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问题跟踪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期 患者满意率
  • 简介:目的探讨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痔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193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术后行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处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且观察组8h、24h、48h、72h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痔术后切口疼痛。

  • 标签: 痔术后 疼痛 艾箱灸 穴位配方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系列专题讲座培训在静脉输液护士团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0月对我院静脉输液团队成员应用静脉输液系列专题讲座培训法,包括集中培训、模拟教学及实践操作。比较培训前后静疗小组成员专科知识、技能及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静疗小组在静疗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实践知识更新、血管解剖与病理生理知识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静疗小组的静脉输液港维护及PICC穿刺技术水平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静疗小组成员对专科知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静疗护理自我能力提升等方面满意度较培训前高(P<0.05)。结论静脉输液系列专题讲座培训可提高静疗小组成员专科知识与技能,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专题讲座 培训 知识 技能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