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纯母乳喂养过程中新生儿血糖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症状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选入新生儿 77例( 2019年 1月至 12月),均在产后进行纯母乳喂养,分析本组患儿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诱发低血糖的因素。结果 结合观察可知,新生儿在出生后 1h内血糖水平降低,随后逐步上升至正常水平。且若产妇存在有糖代谢异常症状,则会增加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率,且以 3d内的发生率居高。结论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 1h内血糖较低,但会逐步上升,若产妇存在有糖代谢异常症状,则需要及时评估,新生儿是否存在有低血糖症状。

  • 标签: 母乳喂养 新生儿血糖水平 低血糖
  • 简介:摘要 :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 , 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 但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 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 , 轻者可引起记忆减退 , 反应迟钝 ,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所以 , 通过健康宣教和个人指导相结合 ,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识别能力 , 对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肠外营养的患者产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院接受治疗的胃肠外科肠外营养患者100例,时间年限2017.5-2020.5,对于肠外营养患者产生低血糖情况进行分析,并实施干预对策。结果:护理后低血糖情况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性较大,护理后低血糖发生情况较少(P<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后实施肠外营养能够为机体提供营养支持,但需要对于配药顺序、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预防低血糖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外营养 低血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案对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采用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76 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38 )与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实验组( n=38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透析时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透析时低血糖的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方式 。方法:选定 46 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时间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随机电脑排序分组:参 照组与研究 组,其中,参 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 组依据造成低血糖症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 , 对比 两组满意率 。结果: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性显著。 结论:分析造成低血糖症的相关因素,在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更有利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症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自 2019 年 2 月至 2020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 n=37 )与参照组( n=37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 2.70% )明显低于参照组( 18.92% ),护理满意度( 97.30% )明显高于参照组( 78.38% ), P < 0.05 ,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以。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宣传防止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提供护理干预策略科学依据。方法 我科门诊咨询患者438例对象的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阴性者进行具体健康教育。结果 2006-2016年,咨询因异性性行为史而害怕恐惧自己患艾滋病438例,35岁以上离婚与商业性性伴, 23岁以上未婚与商业性性伴,退休后人员与商业性性伴, 40岁以上夫妻和睦与外遇性伴。两组用安全套的与未用安全套的分别为:74例及81例, 52例及62例, 45例及49例, 28例及35例。未用安全套227例中有6例(2.64%)HIV阳性。经统计学处理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分析患者个性化护理方案。 方法: 采用 HAD 情绪测定量表以及自制心理需求问卷调查表对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我院的 4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实验结果中显示,所有病例患者在发病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其中以担忧自身疾病为主要应激状态。 结论: 在对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了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需求,明确这类患者的个体特殊性,给予个性化护理,能够强化患者的康复质量。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新冠肺炎 护理方案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糖管理中实施同质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 :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为纳入时间,选取来我院就诊血糖管理患者 70 例,根据抽签法分组,各 35 例。对参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实施同质化护理。检验 2 组血糖管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 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 2 组数据有明显差异( p < 0.05 );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97.14% ( 34/35 ) 和 74.29% ( 26/35 ), 2 组数据差异明显( p < 0.05 )。 结 论 : 在血糖管理中实施同质化护理, 进而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治疗依从性,预后效果较优。

  • 标签: 血糖管理 同质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镜术前心理健康宣教对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接诊的 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胃肠镜术前心理健康宣教。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 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胃肠镜患者术前实施心理健康宣教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胃肠镜 心理健康宣教 焦虑恐惧心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糖尿病作为现代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血糖值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保持血糖值的稳定,本文主要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整理出文献综述,并根据文献提出在血糖稳定期间进行家庭延续性护理的关键,为四种护理,分别是监测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心理健康护理等家庭延续性护理,指出家庭延续性护理是现代护理的重点,为我国糖尿治疗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提供镜鉴。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稳定期 家庭延续性护理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CU重症护理来探讨进行血糖控制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8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64名ICU重症监护患者项目数据进行计算,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32名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血糖控制,而对比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根据ICU重症患者是否进行血糖控制统计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评估分数、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表(SOFA)评估分数、ICU 治疗总天数、住院治疗总天数、医院感染合计值来进行对比。结果:在对ICU重症监护患者采用血糖控制之后,实验组的ICU重症患者在APACHE评估分数和SOFA评估分数上比对比组低,实验组的ICU重症患者在ICU 治疗总天数和住院治疗总天数上要比对比组短,实验组的ICU重症患者在医院感染合计值上测试得到的结果要比对比组的结果低,(P

  • 标签: 血糖控制 ICU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且探究新冠肺炎留观患者以目标性心理护理展开干预对其恐惧心理的临床改善 效果。 方法: 研究区段为 2020.01—2020.03 ,探究对象为此区段本院发热门诊收诊留观患者,统计 60 例留观患者,予所有患者目标性心理护理,旨在改善其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临床依从性 。 结果: 经实施目标性护理后,恐惧心理改善率达 95.00% ( 57/60 ); SAS 、 SDS 分别为 ( 37.23 ± 3.41 )分、( 35.47 ± 3.26 )分;护理满意度 96.67% ( 58/60 );护理后患者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等 。 结论 : 新冠肺炎留观患者以目标性心理护理展开干预可获较为理想的效果 。

  • 标签: 新冠肺炎 目标性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恐惧心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胰腺肿瘤术后加强护理监测对控制患者血糖的意义。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48 例胰腺肿瘤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24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监测(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胰腺肿瘤术后加强护理监测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使患者切口尽快愈合,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监测 胰腺肿瘤 血糖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 患者 血糖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 1 月 -12 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糖尿病 患者 ,共计: 100 例,使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50 人)和观察组( 50 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 患者 的血糖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糖尿病 患者 的血糖在诊治过程中,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 患者 对糖尿病的认知度,能够更好 地 提高自身依从性,从而有助利于血糖情况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意愿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5例,研究组的护理方法为综合护理,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糖尿病护理 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对胰十二指肠术后血糖控制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接收的胰十二指肠手术患者 128例,采取掷骰子方式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 64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渗透快速康复理念,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 1d、 3d、 7d的空度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d、 2d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 3d、 5dMAGE要明显小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理念渗透到胰十二指肠术后血糖控制之中,使得患者的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其在临床上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 胰十二指肠 术后血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情况的调查,分析自持血糖仪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方面的护理作用。方法:通过对百色市各社区中糖尿病人员的随机筛选共选出590人,其中无自持血糖仪的250名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为340名有自持血糖仪的糖尿病患者。分别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控糖率进行比对。通过两组的比对情况,两组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自持血糖仪 血糖监测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 9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病例纳入时间为 2018年 12 月 -2019年 12 月,分为参照组 49例与研究组 4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门诊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均优于参照组,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更高,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门诊护理干预 ,对血糖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还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门诊护理干预 血糖水平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