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湿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3年1月-2014年10月脱离呼吸机之后仍有气管插管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婉寨辅对照,观察患者实施主动湿;对照患者实施人工鼻湿。对比两患者人工气道湿的临床效果和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且观察患者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湿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

  • 标签: 主动湿化法 脱离呼吸机 人工气道湿化
  • 简介:[目的]探讨学生授课在专科院校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抽取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将一个班设为干预,另一个班设为对照,每组48人。干预实施学生授课,对照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两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高于对照;干预95.83%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活跃,93.75%的学生认为更容易记住操作流程,91.67%的学生喜欢学生授课教学模式。[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采用学生授课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 学生授课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追踪在外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各60例,对照采用传统式质控方法,观察采用个案追踪检查,比较两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术后1、2、3、4周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采用个案追踪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案追踪检查法 外科病房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比较塑料薄膜包裹转运早产儿与传统转运对体温的影响。方法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各140例,分别分为观察与对照各70例。对照采用常规方法包裹转运,观察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转运到新生儿病房后记录转运时间、体温与14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包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NICU时与进入NICU后1h,观察早产儿体温均高于对照(P〈0.01或P〈0.05);进入NICU后2h,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观察体温高于对照(P〈0.01);观察新生儿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自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P〈0.05)。结谁应用塑料薄膜包裹可防止早产儿低体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塑料薄膜 包裹 体温
  • 简介:目的:探讨气道高反应性与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两患儿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常规实施标准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有气道不良反应者较变应性鼻炎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患儿气道高反应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高反应性与标准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全身不良反应有相关性。

  • 标签: 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气道反应性 不良反应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考核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3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48名和对照45名,对照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观察采用情景模拟考核考核,比较两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综合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P〈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相对较低,临床上采用情景式模拟考核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情景模拟考核法 低年资护士 工作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引导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到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科收治的实施PICC置管早产儿75例,按不同方法分为对照35例和观察40例。对照采用传统的定位。观察采用心电引导定位。比较两穿刺到位率。结果观察、对照穿刺到位率分别为92.5%、71.4%,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引导技术辅助早产儿PICC置管到位率高,可有效监测PICC导管深度的变化,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方法以护士长工作重点、难点、创新点为主题,综合专科、人员、自身,结合日常管理工作进行20min汇报,采用内容分析对其进行归纳及分类统计。结果护士长报告的管理重点前两位为保障安全管理(55.38%)和保障护理质量(47.69%);积极团队文化建设(43.08%)与护士专业能力提升(35.38%)是护士长面临最多的管理难点;创新点体现在积极团队文化的建设(30.77%)和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24.62%)等。结论护理部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护士长对重点问题的管理,帮助护士长积极克服管理难点,搭建平台促进护士长分享管理创新点,对于创建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梯度,提升高效科学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内容分析 护士长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展筋应用于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对照30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观察30例患者采用下肢展筋结合常规康复方案。比较2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观察VAS评分低于对照,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结论下肢展筋配合常规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的疼痛症状,促进术后腰椎神经功能康复。

  • 标签: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切除术 下肢展筋法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指力刺激在缓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排便障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平面为胸腰段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存在排便障碍,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22例和观察18例。对照采用常规排便护理法,观察在常规排便护理基础上采用肛门指力刺激。结果观察患者恢复自行排便效果好于对照(Z=-2.795,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指力刺激可改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排便障碍的状况,有助于患者建立定时、规律的排便习惯,从而解决患者的排便问题,此方法取材方便、安全、低价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排便障碍 指力刺激法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化痰活血为主导的中医疗法对高脂血症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186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化痰活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显效95例(51.1%),有效65例(34.9%),无效26例(14.0%),总有效率86.0%。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以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较轻。

  • 标签: 高脂血症 中医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根因分析在重症监护室(ICU)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6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讨论分析,运用根因分析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法,落实导管脱落高危风险预防措施的执行力,建立管道固定制度,规范固定方法,改进约束方式,加强医护合作及宣教,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等。[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2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无麻醉恢复期约束带固定失效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结论]运用根因分析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根因分析 质量管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洗浴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40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与和观察,每组各20例,对照患者采用浴缸洗浴,观察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比较两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昏厥、跌倒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患者洗浴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卧位床上浴袋洗浴可降低危重症皮肤病患者离床洗浴过程疼痛、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皮肤病 浴缸洗浴法 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信息服务需求,从而使护理信息服务得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信息服务需求问卷对新疆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75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375例住院患者信息服务需求总分为(46.24±5.13)分。民族、住院次数、病程是住院患者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住院次数、病程的住院患者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具有差异,同时存在地区特色,因此信息护理服务发展要以当地患者需求为导向,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信息服务得到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患者 信息化服务 需求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置入对脑外伤昏迷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设为观察,采用改良胃管置入。选取我科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设为对照,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比较两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置管时间、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家属对置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置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绀、恶心呕吐、流泪、烦躁发生率低于对照,置管后鼻黏膜损伤率低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家属对置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胃管置入能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且置管时间短,置管后并发症少,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 标签: 胃管插入法 脑外伤 昏迷
  • 简介:[目的]探讨医疗护理双路径一体培训模式联合标准病人(SP)培训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名骨科年轻护士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各24名,提供同等的培训内容,对照实行师带徒模式辅以专科理论授课模式,观察实行医疗护理一体带教SP情景再现专科培训。培训开始前后进行专科实践能力考核。[结果]两专科辅助检查的解读能力、临床问题的分析、病情预判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及专题报告内容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护理双路径一体培训模式联合SP实景培训可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效果优于师带徒模式辅以专科理论授课模式。

  • 标签: 培训模式 医疗护理双路径 标准化病人 骨科 临床实践能力 护士
  • 简介:[目的]观察对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实施个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例肿瘤手术病人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0例)和观察(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护理干预,比较两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入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依从性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0.05);出院时观察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P〈0.05)。[结论]个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病人不良情绪。

  • 标签: 妇科肿瘤 基础护理质量 焦虑 抑郁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肠三维CT检查患者的个性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2015年1-3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小肠三维CT检查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检查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肠三维CT检查患者予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个性护理,有利于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小肠三维CT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电动吸引器是一种高负压、大流量的医用吸引装置,在医疗机构中用于吸除病人气道内的分泌物和手术时病人体内渗出物、冲洗液,使用范围广泛。在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是为专科治疗或监护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一环[1]。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引装置有中心负压吸引器和电动吸引器2种。电动吸引器作为临床一种急救仪器设备要求日常放置在抢救室备用,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 标签: 一体化电动吸引器 感染 应用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人心肌致密不全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老年人心肌致密不全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2例老年病人经诊疗护理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得以控制,未发生血栓事件。[结论]尽管老年人的心肌致密不全临床特征个体差异大,但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可有效控制病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临床症状。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特征 护理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血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