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医护过程中,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将直接决定医护的结果。医疗器械属于高端精密的仪器,需要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够使用,而且对于质量管理更是有高要求。因此,推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制创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不仅可以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控制,还能推动医院的长远发展。本文将会从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制创建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质量检测 管理体制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安全信息简报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方法将护理安全会议纪要,护理安全检查内容反馈,各科室上报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更新相关护理制度或规范等内容进行编排,设计制作成护理安全信息简报,以护理文件形式下发至各科室,供护士阅读和学习,并以PDF格式下发至全院护士长公开邮箱,以便于长期保存。以自制问卷调查24个临床科室60名护士长及科室安全员对简报的满意度、感兴趣的栏目及建议。结果60名护士长及安全员对简报的满意率为93.33%;感兴趣的栏目前3项依次为每次安全检查情况反馈、不良事件案例的汇总分析及改进措施、引以为鉴新闻稿。结论护理安全信息简报起到了护理部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桥梁作用,应用效果较好,还应不断改进,丰富简报栏目。

  • 标签: 安全护理 简报
  • 简介:【摘要】文章分析了全科护理的内容,以及当前所用的培养方式,并据此分析全科护理在医疗体制改革下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改 全科护理 研究 
  • 简介:总结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规范的实践体会。规范新生儿踝标识带信息内容,设置不同体质量新生儿踝标识带松紧度表,制定踝标识带细则,完善新生儿身份信息胸牌的制作。对护士进行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家长加强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临床实践6个月后新生儿踝标识带一次系戴成功率提高,更换率下降,家长对新生儿标识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提高,胸牌信息错误率下降,提高了新生儿身份信息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身份信息 踝标识带 胸牌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护理服务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医院的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护理人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疾病种类增多,护理工作从医院逐步向社区、家庭延伸,并增加了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指导等工作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使传统护理向智慧护理转变,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信息化技术及设备在当下智慧护理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护理信息系统技术 护理安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化技术对于输血闭环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7月到2022年2月我院的150例患者作为管理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75名患者选用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75名接受信息化技术输血闭环安全管理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0min内输血执行率、输血后15min巡视率、4h输血完成率。结果: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后,两组患者的输血指标以及满意度差异明显(P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输血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开发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方法以老年护理安全质量指标体系为核心,设计开发具有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库和老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功能的平台。选取两家医疗机构试用该平台3个月,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平台由四个模块组成,即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块、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库模块、老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模块和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应用该平台后,筛选出14项老年护理安全高危项目。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安全防范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t=4.941,P

  • 标签: 老年人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信息学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安全信息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建立安全信息系统,广泛收集信息,由护理部对安全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或反馈到相关职能科室,落实评价机制,实施有效督查。结果应用安全信息系统后,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用安全信息系统能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安全信息系统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  【摘 要】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对体检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体检质量指南》和提出的医改转型升级方略,体检中心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策略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技术手段,努力规范体检流程,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本研究以服务模式为视角,分析了体检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健康管理服务的实践路径。健检服务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加健康管理(体检)服务供给,有效促进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建设与发展;坚持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相结合,使体检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标签:    医改 体检中心 服务模式
  • 简介:摘 要:我国近些年来的社会医疗需求始终是旺盛的,而且是供不应求的。医院的管理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其医疗服务的实施。为了进一步缓解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大部分医院已引进或开发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但是系统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其能否切实辅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医院的管理和运行增添助力,则要归因于其设计是否合理。为此,文章从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角度出发,探讨了其管理的要素、设计需求,并就其具体的设计与应用做了延伸思考。

  • 标签: 医院 信息网络系统 设计 安全
  •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核查是患者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卫生部提倡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综述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临床的实施现状,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核查时机掌握不正确;《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不及时、书写有涂改;核查人员思想重视不到位,不按工作流程操作;重要环节存在隐患;手术医生存在“只签名,不核查”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些成果上进行系统总结,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我院开展的信息化三级核查,以期为手术安全管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大大提高手术核查的安全性。

  • 标签: 信息化 三级核查 三方核查 手术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医院想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建立符合现代化发展和新医改背景的后勤管理体制。针对目前我国医院后勤管理模式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医院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认清医院发展改革的新形势,优化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模式,从而不断促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发展。

  • 标签: 现代医院 后勤管理 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制中,护理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医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从合理统筹人力资源、加强人员培训以及优化制度流程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医院护理防控体制机制的构建,以期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标签: 新冠肺炎 防控机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对于外科手术而言,麻醉科室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可以使患者达到最佳的麻醉状态,从而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为了确保每一次手术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对麻醉科药品的安全管理,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使得麻醉科药品的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确保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必须采用信息化闭环管理模式,以提升药品管理效果。

  • 标签: 信息化 闭环管理模式 麻醉科 药品安全 管理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产妇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包括住院期间组织孕产妇及家属观看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日常护理、防止新生儿发生窒息等安全指导等;出院后孕产妇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技术手段获得母婴专科护士的及时指导帮助。比较两组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后新生儿安全的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信息化 健康教育 新生儿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数据计算目标是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分组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常规组(n=28)开展常规制动处理,改良组(n=28)开展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对比改良组和常规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差异。结果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7.14%低于常规组的32.14%,卡方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32±3.33)分高于常规组(80.98±4.11)分,t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结论将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应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肢体制动 体位限制 改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 使用 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 的临床 价值 。 方法: 数据计算目标是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2 月 期间我院收治的 56 例 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 ,分组法是 随机数字表法 ,常规组( n= 28 )开展 常规制动处理 , 改良组 ( n= 28 )开展 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 , 对比改良组 和常规组 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 护理 差异 。 结果: 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 7.14 % 低于 常规组 的 32.14 % , 卡方检验显示 P < 0.05 , 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 。 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92.32±3.33 )分高于 常规组 ( 80.98±4.11 )分, t 检验显示 P < 0.05 ,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 。 结论: 将 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 应用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具有显著作用 。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肢体制动 体位限制 改良护理
  • 简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原有《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和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完成了《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本文主要介绍了《国标》的主要内涵以及《国标》对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学 教育 护理 学士 国家标准
  • 简介:该文对《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办学标准中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预算与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临床教学基地、图书及信息服务、教育专家和教育交流6个方面,以期为各护理院校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该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教学质量 国家标准 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