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全民开放二胎政策医院临床护士及其工作安排带来的影响,找到应对措施。方法:以发放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医院已婚已育(但无二胎)的女性护士 113名展开有关调查。 结果:113名调查对象当中,有 46名护士明确表示有生育二胎的想法,占 40.7%,她们主要集中在:年龄 33~40岁、工龄在 9~14年、岗位为普通护士中;在应对工作方式上,选择全休、休前三个月的分别占 26.1%、 39.1%,选择照顾岗位占 45.7%,希望整个孕期都不上夜班的占 37.0%。 结论:二胎政策会给临床护士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应提出积极措施予以应对。

  • 标签: 二胎政策 护士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的优化政策与护理效果。首先分析了肝外科手术后疼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评估了目前疼痛管理策略的挑战。随后介绍了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麻醉药物优化以及术后镇痛治疗的制定与实施。接着探讨了疼痛评估工具与标准,分析了优化政策实施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的成效。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策略肝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护理工作的启示与建议,以期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肝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 麻醉药物优化 术后镇痛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医保政策下精神病人家属的心理及影响其心理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186名精神病人家属进行评定。[结果]精神病人家属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四项口因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应加强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

  • 标签: 医保政策 精神病人家属 心理
  • 简介:摘要:产科收治对象特殊,产妇产程的难以预期增加了护理负担,产科护士一直是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随着全面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分娩人数明显增加,同时也伴随着产妇高龄化、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上升等问题,在护理资源普遍缺乏的环境下,给产科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科医疗需求,是当前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二胎三胎政策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面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管理策略及建议。

  • 标签: 产科护理 风险管理 策略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人员急救室管理认知程度及掌握急救技能状况,探讨完善急救室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急救技能测试法。结果59%的护士急救室管理认知缺乏,急救室药品作用、剂量不熟悉,抢救器材的使用不熟练。结论能力的培养和急救室质量评价内容及方式的改进护士急救技能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救室管理 护士 急救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宣教改善母婴同室中产妇产后焦虑的意义。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4月到2022年7月,共有研究对象60例,均在我院产科予分娩治疗,产后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30名产妇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方式产后焦虑的影响。结果:产后护理措施干预前两组情绪得分较高,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和抑郁得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产后应用系统健康宣教可以改善母婴同室中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母婴康复效率。

  • 标签: 健康宣教 母婴同室 产后焦虑 产后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治疗的150例耳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结果: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耳聋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在产房开展一一责任制陪伴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2001年2月100例产妇实施功能制护理分娩(对照组),同年6~8月选取年龄、孕周与实验组相近的100例产妇实施一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实验组),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分娩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助产士的满意度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总产程平均缩短64.69min(P<0.05);剖宫产率降低19%(P<0.01);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产房护理人员从17人减至15人;产妇助产士的满意度从76%提高到98%;从无五星级护士到86.6%的助产士被评为五星级护士.结论一一责任制陪伴分娩提高了产时护理质量,提高了助产士的自身素质及产妇满意度.

  • 标签: 一对一责任制 陪伴分娩 护理 分娩时间 产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PDCA护理脑梗塞患者实施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20例,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8月。采用抽签方法分组,将患者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常规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常规组,观察组开展PDCA护理;比较护理前后LOTCA、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LOTCA(70.89±9.23)、NIHSS(9.26±1.53)分值均优于常规组LOTCA(59.22±7.89)、NIHSS(15.78±2.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91,9.092,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Fugl-Meyer上肢(49.03±4.82),下肢(35.35±6.03)和QOL 评分(85.77±4.76)均高于常规组出院时Fugl-Meyer上肢(35.34±3.53),下肢(28.11±4.17)和QOL 评分(72.81±6.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6,18.992,23.193,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接受PDCA护理能更有效的改善受到疾病影响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提高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 标签: 脑梗塞 PDCA护理 认知功能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例急救期间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后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涉及本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均为急性脑卒中病例,采取硬币随机抛掷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反面40例)行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救护,观察组(正面40例)行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救护,不同救护模式下,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变化进行观察,并展开两组救护效果的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展护理工作前,NIHSS所测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护理后,观察组NIHSS所得分值以更低水平呈现(P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脑卒中 救护效果 NIHSS评分
  • 简介:“温馨吧”这个栏目是一个开放的倾诉园地,献给在婚姻家庭、儿女情长、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中遇到烦恼与痛苦的人。不想他(她)说的,不能对熟人说的,不能对父母说的。不能对儿女说的都可以跟本栏目说。本刊将发表有代表性的倾诉,并让那些有生活经验或有过同样烦恼与痛苦经历的读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应对策略来解除你的苦恼。

  • 标签: 隐私 丈夫 痛苦经历 婚姻家庭 生活经验 倾诉
  • 简介:骨刺也叫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疑难病。骨刺多长在脊柱和关节处,增生的骨刺往往会压迫神经肌肉,让人产生肿胀、麻木、疼痛等症状。颈部和腰椎部的骨刺压迫颈动脉、椎动脉、神经系统时,让人产生头晕、头痛、耳呜、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中风、偏瘫、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等,甚至有生命危险。

  • 标签: 骨刺 骨质增生 大小便失禁 中老年人 神经肌肉 神经系统
  • 简介:夜班护士由于体内生物钟的改变、不规律的生活和休息及需经常参加抢救和护理危重病人,单独处理疑难问题不论在心理上与体力上都须承受较大的压力,生理消耗较大.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膳食,改善饮食质量,保证吃好、吃饱,使其每天摄入的能量,足以弥补消耗,夜班护士合理的膳食应具备下列几点:

  • 标签: 夜班护士 膳食调配 进食总量 食物营养 用膳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 ICU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 ICU急危重症患者 9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 n=45)与并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 n=45),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 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ICU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ICU 急危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ICU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ICU急危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n=45)与并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n=45),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ICU 急危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在乡镇卫生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观察组(n=28)。两组均采取相同的糖尿病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糖尿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疾病特点,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康复状况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脑梗塞疾病患者,总计94例。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各47例。比较2组脑梗塞患者康复情况,包括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80.80±6.50)、肢体功能评分(66.50±5.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梗塞 个性化护理干预 语言 肢体功能康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于急诊胸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展开优化急诊护理干预,针对其抢救效果,及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影响实行研究,以上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入院医治(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80例急诊胸痛患者,视作实验对象。两组实验对象,据随机单盲法,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中,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展开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比对组间救治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其救治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结以上,可以得出,在急诊胸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行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其效果更好,可以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升,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心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