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预后差,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主要通过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质量控制 指标构建
  • 作者: 贺卢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200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在发作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设备、内镜进行诊断,进而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各类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参差不齐。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对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则患者预后效果越好。手术室护理常见心理干预、体位干预、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心理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患者手术护理依从性,体位干预则可以有效避免压疮情况出现,隐私护理能够平复患者心情,更容易得到患者认可,环境护理可以确保患者舒适,避免寒战等情况出现。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构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提出应用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特点和现状,然后构建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包括护理技术指标、护理效果指标、患者满意度指标等。最后,本文提出了应用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控制指标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用于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入院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措施针对集束化护理(研究组50例)与常规护理(参照组50例),并统计研究组和参照组在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敏感指标各项数据。并且针对患者对本组满意度进行评估,然后依照评分区分等级。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各项敏感指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对比参照组均现较高优势,而且两组统计学数据处理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透室 敏感指标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麻醉事业的快速发展,麻醉学的范围已经从临床麻醉发展到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和疼痛诊疗。过去麻醉医师“包揽一切”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麻醉需求。为了减轻麻醉医师的工作量,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麻醉护士逐渐出现了。各级医院麻醉护士的快速增长对麻醉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明确麻醉护士的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 标签: 麻醉护士 专科护士 麻醉护理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于 2018 年 04 月 --2 020 年 04 月本院血透室接收的 80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集束化护理),每个小组分别 40 例 。 结果:研究组内瘘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且内瘘针滑脱、渗血几率均低于常规组 ( p<0.05 ) 。结论:在血透室中加强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敏感指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透室 内瘘针穿刺 内瘘针滑脱 内瘘针渗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所取得的积极价值。方法: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9.04-2020.04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每组45例患者,前组采取常规护理,后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敏感指标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透室开展集束化护理,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各项敏感指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透室护理 敏感指标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工作实,施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实施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管理前的10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实施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管理后的10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指标:护理满意度、事件类型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结果:从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值P小于0.05。结论:针对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预防,实施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控制指标可以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评价,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控制指标 预防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检查时控制敏感指标在预防碘对比剂外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限自2021年6月起、至2022年7月,研究对象总数为200,结合病例信息分组,每组例数100,研究组严格控制敏感指标、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比对两组检查病人碘对比剂外渗情况。结果:研究组检查时并未出现碘对比剂外漏事件,毒性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4%/10%),CT增强检查时患者心率和血压更平稳,P值<0.05。结论:门诊护理人员严格控制CT增强检查敏感指标,可避免碘对比剂外渗等不良事件的产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敏感指标 CT增强检查 碘对比剂外渗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及敏感指标在提升感染科优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2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1例给予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101例给予敏感指标质量控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质量控制及敏感指标 提升感染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策略和效果,为临床提供质量监测工具。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取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模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对于急诊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对应的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严格按照相关指标内容有序推进各项护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急诊护理实践中有效推行。

  • 标签: 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构建策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本院儿科收集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质控参照数据,将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数据与其对比,观察比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指标变化及患者对其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后,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对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统计时间选定2022年5月——2023年4月,筛选入院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人资料分组对比,共计66名。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3名。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压值。结果:以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以血压值对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手术治疗状况,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胆囊结石 高血压 手术室护理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学指标、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前39例)和观察组(后39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学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学及肾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学指标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控制干预对2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T2DM)群体血糖指标的正面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性将我社区100例T2DM患者划分至A组(50例,采取社区常规护理)与B组(50例,采取社区常规护理期间强调饮食控制),并对比相关数据指标与护理有效性。结果:经护理,2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有改善,但相对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保持科学合理饮食习惯有助于平稳血糖指标,增强疾病控制效果,这对T2DM群体而言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社区护理 饮食控制干预 血糖指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配合对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02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单组90例,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与临床护理路径配合对糖尿病患者干预对血糖指标改善良好,建议运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