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器组和普通输液器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器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器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引导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到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科收治的实施PICC置管早产儿75例,按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位法。观察组采用心电引导定位法。比较两组穿刺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穿刺到位率分别为92.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引导技术辅助早产儿PICC置管到位率高,可有效监测PICC导管深度的变化,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引导性路径护理对妇产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路径护理,观察组施以引导性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满意度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5.42%;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性路径护理更有助于妇产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引导性路径护理 妇产科 腹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
  • 简介:目的制订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流程,探讨流程应用效果。方法制订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流程,同时对操作护士进行考核培训;并根据此流程对30例患者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结果本组30例患者PICC导管尖端正常位置为93.3%(28/30),最佳位置为90.0%(27/30)。护士对操作流程评分为(4.8±0.4)分,为满意。结论制订规范化标准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操作流程并将流程应于操作中,使护理操作有据可查,提高了操作的质量。

  • 标签: 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操作流程